糖尿病,有“黎明”也有“黄昏”
2015-02-27刘军
刘军
前几天,门诊遇到一位有多年糖尿病病史的老糖友孙大爷,他说患糖尿病有十多年了,刚开始几年服药控制不好,近5年来,开始用优泌林30R(短效胰岛素,通用名是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治疗,自己测空腹血糖在7 mmol/L左右,餐后血糖在9 mmol/L左右,医生说血糖控制得不错。
然而有一天,他偶然测了一次晚餐前的血糖,竟然高达14 mmol/L,大为紧张。于是他第二天继续测了空腹、早餐后、中餐后及晚餐前的血糖,发现空腹血糖6.8 mmol/L,早餐后8 mmol/L,午餐后8.5 mmol/L,晚餐前13.5 mmol/L。
这让孙大爷除了紧张,还多了困惑:为什么只有晚餐前血糖高,并且比餐后的血糖都要高很多?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呢?是胰岛素剂量不够需要加量,还是要再加点其他口服药呢?
晚餐前血糖高的“元凶”
我们在排除了饮食、运动、情绪、气温及胰岛素注射方法不当等影响后,认为孙大爷存在糖尿病的“黄昏现象”。
其实,对于糖尿病病友来说,经常听到及看到的应该还是“黎明现象”。那么什么是“黄昏现象”呢?其实“黎明现象”和“黄昏现象”是对“双胞胎”,糖尿病患者在黎明出现的高血糖,叫做“黎明现象”,这类患者白天及夜间时血糖控制达标,大概从凌晨4点左右血糖逐渐升高,到了早晨测血糖很高。顾名思义,“黄昏现象”即在傍晚,也就是晚餐前这个时间点出现的血糖升高。这对“双胞胎”发生的机理是一样的,都与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和升糖激素(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儿茶酚胺、胰岛血糖素)在24小时内的节律性分泌不协调有关。
通常情况下,人体内的生糖激素从零点开始增加,至凌晨4~6点达到高峰,然后下降,17~19点生糖激素分泌至另一个高峰。
正常人的基础胰岛素分泌会随着生糖激素的增加而增加,以维持正常血糖。但是糖尿病患者却因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够,不能有效消除升糖激素带来的血糖升高。一般来说,晚餐前血糖比午餐后2小时血糖高1~2 mmol/L患者,在排除其他问题后都要怀疑存在“黄昏现象”,而且需要注意,有些患者的“黄昏现象”不是出现在黄昏,而是在睡前。
黄昏现象,可以避免
晚餐前血糖高的现象能否解决呢?回答是肯定的。“黄昏现象”和“黎明现象”一样可以避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应对:
基础方法 包括饮食及运动。首先可分餐,将午餐分为两次吃,避免一次性血糖过高。然后可通过运动来解决,在午餐后1.5~2小时时,做0.5~1小时运动。
常规降糖药调整 在原有药物治疗基础上,午餐前加服0.5克二甲双胍,用餐时加服促胰岛素分泌剂,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等。也可早餐前注射1次中效胰岛素,或在午餐前加用1次短效胰岛素,但是在午餐后3小时需要加餐,以免发生晚餐前低血糖。也可将晚餐前胰岛素提前1~2小时注射。
抑制生长激素分泌药调整 比如抗组胺药赛庚啶、治胃溃疡药必舒胃(哌仓西平)等均可抑制生长激素分泌。
经常出现“黄昏现象”的患者,最好改用胰岛素泵降糖。上述任何药物的调整都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黄昏现象”和“黎明现象”往往没有任何症状,多数是偶然监测血糖發现,且需要排除饮食、运动、情绪、气温及药物使用不当等因素影响。要及时发现这种现象,糖友应做好自我管理,注重血糖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