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

2015-02-27郑帅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22期
关键词:素养大学生对策

郑帅

(西华师范大学 四川南充 637002)

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

郑帅

(西华师范大学 四川南充 637002)

网络正逐渐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学生处在社会网络化的浪潮前沿,是网络传播的主要受众,其网络素养直接影响着价值及行为取向。本文首先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探讨了当前大学生网络素养的现状,然后从社会、学校、自身三个方面提出了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教育对策,旨在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大学生 网络素养 网络道德规范 教育对策

一、引言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正逐渐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大学生处在社会网络化的浪潮前沿,特别是在智能手机及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背景下,大学生逐渐成为深度的互联网用户群体,成为网络社会中比较积极的组成部分。网络素养为个人道德的组成部分,倘若网络素养建设及引导失当,很容易造成大学生道德失范的现象,而传统道德教育在这方面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和滞后性,这就需要对大学生网络素养问题进行深入和系统的研究,进而通过对大学生群体构建适当的网络素养,对网络社会其他构成群体产生示范和引导作用,最终促进我国网络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大学生网络素养的现状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于2015年5月对南充市四所高校,即西华师范大学、川北医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西南石油大学随机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85份,回收率97%。

(一)积极方面

其一,对网络媒介认可度高。调查显示,有70.3%的学生认为网络在其生活和学习中非常重要,有25.5%的认为网络对其生活和学习有一定帮助,仅有4.2%的对网络持中立或否定态度,这说明大多数学生认可网络的优势。其二,网络操作较熟悉。有82.3%的在遇到问题时,能熟练运用百度或Google等搜索引擎来检索所需信息,有72.8%的经常参与微博、微信、论坛等网络行为。其三,具有较强的网络安全意识。有86.7%的能对自己的电脑系统进行日常杀毒,并且定期更新杀毒软件,有72.9%的能使用安全软件来预防一些不良信息网站的侵害。

(二)消极方面

其一,网络信息批判意识缺乏。调查显示,有部分学生一味迷信网络信息,缺乏理性和批判意识,极易在网络世界中迷失。其二,网络学习力较弱。调查显示,仅有21.7%的学生进场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和自我提升,大部分学生主要通过网络进行娱乐休闲。其三,自我管理缺乏。调查显示,有33.6%的学生每次上网时间超过三小时,有12.7%的超过五小时,由此可见,大学生自我管理缺乏、上网过度现象十分普遍。其次,网络创新力缺乏。调查发现,对所学专业的网络资源,非常了解的占3.4%,比较了解的占28.8%,知道一些的占58.7%,完全不了解的占9.1%。而对于网络资源进行归纳、总结和再加工的,占比仅有7.8%。其五,网络道德有待进一步提升。调查显示,有35.6%的学生经常在网络聊天中撒谎,有26.9%的学生认为可以在网络上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

三、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教育对策

(一)社会方面的教育对策

首先,完善相关政策。由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相关的政策,通过完善的政策对大学生网络媒介的使用、管理进行干预;借鉴国外优秀大学有关网络素养教育的相关标准,尽快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国家标准。其次,健全网络监管及行业自律机制。制定并完善网络交易的法律、规章,出台有利于我国互联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对网络文化进行全程监督,建立一个反应评价机制,对违反网络道德规范的行为进行及时处理,确保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

(二)学校方面的教育对策

首先,建立并完善网络素养教育课程。以现代信息技术课程为中心,培养大学生的网络信息意识,推动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培育工作;构建一个以现代课程理念为指导,对大学生进行网络信息知识、信息意识及伦理道德的教育,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动态的、开放的课程结构体系。其次,加强校园网络环境的绿色监督。建立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网站,对校内学生进行网络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开设网上心里咨询热线,对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疏导和教育;成立校园网络信息管理组织,制定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范,通过监控、审查、巡查等技术手段对大学生网络行为进行规范。

(三)自身方面的教育对策

首先,要从主观上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大学生要不断完善自我观念,形成健全的网络人格,正确处理现实人际交往与网络人际交往的关系,避免出现网络双重人格。其次,要加强网络人际交往。严格遵守网络人际交往的规范,注意自身言行,有意识地进行自我防范,抵制不良信息和行为,善于在网络环境中扮演不同的社会决策,提升自信心,建立一种新型的社会人际关系。再次,要加强网络学习。大学生可以利用网络社交软件或平台,在虚拟环境中学习进行充分的社会性交流和学习,提升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要注重网络道德规范的内化。自我内化是大学生网络素养形成的重要环节,只有大学生自身认识到网络素养的重要性,才能给在日常网络行为中科学合理、健康地利用网络,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我约束和管理,更好地利用网络。

[1]肖立新,陈新亮,张晓星.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及其培育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4,03:177-179.

[2]赵莉莉.当前大学生网络素养问题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5:19-21.

[3]胡明辉,蒋红艳.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调查与思考[J].未来与发展,2012,02:83-85.

[4]严利华,张秋菊,王雅莉.大学生网络素养状况调查与网络素养教育对策——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为例[J].今传媒,2012,11:33-34.

郑帅(1987—),男,四川攀枝花人,体育硕士,西华师范大学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体育学等。

猜你喜欢

素养大学生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对策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大学生之歌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