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应"三注重"

2015-02-27张春燕吴远富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22期
关键词:重难点习题教学效果

张春燕吴远富

(1重庆市万州区周家初级中学 重庆 404000;2重庆市万州国本中学 重庆 404000)

初中历史教学应"三注重"

张春燕1吴远富2

(1重庆市万州区周家初级中学 重庆 404000;2重庆市万州国本中学 重庆 404000)

初中历史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深远的意义,历史教师要不断尝试更新历史教学观念,积极及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励他们积极主动的学好历史,不断提高他们认知能力和解析历史的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历史教学 注重 多样性 基础知识 作业创新

历史不仅仅是人类逝去的足迹,历史还孕育着未来。历史是一门十分重要的人文学科,但中学阶段,需要学习的课程很多,历史似乎并不受到重视,在很多人看来它是边缘学科,更多的人则认为学习历史需要背诵,所以既让学生们望而止步,不知从何下手,也让教师在怎样上好历史课方面大费周章,不断探索。因此,笔者提出在教学中应注重的几个问题,与同行交流、探讨。

一、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教师要尽可能改变“一支粉笔一张嘴”的落后教学模式,历史课堂不应只用讲述法、谈话法、讲解法,而应依照学生能力水平、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等实际情况,选择使用更多的方法。如“讲读议练教学法”、“发现教学法”等。改变“课课一个样,常常一个腔”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饶有兴趣地学习历史。此外,还可以开展演讲会、故事会、知识抢答、辩论等寓教于乐的各种活动。如在展开秦始皇这一历史人物个人评价时,可以结合故事和电影里人物内心及情感的变化对秦始皇做出全面的讨论,熟悉的故事情节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对于有些不容易解释清楚的重难点内容可以先布置学生回去看课文、看课外书、查资料,上课时让学生带着资料上讲台当“老师”给其他学生们讲解,对同一个重难点会找几个学生带不同版本的资料从不同方面来进行讲解,这时教师只起“导演”和“旁白”的作用。这种方法既能够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又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但这种方法要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实施,否则,只会流于形式,起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把握基础知识

我们大家都知道,信息输入大脑后,遗忘也就随之开始了。遗忘率随时间的流逝而先快后慢,特别是在刚刚识记的短时间里,遗忘最快,这就是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这一曲线告诉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虽然记忆并不是最后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但记忆的目的是储备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记忆对人的实践活动有重大作用,记忆能力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良好的记忆力对学生学习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没有良好的记忆,学习就不可能是连续的、积累的实施过程,也根本不可能掌握各门科学知识。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理解记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在教学中力求使学生从顺利的理解中抓住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实际工作、生活中经常运用的知识,记忆是深刻的。从神经生理机制方面来看,知识运用越频繁,大脑皮层留下的痕迹就越深刻,暂时神经联系也就越牢固。运用的次数多了,学习者记忆的抽象信息符号与对应的实践活动之间会产生紧密联系的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记忆信息便容易提取出来。因此每个学期期中考试以后就可以给学生归纳教学中基础知识的主要线索,把教学重点通过图表对比,逻辑推断,交谈争论,等教学方法贯穿于课堂教学,不要求学生背诵,只要求学生反复阅读,再加以综合思维分析,使书本知识最终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为提高能力和觉悟奠定基础。重复是记忆之母,在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如果较好地把握住理解性记忆这一个点,学生学习起来就会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死记硬背。学习兴趣自然就提升不少。

三、注重历史作业的创新

历史作业是提高历史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许多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课前设计、双边互动、启发提问、导语结语等环节的创新,而忽视了作业这一重要环节。其实,科学而有效的习题,特别是认知性习题、开放性习题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媒体,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经过实践证明,在同一个年级的不同班级或同一个班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多种形式的作业布置方法,比如,对于成绩较好的班级或学生布置的作业多为主观性、开放性习题,而成绩较差的大多以客观性习题为主,这样做收到的教学效果很好,它使每位学生都有事可做而且能做好,一定程度上既避免了抄袭现象,还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一些能使他们某一种思维得到训练的题型,如一题多练,一个选择题的四个选项,可当成四道题来做,对所学内容提炼要点,找出规律,清理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清晰的印象。总之,通过改革历史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教师设计好习题,并有机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听”和“习”结合,教师的“教”和“查”挂钩,就能活学活用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对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参与性既是一个有益的启示,也可最终达到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目的。

总之,历史新课程的实施,促使我们在吸取传统教法精华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把握好教学形式多样性、历史作业创新、理解记忆等几方面的教学方法,正确的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去感受鲜活的昨天,放飞今天的梦想。

猜你喜欢

重难点习题教学效果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s 1-3重难点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