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级德育目标与行为系统建构的实践与探索

2015-02-27彬江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22期
关键词:系列化德育工作建构

屈 彬江 山

(1重庆市永川北山中学校 重庆 400060;2重庆市第122中学校 重庆 400060)

班级德育目标与行为系统建构的实践与探索

屈 彬1江 山2

(1重庆市永川北山中学校 重庆 400060;2重庆市第122中学校 重庆 400060)

班级是学校进行德育、实施《中学德育大纲》的基层单位。班级德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单元,是目标导向下行为指向育德成效的重要阵营。本文从德育目标的层次性和行为的系列性阐述班级德育目标与行为系统的建构,体现中学班级建设和管理的基本育德途径。

班级德育 目标 行为 构建

班级德育具有教育、激励、制约、凝聚等多种功能,其要素很多,笔者仅从德育工作的层次性、系统性两方面,阐述高中班级德育目标与行为系统建构的实践与探索,以期与同行交流探讨,更盼赐教。

一、班级德育目标系统的建构

在学校办学特色和育人目标的引导下,依据高中生德育工作重点,本班学生道德认知水平、智力技能水准、个性心理层次、三年学习生活实际,通盘考虑本班的育人目标的构建。根据我校“培养有高素养、有责任感的现代人”的育人目标,为此,在高一学生入学不久,组织本班师生讨论制定了“培育肌体健壮、心智健全、文明高雅的中学生”的班级德育目标。从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我们构建了“诚信、达观、博雅”三个层级静态目标,并将其分解到高中一、二、三年级的班级德育工作中;同时还建构了与之对应的“力扑求信、智俘达观、德服至雅”的动态目标,并让静态目标与动态目标有机结合、分段实施。现将动态目标的构建分述于后。

1.力扑求信

高一学段的学生,初中毕业才进入高中,班级德育工作应当从培养良好习惯着手,千方百计培育学生诚信的素质。教师与学生干部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科任教师一定首先做到,给学生起好榜样示范作用。对于刚进高中不久的学生,要求不能过高,诚信目标要便于记忆、容易操作,做到持续引领、不断矫正,逐渐养成好的诚信习惯。为此,我们开展系列班会活动,通过“独立创作——集中展示——选优修改——投票决定”的程序将班级诚信目标集中展现在“班训”“人生信条”中:

班训是:“不在不恰当的时间与不恰当的地点做不恰当的事。”

人生信条为:“不是最聪明的人,就做最勤奋的人。”

2.智俘达观

高二学段是少有“鲜花和掌声”的时段,如何让学生渡过“心理焦虑期”则是此阶段班级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使之具有“锲而不舍、乐观向上”性格,正是智者达观的风范。因此,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用智慧武装高二学生,让知识生成智慧,用智慧润养达观的人生品格。就科任教师而言,用深厚的专业素养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吸引学生:课前备课的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闲庭信步,课后辅导的游刃有余,让学生爱上学习、爱上课堂、学会学习,把知识转化为智慧。对班级德育工作的组织、实施者——班主任来说,则要利用各种教育活动为学生创建“放飞理想”的平台,让学生在获得“鲜花和掌声”与学业进步的同时,其责任、自信、自强、感恩、奉献等优秀品质得到培养与发展。

3.德服至雅

高中学业基本完成,进行系统复习、准备迎接高考是高三学生主要学习任务,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将基本形成,高校的学习生活给我校多数学生再次激起“希望之浪”,但学习压力大、紧张焦躁是他们的心理现状。“以德育人,以文化人”成为这一学段班级德育的主旋律。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巧用幽默术语、哲理逻辑来点拨问题,以德雅素养感召学生,走进学生心灵。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心与心的真诚交流,进一步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促进“情趣高雅、言行儒雅、才思博雅”品格的健康养成。

二、班级德育行为系统的建构

目标引导行为的方向,行为促成目标的达成。在班级德育行为构建的进程中,学生是德育行为的主体,生活是德育行为的源泉,体验是行为价值的反思。因此,德育行为系统的构建必须与真实的生活融为一体,以教育活动为主线,才能在生活中感悟、在活动中体验、在真实的情境中培养真实的德性。

班级德育行为的建构,主要以军训课、班会课、党(团)课、读报课、“两操”、心理健康教育课、法制教育课等主题教育活动,写周记活动、读书活动、科技活动、艺术活动、体育活动、传统教育活动、学生会活动、共青团活动、文艺社团活动等专题教育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来建构德育行为体系。在服务于德育目标层次性要求的前提下,将德育行为系列化。下面摭举几例简要说明。

1.班会专题化,专题系列化

依据学段德育目标要求,结合学校和班级实际情况,采用“班会主题化,主题系列化”的模式,组织开展系列化主题班会活动。如:“我喜欢的班训”“我的人生信条”“迈好人生新起步”“细节决定成败”“学习方法大讲堂”“大爱无痕”“爱,你准备好了吗”“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自信,我成功”“激情燃烧的岁月”“我的高三我做主”“规划人生新起点”……

2.交流内容故事化,故事哲理层次化

如何解决学生思想上、生活中的一个个烦恼,帮助学生们顺利成长是班级德育永恒的话题。而交流、沟通则是调理“烦恼”的良药,是开启心扉的钥匙。但是怎样交流才能收到更好效果呢?笔者认为“交流内容故事化,故事哲理系列化”的沟通方式可受到满意的教育效果。如,《智慧背囊》、《每天进步一点点》、《心灵鸡汤》、《小故事,大哲理》、《细节决定成败》、《你在为谁读书》等书中的小故事,都可成为根据学段要求编制成班级德育的系列素材。

3.先进星级化,事迹典型化

在班级德育工作中,树立好典型,传播正能量,扬起学生理想的风帆,也是一种好的方法。为了促进学生差异化发展,以班级“星级PK榜”为载体,将先进人物星级化,优秀事迹多元化、系列化。将全班学生依照学生自愿组成竞赛小组,在小组间、个体间开展定星级比赛,每学期重组一次。仿照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做法,评选文明之星、勤学之星、孝敬之星、艺术之星、体育之星等,为“星级”学生写了颁奖词,将其照片及颁奖词张贴出来,极大地鼓舞了全班同学,其育德效果显而易见。

由此可见,班级德育目标和行为的构建过程是将德育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为行”的育人过程,“体验生活、感悟生命、丰富情感、提升素养”既是这个过程的起点也是其终点。

猜你喜欢

系列化德育工作建构
系列化主题制教学法在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中的应用探究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主题班会系列化研究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开展系列化阅读指导 提升学生阅读素养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东风猛士军车立足未来战场需求实现系列化车族化平台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