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时代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研究

2015-02-27杨巍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22期
关键词:无线心理健康小学生

杨巍

(江苏省淮安市天津路小学 江苏淮安 223005)

信息化时代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研究

杨巍

(江苏省淮安市天津路小学 江苏淮安 223005)

移动网络的使用改变了小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随时随地上网的习惯已影响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移动设备在给小学生的生活带来便利和乐趣的同时,其消极性却在不断地显现,对小学生身心健康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种种数据表明,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疾病较成人更为严重。"无线心理"意味着一种平行与平衡,无线而无形,这给希望关注小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的父母和教师提出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信息化时代 小学生 心理健康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家长、教师、学生相互碰撞融合,社会、学校、家庭都将面临着挑战,教育转型升级刻不容缓。据笔者在本地区多所学校调查显示,小学生们对于使用移动设备时间的投入正变得越来越多,其中年龄在10至13岁的用户在移动平台的时间增长最多。希望学校教育能够和各个方面一道,借助移动互联网时代,丰富而有效地引导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一、小学生独特的“无线心理”现象及内涵特征

小学生“无线心理”是无清晰发展,无线性发展思维,是一种依托无线网络的无意识新型发展。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主要载体的移动网络每时每刻都在以全新的姿态影响着我们。小学时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以其独特的认知和心理发展的特点,并逐步发展和完善,但仍属于不够成熟的身体和精神稳定的时期,没有发展到足够完美的程度[1]。在潜意识层面,小学生根本无法有效抗拒移动网络的影响,个体也并不能真正意识到,因此,小学生构成了若干共同的“无线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①自我意识明显增强。②感情丰富,但情绪波动性较大。③实现自我的同一。

二、移动网络时代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

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知欲,对未知事物充满兴趣,对新设备和新技术接受能力很强,目前的发展趋势很明显更倾向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他们对于移动体验和其他娱乐内容都非常热爱,然而,由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健全,分析,判断,认知能力分辨弱,容易动心,移动网络信息令人兴奋和新鲜的新事物,他们有意地进行模仿,在尝试要实现的心理空间的行为模式进入虚拟现实行为模式。虚拟的移动网络空间影响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小学生在变化和发展在这个时期的生理、心理剧烈的时期,将有增加自我的意识,缺乏社会矛盾,精力充沛,充满好奇,认知能力差,没有掌握控制冲突的能力[2]。虚拟空间将加剧这些矛盾,使学生在网络和现实生活中的个性并不能完全对应一致,导致学生“双重人格”的形成。从积极的意义上说,社会化的移动网络空间为小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公平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面对面社会交往传统方式的心理压力,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加平等的关系,但网络环境毕竟与现实社会环境不同,它会恢复到未分化的各个工具或符号象征,这个虚拟空间,社交场合都淡化了人的行为,行为与情境的适应性退居次要地位的重要性。这种情况容易导致人们对价值判断能力的弱化,出现道德的相对性,从而增加了小学生遭受网络侵害的风险。

三、无线环境下小学生心理对策思考

面对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迅速发展,小学生心理健康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作用,需要家长、教师用足够的方法加以过滤与消减,合理利用科技进步力量能给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巨大的资源与空间,不断地通过符号、动作和表象三种表征系统,将新知识融于自己的认知结构中,促进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3]。①多彩活动吸引小学生积极交流对话。学校应该积极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和智力游戏、竞赛等,要以小学生团体或者小组为对象,组织各种兴趣小组,开展多彩活动,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性。运用团体动力程序与团体活动过程设计技术,改进交往模式,使团体中的小学生达到社会性发展、行为的改变,改善缺乏目标、自卑、敏感的状况,有意识地将学生的注意力从网络上转移出来,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以及健康向上的休闲方式,提升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肯定,实现小学生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进而促进整体社会中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②开辟网络心理知识学习园地,积极体验心理幸福感。在网上开辟心理知识学习园地,将有关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上传到网上,和小学生一起共享,就可以得到全面的心理健康知识,为他们掌握心理素质训练方法成功地开辟新的途径。③着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加强自身的心理品质和控制力。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发展中最响亮的口号就是“学会学习”。小学生有着天然的、自发的积极探索外部世界的心理倾向。小学生普遍认为经常访问互联网可以有效地学习文化以及防止与社会隔绝。新的教育方式可以在三个“学会”方面入手。第一,学会自我学习。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先进的学习资源,积极吸收,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第二,学会创新学习。创新实践在学习过程中,深化学习创新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学习的过程。第三,学会研究学习,逐步提高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小学生首要目标应该是建立一个坚定正确目标为动力,以发展自己的控制力和耐力。对生活中的一些困惑,与外界积极沟通,寻求他们的父母、朋友、老师和其他外部支持,使小学生具在健全的人格倾向并进行健康的情感交流,塑造健康人格和正确人生观。

四、小结

现已进入Wifi时代,教育内容的形态也多种多样,学校不能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去思考小学生心理问题。我们对小学生熟练使用移动设备应该感到高兴,而不是恐惧。如何恰当的引导小学生,将课内课外的学习、生活与移动网络这一强大的工具“无线”结合起来,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充分发挥心理潜能,最终形成良好健全的人格,家长、教师的行为示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让我们携手滑动来解开移动网络时代的“无线心理锁”。

[1]陆桂芝,李勇.网络对小学生心理发展影响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2,135,(9):85-86

[2]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孙晓红.基于心理学视角解读网络时代背景下的青少年道德教育[J].网络财富,2010.3

猜你喜欢

无线心理健康小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无线互联科技》征稿词(2021)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无线追踪3
基于ARM的无线WiFi插排的设计
一种PP型无线供电系统的分析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