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焊工实训课程改革探讨

2015-02-27顾玉生

关键词:电弧焊焊条电弧

顾玉生

(甘肃石化技师学院 甘肃兰州 730046)

焊工实训课程改革探讨

顾玉生

(甘肃石化技师学院 甘肃兰州 730046)

目前,焊接技术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电子、航天等领域,为了满足焊接技术人员的要求,职业院校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培养出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合格技术人才。为了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安全意识,充分发挥现有的教学资源,积极探索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学模式,进行焊接实训课程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焊工 实训课程 改革

引言

焊接技术在生产的各个领域被广泛的应用。它要求技术人员不但要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而且还必须具备较强的扎实理论知识才行。目前,学生在学习焊接技术过程中,往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或者领悟力和实操水平各不相同,致使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本文就目前的焊工教学与广大同行探讨一下焊工“一体化”教学。[1]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脱离企业岗位的实际需要

随着先进焊接方法的推广应用,各种高效率、综合成本低的焊接方法在各焊接生产企业广泛使用,如CO2气体保护焊,由于焊接生产率高,焊接质量好,已成为企业最常用的焊接方法之一。但是由于CO2气体保护焊设备复杂,焊接速度快,如果仅用作练习基本功,成本将比焊条电弧焊高出一倍,因此学生在校内实训内容主要以掌握传统的焊条电弧焊操作方法为主。

2.实训课时不足

目前在我国焊接机械化生产规模还比较小,大量产品还需要手工焊接完成,焊接技术工人的水平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而手工焊接操作技能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才能掌握,由于焊接实训需要用到钢板、钢管、焊条等焊接材料及焊条烘箱、氧气、二氧化碳、氩气、乙炔等辅助设备及工具、材料,纯消耗性实训成本极高。因此学生在校内焊接实训学时安排较少。

二、实训课程改革方向

1.实行“一体化”教学

1.1 通过现场观摩或实物观察

在讲授《焊工工艺学》第三章弧焊电源中“焊接电弧的偏吹”时,可在实习过程中,针对焊接电弧的偏吹现象与学生分析引起电弧偏吹的原因,并归纳总结减少或防止焊接电弧偏吹的方法。

1.2 通过模型或挂图等进行讲解

通过模拟实物的形象提供感性材料。如:各种图片、图表、模型等。例如:对《焊工工艺学》单元课题“平敷焊”中“运条的三个基本动作”和“运条方法”的操作过程的学习中,可先在纸板上或沙盘上进行练习,通过对比来加深记忆。

2.选择焊接种类的自主性

为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以及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可将焊接实训内容分为必修项、选修项与演示性项。必修项为手工电弧焊;选修项为埋弧焊、氧焊、CO2气体保护焊、TIG焊、MIG焊等;演示性项为电阻焊、立式环缝焊接、卧式环缝焊接、焊接机器人等。

必修项为焊接实训必选项目,如手工电弧焊,这是焊接的基础,所有学生在通过手工电弧焊的各项考核后,方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与自身的能力选修其它项目。如有的学生毕业后想从事不锈钢焊接工作,则可以选修氩弧焊,这样为学生将来就业提供了优势。在必修项与选修项完成之后,实训老师可以对其它专业性比较强的焊接方法进行演示性实训,拓展学生的视野。

3.内容多样性

焊接实训可分为五类:基础性实训、设计性实训、应用性实训、综合性实训和探索性实训。基础性实训是每一位学生必须完成的,是学生学习焊接的基础。如手工电弧焊中的不开坡口对接平焊,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选用合适的焊条牌号、焊条直径、焊接电流、运条方法、正确的焊接姿势等完成实训。学生通过基础性实训对焊接有一个理性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与质量意识。探索性实训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文献,自主立题,自行编写焊接工艺文件,经指导教师讨论通过后,由学生自主完成准备工作,在实践过程中由老师与同学共同研究,直至完成作品。这种实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由“问学生”转变为“学生问”,势必能激发学习兴趣,推动学生自主探索未知知识。[2]

4.修订课程标准

将学生要具备的职业能力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以工作任务为主线,构建行动导向的项目课程,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确定本课程的结构,以职业能力为依据确定本课程的内容。采用“教、学、做”一体化和“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熟练掌握常规手工焊接方法的知识与技能,具备常规焊接方法焊接工艺的制定与实施的能力,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和科学的工作方法,增强其职业能力拓展的后劲,满足职业生涯发展需要。

5.激发积极性

平焊是由左手握面罩右手握焊钳,通过焊钳来夹持焊条,并控制焊条对金属材料进行焊接的一种操作技能。初始训练时,电弧形成,火花四溅,敲敲打打十分新鲜;但在焊接过程中出现焊条与焊件粘连在一起,电弧光的辐射,有害气体的污染,高温焊件烫手时,打退堂鼓者不乏其人。面对这一现状,要求指导教师向学生讲清这个“难”点,分析学生心理变化过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克服畏难情绪,确定良好的心理状态。指导教师要以熟练的规范化的示范操作,演示平焊的全过程。做到边示范边讲解,并总结出焊条与焊件粘连,焊件烫手的主要因素。一是由于畏难心理,产生越怕粘连,就越会粘连的主要因素;二是操作姿势不正确,没有掌握操作要领;三是心里太急,总想一口吃个胖子,运条不协调,电弧长度控制不好等等。加大训练力度,严格按照平焊操作要领进行操作。指导教师应把重点放在巡回指导学生操作练习这一教学环节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实训操作安全顺利的进行。只有这样不厌其烦,周而复始地机械动作,坚持不懈地训练,才会达到熟能生巧,得心应手的境地。实践证明,通过这种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普遍反映愿意接受这种教学模式。

总之,在教学中,由于学生不同于普通的大、中学生,这就决定了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加以完善,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使我们学生的整体素质、理论与技术水平得以不断提高。

[1]吴广,曲英良.开放式焊接技术实验室改革[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

[2]余金通.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10

猜你喜欢

电弧焊焊条电弧
降低焊条电弧焊焊接缺陷产生的新型焊条保温桶
故障电弧探测器与故障电弧保护装置在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纤维素焊条国产化现状及电弧吹力提升措施
Tri-Arc与Tandem双丝电弧焊的工作原理对比分析
焊条偏心在线检测与自动控制装置的探究
2219铝合金激光电弧复合焊接及其温度场的模拟
模糊控制技术在电弧焊焊缝自动跟踪中的应用
钢轨电弧焊工艺的研究
药芯焊丝电弧焊工艺分析及其应用研究
航空电气系统中故障电弧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