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办学困境及突破途径

2015-02-27万玉

关键词:轨道交通职业院校办学

万玉

(武汉铁路司机学校 湖北武汉 430064)

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办学困境及突破途径

万玉

(武汉铁路司机学校 湖北武汉 430064)

随着我国高校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新兴的校企合作对培养高职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也成为高职教育进行改革的重要方面。本文以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为研究视角,介绍了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职业院校 校企合作办学 困境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交通拥挤、停车位难找等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城市交通问题成为限制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城市轨道交通主要有地铁、轻轨、高铁等多种形式,这些交通工具具有高效、环保、运量大等一系列优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也处在高速发展时期,大规模的城市轨道交通致使交通建设、维修、管理等方面的人才急缺。基于这种情况下,职业教育是以市场和企业有效服务为标准,结合高校的已有资源,把学生培养成为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运行的高素质、高技能实用型人才。

一、简述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导向效果不佳

现阶段,学校与企业合作可以减少一系列实验。实训设备投入的成本,合作的积极性会增高。企业为校企合作分担相应的人力、财力物力,政府未设置强制的要求,基于当今人才过剩的情况,企业明显缺少主动性。同时因高职院校办学时间比较短,对于科研和技术开发方面并未积累丰富的经验,为企业提供的技术支持有一定的限制,严重影响企业的积极性。[1]

(二)运行制度不完善

现阶段,不管是学校、社会还是企业都没有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导致企业运行与办学诸要素之间相互结合,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达到优化办学目标。同时,学校和企业双方有自己的运行规律,新兴的校企合作模式成为双方新的尝试,必然会出现多数不同的看法。若是不制定比较协调的机制解决实际运行中的矛盾,会严重影响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如:企业是经济体,认为校企合作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就是要捐赠教学设施、提供实验基地、设置奖学金等;而学校单单接受捐助,并不期望企业在实际教学中发挥多大作用。[2]

(三)师资力量不足

轨道交通职业院校的授课老师主要有以下两类:一类是由其他教学岗位上转岗过来的,另一类则为负责学生就业指导的老师。这两类老师有共同的弱点,就是缺乏实践经验。多数老师因缺乏实践经验导致陷入纸上谈兵的尴尬局面,无法让学生深入学习具体的操作知识。学校也会不定期的聘请企业人士来校兼职,但因没有完善的制度保障和资金支持,教学效果有待提升。

二、完善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措施

(一)营造最佳的政策环境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轨道交通专业相关的人才需求量大增,为满足这种快速的发展需求,轨道交通相关院校要培养满足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的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政府必须加大对校企合作双方合作成本补偿力度,在创建实训基地、开发产品等方面为校企合作提供政策优惠。同时,要制定完善、合理的学校和企业责任机制,明确规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义务和职责,为高校职业教育创建优质的实训基地,并未广大学子提供大量的就业平台和产业发展平台。[3]

制定合理的培养计划

(二)制定合理的培养计划

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和使用方面属于相互合作、互惠互利的关系,为确保培养的人才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职业岗位需求,保障企业用人的质量,企业要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简言之就是制定合理的培养计划,高校轨道交通专业制定的培养计划要经过学院与本地区地铁公司商讨,确保培养的人才满足地铁公司的需求。同时,毕业生上岗实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学校与地铁公司应该商议对培养计划进行修改和落实,确保制定的培养计划,满足地铁公司的要求及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变化。

(三)打造双师型队伍

打造一支比较稳定、结构合理的双师型师资团队对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发挥重要作用,这也是高职教育是否成功的关键。新型的校企合作模式必须对师资队伍有所改进,①把那些刚刚毕业就入职的老师,要采用合理的途径进行培养。例如:可以把这些老师派到专业对口的企业参与生产的设计和管理;让其在校内实训基地担任教学指导,并通过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对老师的职业技能进行鉴定;让其带领学生参与上岗培训工作。②根据国务院发布深化职业学校人事改革的要求,创建开放的用人机制,吸引和鼓励企业技术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高职院校担任专职老师。[4]

(四)注重实践教学

要改革传统学科型课程模式,创建以实践技能为核心的模块式教学模式,从而形成理论与实训教学、知识与技能培养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并根据日后学生从事的某个职业群或技术领域要求的能力与资格开展不同的技能训练,并实施合理的组合。实际教学中,设置大量的实训周,针对日后的工作需求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现教学与实践相互结合的效果。同时,可以开设大量的观摩课。经验传授及模拟演练课,可以安排地铁公司经验丰富的技师为学生讲课。如此一来,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缩短日后上岗的适应周期,也为用单机构挑选学生、反馈高校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提供机会,便于高校在日后教学中查漏补缺,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发挥重要作用。另外,校企联合可以让企业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技能情况,地铁公司可以定期派人来学校进行讲座,传达其对学生的学习、技能和思想各方面的要求,让学生更有方向和目标的学习。

结束语:

总之,城市轨道交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职业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可以让学生更早的接触日后从事的工作,为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开展校企合作模式也有助于企业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能力,为日后挑选优秀的人才提供重要依据。[5]

[1]方成.校企合作办学的探索与思考[J].大众科技,2013,(7):178-180.

[2]张海军.校企合作办学:高校成人教育的战略选择[J].继续教育研究, 2013,(1):39-41.

[3]王金辉.高职院校政、校、企合作办学的“三螺旋模型”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3,34(35):59-62.

[4]向荣,莫岚,李丽芳等.成人高等教育校企合作办学发展迟滞的原因与对策[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3,26(4):14-17.

[5]王建民.校企合作、因地制宜、优势互补——中西部地区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5):145.

猜你喜欢

轨道交通职业院校办学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轨道交通产品CE认证论述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高速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基于CAN的冗余控制及其在轨道交通门禁环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