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人文主义"教育观念在中职语文教育中的应用

2015-02-27佟玲玲

关键词:人文主义人格人文

佟玲玲

(辽宁省营口市农业工程学校 辽宁营口 115000)

试析"人文主义"教育观念在中职语文教育中的应用

佟玲玲

(辽宁省营口市农业工程学校 辽宁营口 115000)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在教育过程中融入"人文主义"教育观念已经成为了主流的教育模式,而在中职院校中开展人文教育,培养具有健康人格的高素质劳动者也成为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语文作为中职院校学生所必须学习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兼具人文性以及工具性。本文结合"人文主义"观念在中职语文教育中的应用,对人文教育的内涵和中职语文"人文主义"教育中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人文主义 中职 语文教育 应用 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也有了新的变化。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应该具备高度的人文素质。作为文化载体的语文教育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独特的个性,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为基本目标。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和工具性并重的学科,能够充分的体现出新的教育理念。在中职院校的教育过程中,更要注重“人文主义”观念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从而培养出技能和人文素质并存的高素质人才。

一、人文主义教育的内涵

人文教育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这种新型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教育,而人文精神又是人文教育的核心。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单位是“人”,教育过程中始终应该尊重独立人格和差异化个性的原则,以文化构建为底蕴,将人文主义渗透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最终达到培养出具备高人文素质以及人文情感人才的目的。

二、中职语文教育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职业教育成为了我国一种越来越普遍的教育形式,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知识的人才是职业院校办学的主要目标。但是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的中职院校在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过程中缺乏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为了吸纳更多的生源,一些中职院校不惜降低招生的标准,这就造成了中职院校学生的精神文化素养程度较低,加之中职院校的语文教育水平和方法不能够很好的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使得中职院校的学生缺乏人文素质的培养,导致其毕业步入社会之后仍然素质不高[1]。中职院校的对象主要为高中录取考试线下的学生,缺乏人文主义教育会使得这些学生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和社会情感,为了避免这些消极情况的出现,中职语文教育中一定要加强人文主义观念的灌输。

三、人文主义教育对于中职语文教育的重要性

语文作为中职院校的基础性教学科目,中职院校的学生需要从中职语文教育中学会做人的道理,人文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人文精神能够体现人类生存的意义,追求积极向上的东西,更加充分的享受生活。中职语文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能力,还能够实现正确的人生价值。另外,在中职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实行人文主义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中职院校硬性管理的弊端,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人生,体会人生的道理并逐步形成坚强、乐观等高级审美趣味。所以在中职语文教育的实践过程之中,教师要注重对于每一个学生的精神成长,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体会到家庭、社会的温暖,体会到真善美的真正内涵,让学生能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社会,让学生能够以更加正能量的姿态融入社会,更好的回报社会、建设国家。

四、“人文主义”在中职院校语文教育中应用的具体方法

将“人文主义”融入中职院校的语文教育中意味着在中职语文的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格外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注重对学生独立个性和创新思维方式的培养。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为学生营造出民主和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将“人文主义”融入中职院校的语文教育应该从教学的方法以及教学手段和教材的利用等方面入手。

1.创新教学方法,构建新型课堂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也是塑造学生人格的主要场所。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发展学生的独特个性,培养学生的独立健全的人格。比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合作教学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也可以吧辩论或者课本剧等新颖的教学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趣味人文教育,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得到提高,还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

2.在教材中提取人文因素

语文教材是人文教育的载体。中职院校的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的人文教育典型,其中包括了古代先贤、英雄领袖以及仁人志士的典型事迹等,通过教材中这些先进典型可以对学生进行人格的教育。教师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因课制宜、因势利导,将教材中的人文因素挖掘出来,充分的发挥,深入的阐述,使得学生受到陶冶[2]。比如在中职院校教材《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年近古稀的烛之武在国家危在旦夕之时挺身而出,救国家于危难之间;又比如《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塑造的刘和珍君为正义现身的英雄形象,还有《荷花淀》中英勇抗日的普通百姓,这些贯穿于中职语文教材始终充满正能量的形象都可以被当做是人文教育的实际典范。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利用这些资源,让高尚的情操和崇高的思想在教学的过程中自觉进入学生的心田。

3.教师应该加强个人人格修养

教师是学生做人的典范,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轨迹。每一个老师都是活的教科书,所以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首先要求教师要有健全而高尚的人格。语文教师应该具有坚强、乐观、创新、进取的素养,具有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高尚品格,并且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把这些优良的品质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熏陶,形成健康的人格。

总而言之,新的时代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师作为传道授业的灵魂工程师更应该结合语文学科的具体特点,着眼于语文教育的教学目标,从教学实际出发,运用合适恰当的教学方法,将“人文主义”观念充分的融入语文教育的教学过程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高水平的人文素质,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以促进其更好的融入社会,实现自身的价值。

结语

“人文主义”观念是时代发展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职语文教育中更应该将人文主义融入到教学的实践过程之中,从而实现中职学生的健康发展,进而使中职学生能够以更加健康、更加充满自信的姿态步入社会。

[1]苑文琪.论中职语文教育中之人文教育[J].热点聚焦.2012,7(13).

[2]周娇.浅议中职语文教育应注重人文教育[J].教改聚焦.2011,1(7).

猜你喜欢

人文主义人格人文
民间资源、自然神性与人文主义立场——阿来小说论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宁夏人文主义戏曲现代化探索之路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新史学”语境下的音乐新面孔——以16世纪意大利牧歌的人文主义倾向为中心
西方文论关键词:后人文主义
人文绍兴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