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实施策略

2015-02-27孙小琴

关键词:表格新课程有效性

孙小琴

(重庆市铜梁区平滩镇社济小学 重庆)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实施策略

孙小琴

(重庆市铜梁区平滩镇社济小学 重庆)

近年来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备受教育界的关注,关于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是众说纷纭,但是对于小学阶段数学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却是有着非常统一的认可,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多年的实践经验,谈一谈自己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一点看法。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实施策略

数学是小学阶段非常基础但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其对于学生未来更高层次的数学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基础作用,在这个阶段的数学教学中,作为教师不仅应该尽到自己应尽的教学义务,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和数学能力,同时也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相对有限的课堂时间来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各项能力,如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等等,这些都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努力的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利用相对有限的时间,让学生获得更大的进步。[1]

关于课堂有效性的问题近年来备受瞩目,在新课程的背景之下,对于学生能力培养的呼声越来越高,作为教师首先应该充分的意识到自身责任的重大,革新自身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深度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其次教师应该有层次、有步骤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能盲目的求快,要遵循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情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再次要运用适当的方法,从各个角度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不能仅仅将眼光放在学生成绩的提高之上,要注重对于学生各项数学学习基本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获得全面的提高和进步。

一、归还课堂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长久以来我们的数学课堂效率不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思维和心理上的懈怠,这个阶段的学生本来就是出于好动爱玩的年龄,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而以往教师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只是一个“看客”,其情感和感受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就很容易导致很多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亦或者是随波逐流,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很大的打击,也就谈不上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新课程的背景之下,课堂的有效性需要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保证,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这样教师才能够真正的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并及时的对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做出最具针对性的调整。另外学生在获得了主体地位之后,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和感受能够得到适当的表达,其思维的活跃性也会得到大大的提高,这对于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

二、注意教学的层次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所谓的层次性主要是指两个方面,第一是在步骤和难度上分出层次,教学工作要由浅入深,这样既能保证学生能够轻松的获取知识,同时又能够不断的激发学生自我提高的欲望。另一方面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群体内部的层次性,每个学生都会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方面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距,这就必然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形成几个不同的层级,作为教师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要注意针对性,要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最为舒适的教学环境中学习。通过这种层次性的教学方式学生会不断的品尝掌握新知识的喜悦,其学习的自信心会得到充分的保证,随着难度的加深,其会在既有的基础之上自行的获取难度更大的知识,这对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着非常良好的帮助。例如在学习统计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表格,表格的横向代表人数,表格的竖向代表学生爱吃的水果,然后我让学生说出自己爱吃的水果,然后整理统计记录在黑板上的表格当中,在统计结果出来之后,我将横向的表格改成“喜欢、不喜欢”这样横向的表格多出了一个,让学生再说出自己不喜欢的水果,这样统计的结果就比前一个复杂了一些。在这之后我又将表格进一步复杂化,让学生们带着这张表格注意观察接下来一周的天气,然后做出统计。这样层层递进的方法让学生对于统计这部分内容的理解程度逐渐加深,应用能力也逐步的提高。

三、深度挖掘教材内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对于学生思维能力有着很高要求的学科,新课程背景之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要求对于学生的各项数学学习能力进行培养,而这方面我们首先应该牢牢的立足于教材,将教材中的内容深度挖掘,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然后再有针对性的发散和拓展,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几何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材之中对于各类几何图形的概念描述相对简单,学生在掌握概念的时候难免会感到抽象,而这时我借助多媒体视频和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将每个图形结合概念进行深度的剖析,如四边形的讲解过程中,我就利用计算机模拟的方式将四边形的边长和夹角进行变化,形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梯形,再结合概念的描述,让学生横向的掌握各个四边形之间的关系,从一个更全面的角度来巩固学生对于每一个四边形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并以此来培养学生横向思维的能力。

四、开展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保证,而课堂教学的时间相对有限,而学生课后的时间却要长很多,因此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我们高效课堂的构建将会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为了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上开展分组合作学习的方法非常有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将难度适中的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行的研究以及小组之内的合作探讨来自行的解决,这样学生能够在独立的状态之下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来求得问题的答案,这样的过程学生的思维完全处于脱离教师的状态之下,其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由于以小组为单位,学生之间相互的合作和竞争使得每个学生都不甘落后而积极的求解,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非常有效的推动作用,久而久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会得到非常有效的培养。诸如此类的方法还有很多,学生的思维独立性的提高不仅对于现阶段的数学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同时对于其未来更高阶段的数学学习也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

总而言之,在小学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于我们的教学工作来说至关重要,这不仅关乎着学生现阶段的数学学习,同时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也至关重要。而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刻的认识到自身责任的重大,采取切实有效的各项策略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1]郭述霞,黄继辉.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模式初探[J]新课程.2012.8

[2]崔应吉.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模式的构建[J]考试周刊.2014.6

猜你喜欢

表格新课程有效性
《现代临床医学》来稿表格要求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统计表格的要求
履历表格这样填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