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学中"导"的艺术

2015-02-27欧兰英

关键词:自学数学课堂教学

欧兰英

(蒙山县第二中学 广西蒙山 546700)

数学教学中"导"的艺术

欧兰英

(蒙山县第二中学 广西蒙山 546700)

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新课改也明确提出要贯彻落实"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因此,教师要正确地发挥主导作用,要由"演员"逐渐转换为"导演",要研究"导"的艺术。

数学教学 导 引趣 设疑

“导是更高级的教”,这是叶圣陶的名言。现在教育界有个误区,以为教学就是教师讲,学生听。似乎教师多讲,学生才能多得,少讲必然少得,而不讲则不得。满堂灌,填鸭式的教育教学方式持续多年,而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在教学过程中,学是基础、是重点、是目的。重教轻学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是很不利于人才成长的,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具有“导”的艺术。

一、诱导兴趣

兴趣是直接促进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学生只有对学习材料感兴趣,才愿意去学;只有明确了意图,才会努力去学;只有产生了信念,才会自觉、主动地采取各种措施,实现学习目标。因此,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始终抓住这一规律,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笔者就介绍“引趣”的几种方法:

1.以古引新。即运用中外古代的成就,导入新课来引趣。例如,结合课本教学,可以从祖冲之的成就讲圆周率;以国王与象棋发明人的故事(或折纸问题)讲等比数列。

2.精心设疑。“设疑”是为了使学生对问题产生疑团。学生有了“疑”就会产生求知欲,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就开始。若学生有解“疑”的要求,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似是而非的问题来激疑:“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对吗?或是提出几种对立的结果来激疑:若化简第一种结果,原式第二种结果,原式第三种结果,原式还有用不定问题来激疑等。

3.创设冲突。即让学生思考那些与自己已知知识冲突而又无法解决的一些问题,从而使学生形成所谓“认知冲突”。“冲突”一旦形成,学生便能在注意力最集中,思维处于最积极的状态中学习。例如,在讲解斜三角形之前提出:不过河,你能测得河对岸A、B两点间距离吗?使学生产生悬念,带着问题进行学习。

4.奋志激情。奋志,就是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数学目的性的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树立远大的理想,兴趣与志向结合起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持久。激情,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情感是智力发展的翅膀。积极的情感是人的思维活动的内部动力,只有使学生对学习寄以极大的热情,才能不辞劳苦,不怕困难地努力去攀登高峰。

二、指导自学

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有重讲授、轻探究;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方法的弊端。学生不会读,也读不懂教材,数学课本只能起习题集中的作用。造成学生能力差,教学质量低。为了改革这种方法,可采用启发式自学指导教学。在课堂教学当中,通过教师和《自学提纲》中所设置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一步一步地进行阅读、思考、练习、归纳,获得知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自学习惯,培养自学能力。

启发式自学指导教学,强调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而且也重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在课堂中有机地统一起来。在自学过程中,学生可以主动地自定步子,不同程度的学生能够各得其所,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吃饱”,成绩差的学生可以“吃得了”。因为在初读、基本练习时,教师可以多对差生进行辅导,在挑疑练习时,差生完成有困难可以不做,可继续做一些基本练习题。成绩好的学生完成后还有余力,教师用给卡片的方法要求他们再做一些难度更大的练习。这种方法能有效地克服传统课堂教学最吃亏的是“两头”学生的弊端,给教师提供了因材施教,给学生提供了自定学习步子的条件。

三、积极引导

1.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动脑筋,想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智力。课堂内不搞“一言堂”,通过教师的“导”,给学生以想、看、说、练的机会。这实质是对学生的思维、想象、观察、运算等能力的培养。譬如,研究一个问题,要引导学生步步推想出来。

2.教师要在引起学生的认识需要之后,引导学生自己去研究探索。寻求达到目的的新方式。数学教学中,教师常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启迪,引起“自得”。

(1)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揭示解决问题的原理、思想和方法,引导学生“自得”。

(2)指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引导学生“自得”。

(3)揭露问题中隐含的条件,引导学生“自得”。

(4)揭示新旧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自得”。

(5)通过对原有问题的引伸或扩展,引导学生获得新知识。

四、辅导答疑

辅导就是解答学生学习中提出的疑难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有许多问题,教师尽可能地鼓励质疑,从而不断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参与程度,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充分给予学生质疑、讨论、辩论的机会,尊重学生人格,耐心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与学生平等合作,师生共建一个共同探求与发现的基础,给每一个学生“成功”的机会,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感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感应,进而形成稳定的学习兴趣,这是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动力。

五、不烦教导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产生畏难,甚至厌学情绪,教师要从思想上孜孜不倦地给予教导,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特别是后进生,教师要帮助他们分析基础差的主、客观原因,克服自卑感,把思想教育寓于教学之中,引发他们的学习上进心,鼓励他们奋发向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面,要采取积极性的评价,哪怕是很微小的进步,教师也要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切忌用生冷的语言和态度,切忌动辄教训斥责或不予理睬。学生会从教师一句肯定性的语言,一个赞许的微笑,一个满意的手势……得到激励,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例如,教师带动全班为回答问题很好的学生鼓掌,也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欣慰的感觉。教师诚恳纠正学生知识错误和耐心弥补学生知识缺漏,又能使学生体验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怀和负责精神,这些都会强化学生学习动机。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抓住所有机会,最大限度给学生以鼓励,不断给学生奋发向上的勇气和力量。

研究导的艺术,做好导的工作,重要的是积极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要尊重学生,尊重其人格与个性差异,不用固定的模子强求于人,要给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猜你喜欢

自学数学课堂教学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