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德育教育

2015-02-27周战芳

关键词:数学家德育数学

周战芳

(甘肃省徽县水阳学区明德小学 甘肃徽县 742300)

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德育教育

周战芳

(甘肃省徽县水阳学区明德小学 甘肃徽县 742300)

我们中华民族是重视德育教育和志趣的高尚民族,把"立德"摆在第一位,是因为万事从做人开始。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也几乎是我国历代教育共同遵循的理念。百年育人,德育为先,很好的诠释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

数学 德育 重要性

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数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同时也要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数学教育教学中应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在一线教学工作中的我也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以中国数学的光辉历史和杰出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爱国主义思想是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重要方面。中国数学的光辉历史和杰出成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打开数学发展史册可以看到我国古代数学研究的累累硕果。著名的勾股定理是西周数学家商高最早提出来的,称商高定理;刘徽首创“割圆术”,科学地得出徽率(圆周率)3.14;祖冲之对圆周率进行运算得出杰出成果3.1415926<π<301415927,这些杰出的数学家及其成就,把中国数学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峰。在数学教育中,可以多给学生讲讲这方面的知识,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也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平时可以给学生留一些小作业,如周末收集我国数学家的资料等,回学校后大家一起交流。

2、以我国数学家们的光辉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德育的教育方法之一是榜样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榜样对青年学生具有最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我国有着光辉灿烂的数学史。在小学数学课本中收入了许多这方面的生动素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这些教育因素,结合有关数学内容,介绍我国对数学发展的巨大贡献,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爱国热情。华罗庚幼年未受过正规教育,可为数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著名数学家陈景润顽强拼搏,在攀登“哥德巴赫猜想”的征途上遥遥领先……在数学发展的历程中,每前进一步,都需要数学家们的胆识、勇气和毅力。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生动地介绍古今数学家的崇高思想和光辉业绩,能激励学生奋发学习,树立振兴中华、开创未来的崇高理想和为科学献身的志向。

3、以数学的学科特点,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应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心里需求出发,找到合适的方法,真正能激起学生的心理认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德育的熏陶,实现育人的本质。让学生经历一个新知识的探究过程,培养他们合作交流能力。正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4、以数学老师的严谨治学作为表率,培养学生认真仔细,有条理,负责人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具有精确性和严密性的特点,因此教师不仅自己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而且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言必有据、一丝不苟、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态度,尝试新的教学过程,要把数学课堂教学视为一种生成性的资源,以新的观念、新的眼光,站在新的视角对其价值进行重新定位,因“时”制宜地处理教学素材,并让其折射出德育的光芒。

5、以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迎难而上,持之以恒的良好品质。

数学来源于实践,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是学习数学的活教材,也是进行道德教育的基石。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寻找具有道德教育价值的内容,创设情境,触动学生的心灵。

由于近期凸显的能源危机,使节约用电成为经常性的话题。然而,不管教师如何三令五申,浪费现象总是不能杜绝。为此,老师设计了“浪费知多少”的数学综合活动课,要求计算全校每年浪费的电有多少。教师让学生讨论要求出这个结果应知道哪些条件。学生提出:要知道哪些算浪费,全校有几个教室等。学生自愿组合,分别调查不同年级,再取平均值,一部分同学去查询怎样计算,另一部分收集其他相关的数据。课堂上,当计算结果出来后,学生都大声惊叫。这时,不需教师说什么,学生早已意识到节约的重要性,纷纷表示要向全校同学倡议。本堂课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了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并且对学生有效地进行了节约能源的思想道德教育,达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6、以教师的爱心,培养学生宽容,关爱他人的良好性格。

作为教师,必须明白学生还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学生的不完善是正常的。把学生作为一个发展的人来对待,就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关爱,宽容地对待他们,帮助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他们的进步和发展。教师的教学就是要努力使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生活是美好的,纯真善良的人格是美好的,无私正直的道德是美好的。在学生的眼里,老师的每一个微笑、一个点头、一次掌声都是对他们行为的最高奖赏;正如,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生命既是一种强大有力、不可战胜的财富,同时也是一种脆弱无助的、极易损伤的珍宝,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只需一句冷酷无情的话语,一个漠不关心的眼神,就足以扯断一根纤细的生命线。”所以,教师要关心每一个学生,信任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学会在举手投足之间撒下一颗颗关爱的种子。

总之,就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以新的定位,新的德育观念来影响每一个学生。把德育化成春雨,浸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田,为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润物细无声”应该是德育教育在学科渗透中的最佳描述,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就能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猜你喜欢

数学家德育数学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买来的”数学家
爱睡懒觉的数学家
数学家相亲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数学家回答“神”问题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