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创新教育

2015-02-27朱广明

关键词:创新能力思维数学

朱广明

(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小学 安徽合肥 230601)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创新教育

朱广明

(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小学 安徽合肥 230601)

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是近年来新课改研究的主要内容。而小学数学教育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阶段。为此,新课程改革的教师应当全面学习和实施好创新课堂,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发展成主动吸收的学习模式,从课堂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 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

1.引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灵魂。现代教育提出的新课改要求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为此应当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应从小学的课堂开始,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作为教学的重心。针对新课改的要求,现代教育需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给予高度重视,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方向。而小学数学教育是小学阶段的主要内容之一。这里我们主要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研究如何培养小学学生的创新能力谈几点粗浅的认识。[1]

2.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对于小学数学教育,其目的不仅仅是简单的传授学生基本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模式。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发展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思维创新能力看成重点。在教学时既要注重整体又需注重学生个体,使学生可以全面发展。[2]

2.1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听众,课堂形成了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按照教师设定的轨道活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创造个性完全被扼杀了。因此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学生应在课堂上要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数学第三年级上册求正方形周长时,有这样的片段:师出示情境后问,你知道哪些信息?生:知道篮球厂的长是28米,宽是15米,师: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呢?生:求它的周长是多少?师:那你打算怎样去求呢?生1:可以用“长+宽+长+宽”的方法来求;生2:也可以现将两条长的和两条宽的和分别算出来,然后再把它们的结果加起来;生3:可以先算一条长和一条宽的和,再用和乘以2。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对于周长的解法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解决办法。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各种想法,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身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学生个性化的、创造性的个性给予肯定和鼓励,创造性的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挖掘学生的潜在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大胆的去猜想,去探索,形成一个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融洽的学习教学氛围。老师引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变被动为主动,成为课堂的主导者。于教乐学。[3]

2.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独立思考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通常都是以集中思维为主,以课本的题目和材料为主,学生主要以教师所教的方式去理解问题,用常规的思维模式去思考问题,形成了一种老师教什么我们学什么的思维模式。然而这对小学生智力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是不利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让学生先学会如何观察问题,怎样从问题中发现突破口。教师在观察中及时的指导,科学地应用直观教具,并教会学生进行问题的分析与比较。对于一些抽象问题,则需要学生学会联想和想象,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为此可以在教学中创设一些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打开思路,多去联想与之相关的东西,思路越开阔,创新思维的成份就会越多,这样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学着联想其他与之相关的事物或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去对给出的信息用不同方法或途径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因此,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去引导和培养学生学会独立观察思考的能力。当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这会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4]

2.3 在作业设计中培养其创新能力

创新课堂不仅是教学的创新,在课堂上如何安排好学生的作业,怎样的作业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这是新一代教师需要学习的。对于课上作业的设计,应该以开放性的题型为主,让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其中,主动参与思考,创设一些具体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实践经验,更好地去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课下安排与之相关的问题作业,让学生可以将课堂上所学习的可以在课下得以巩固或者应用。可以设计一些动手操作的作业,比如对于正方形的认识,可以让学生用剪纸的方式,对于加法减法的认识,可以用学生感兴趣的苹果玩具等进行教学。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利用儿童好玩的心态,在游戏中学习,让学习变成儿童的一种心理需求,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游戏中来,将原本枯燥的学习变成有趣的游戏。在教学中还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做好引导工作,引导学生自己设计不同问题,在不同问题的提出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都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5]

3.小结感悟

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视在课堂上的教学,如何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中,学会主动观察思考问题,教师需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学习思考空间,对其提出的问题进行肯定和鼓励,做好引导者的责任。教师还应注意对学生需要以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实现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对数学学习的爱好。

[1]李敏,丁军,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实现教学创新,《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2月

[2]陆圣,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成效——以苏教版为例,《教学方法》2014年2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蒋丽娟,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华章》2012年第17期

[5]周华樱,探讨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中),2011(6):4-7

朱广明,小学数学教师,1963年出生,民族汉,籍贯皖合肥。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思维数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