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运用
2015-02-27魏世能
魏世能
(贵州省桐梓县芭蕉中学 贵州遵义 563200)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运用
魏世能
(贵州省桐梓县芭蕉中学 贵州遵义 563200)
物理来源于生活,同时服务于生活。让物理知识服务生活,服务社会。
实验教学 创新精神 物理小实验 合作探究能力
随着新时期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与发展,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由以往的知识传播者变为知识探索的引领者。因此,物理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新课标教材非常重视实验,力求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实验现象,引入概念,得出规律,让学生在动手和动脑的求知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通过实验教学的六个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分析论证,评估与交流合作等实验步骤,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能力,体现初中物理教学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作为一名在边远山区任教多年的物理教师,如何在我们实验条件和器材极差实验教学中,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自己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实践,浅谈以下几点。
一、转变教学观念,让教师成为学生实验的服务者,使学生处于课堂的绝对自主地位
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一般分为两类:一是以“老师做,学生看”为主的演示实验;二是在教师指导下,以验证性为目的的实验为主的学生分组实验。这两类实验是物理教学必不可少的。但是,它们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演示实验是教师动手做的,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演示过程和得出的结论,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几乎没有思考的余地,在教师的演示下,盲目的接受知识和技能,而忽略了学生的动手的能力;传统的分组实验教学模式通常是由教师讲授实验原理,准备好实验器材,给出固定的实验方案和步骤,学生所做的往往只是照方抓药,按部就班的操作实验步骤,很少有选择、创新和思考更好实验的机会。
新课标提出物理课程应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要目标,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需求,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不管是学生实验,随堂小实验,探究小实验等,学生应处于绝对自主地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物理实验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进行一些实验操作的训练,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实验探究的过程,使其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动脑能力都得到提升。教师应该是学生实验的指导者、协作者,学生才是实验的主导者。教师角色应该从以往的那种“授业者”转变为“合作者、服务者”,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和能力。
二、尽量利用身边物品,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动手实验,激发学生探索热情,培养学生学习的物理兴趣
常言道:眼看十遍,不如手动一遍。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演示实验通常是教师演示学生看,但是很多实验学生根本看不清。不同程度的限制和阻碍了学生智能和潜能的发展,直接影响学生实验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的聪明才智来源于他的手指头。”一针见血地点明了动手的重要作用。学生一旦感知到他从未见到或意想不到的物理现象时,一般都会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积极和冲动,希望寻求原因,形成探究行为的意向。因此要充分地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新课程的理念要求,应鼓励学生自己亲手实验,特别是演示实验,
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协助和点拨。例如:“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数有关”一节时。将演示实验时,我改为学生动手实验:①让学生将手在课桌上滑动,让他们凭感觉理解摩擦力的存在。②然后再将另一支手放在刚滑的手上,再滑动,体会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数有关;③把同样动作再在表面较粗糙的墙面上滑动,体会此时的摩擦力的大小。使学生在“动中思”,“思中探”,“探中获”的学习乐趣,同时运用“控制变量法”让学生体会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加深学生在求知中的记忆,从而使思维潜质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
三、让学生自已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疑则思”,“思则进”以往的实验都是教师按教材的要求准备好实验器材,学生按实验桌上的实验器材和教材上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学生的实验基本上属于一种纯技能的训练,停留在表观层面,缺乏足够的思维空间。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的目标是:“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明确探究的目的和已有条件,经历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过程;尝试选择科学探究的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教材中也有多处设计实验的内容,例如: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实验时,先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步骤,然后小组讨论有两种方法,最后全班交流,确定一种最好的测量方法;实验中,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和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又如传统教材得到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方法是“排水法”,即把物体排开的水收集起来称量一下,就会发现它的重力刚好等于浮力的大小。这个实验确实很普通,也很巧妙,但学生很难自己设计得出来。为此,我们研究了阿基米德发现这个定律的思想,设计了把一小袋水浸入水中的小实验,由此启发学生进行理论推导,得出阿基米德原理,然后用排水法进行验证。这些实验的开展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的培养。
四、搞好“物理小实验”提升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兴趣”是世界上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他感兴趣的事,他们才能用百分之百的精力去完成。因此,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必须想尽千方百计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把课堂延伸到课外,走进生活,结合生活中的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大自然的一些奥秘。
五、搞好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探究方法,培养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在学生分组实验中我们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有一定的实效性。例如: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首先分组讨论,猜想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接下去的环节是验证猜想。由于学生合理猜想有多个,例如:压力、接触面的大小、接触面积的大小等。要逐个进行探究需要时间较长,此时就以小组为单位,对学生小组的实验进行评价,指出成功与不足。还应注意以表扬为主,实验探究的问题难度要适中,要符合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作为一名边远山区初中物理教师,我们尽量把实验教学放在重中之重,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利用身边的物体,做更多的实验,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物理兴趣,引发学生认知的兴趣和欲望,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感受物理,觉得物理知识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且通过实验探究将物理知识运用到社会和生活中,真正做到让物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物理知识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