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改中的反思
2015-02-27贺龙彬
贺龙彬
(重庆市垫江县第五中学校)
数学课改中的反思
贺龙彬
(重庆市垫江县第五中学校)
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明思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从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这点。特别现在进行课改,注重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的分析、归纳、创新能力,我觉得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是很重要的。
一、学会看书,带着求知思考
特别是初一年的新生,在小学时没养成看书的好习惯,或看书很马虎,只会按照原有的知识来想。如初中的整数,有很多的学生对整数的理解还停留在小学阶段,只记住正的整数,忘了还有负整数。这是我们应让学生看书时让他们带着求知思考、比较,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思考就是要求学生在理解数学各种定义、定理基础上,对于比较类似的概念加以类比、区分。如“半径”和“直径”,“圆心距”和“连心线”等概念。通过文字、图形的区别,类比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运用自如,这一系列的活动就是思考。有意识(或有目的性)的思维比无意识的思维所达到的效果要好很多,记得更牢。教师通过平时在课堂上经常性的点拨、启发、引导学生形成这些思维活动的模式,养成会思考的习惯。
二、学会审题,带着问题思考
这一点相信每个老师都很有感触吧,我们经常会在考试后就听到学生在说:“糟了……第×题又看错啦”“我的应用题也理解错了”。平时教师就应该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如新教材中一例题:小张从位于南北方向路上的学校出发,先走了50米,又走了80米,问这时小张在学校的什么位置?(内容有稍改)这题看似简单,有的学生立即回答道:北面130米。马上有学生反驳说:不一定,还有其它答案。关键在于审题,首先问题中的位置包括方向与距离,再者“先走了……又走了……”没有指明方向,因有几种情况。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应在平常就要有意引导学生在审题时,要注意一些字、词、句的意思,认真分析题目可能出现的情况,或者是题目(图形)所隐含的条件,养成带着问题思考的习惯。
三、学会发现,带着疑惑思考
这是课改中要求学生要会分析,加强动手操作能力,从实践中发现其内在联系,找到规律。通过启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观察、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归纳出一般性结论,使知识达到条理化、系统化,形成由“试算——归纳——猜想——论证”学习模式。如观察下列等式:
2=2=1×2
2+4=6=2×3
2+4+6=12=3×4
2+4+6+8=20=4×5
…
①可以猜想,从2开始到n(n为自然数)个连偶数的和是多少?
于当n=10时,从2开始到第10个连续偶数的和是多少?
教学中首先应让学生思考:从上面这些算式中你能发现什么?让学生经历观察(每个算式和与积的特点)、比较(不同算式之间的异同)、归纳(可能具有的规律)、提出猜想的过程。教学中,不要仅注重学生是否找到了规律,更应关注学生是否进行了思考。如果学生一时未能独立发现其中的规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进一步探索,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帮助,以使学生从数与形的联系中发现规律,进而鼓励学生推测出一般的情形:1+3+5+7+9+…+19=102;2+4+6+8+…+20=10×11;1+3+5+7+…+(2n-1)=n2;2+4+6+8+…+2n=n×(n+1)。当然要发现规律,学会自己分析、归纳,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平常要多相信学生,多多鼓励他(她)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大胆猜想,再慢慢加强,完善。
四、学会总结反思,自我检验
对于每一堂课,每一个知识点,应让学生自己好好反思一下,到底自己掌握了多少,哪些还不是很理解的?在课堂上(或课后)做适当的笔记,后与同学、老师交流,讨论。特别是现在的课改教材,老师教无定法,应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说出自己的想法,供大家探讨。如在新课程的课本中有关平行线的识别与特征的知识点,对于这两个知识点的区别与联系,课本上并没有很明确地加以用文字区分、对比,部分学生很容易混淆在一起,老乱用。教师应在上完这两个知识点后加以让学生反思一下,通过对比、归纳、交流讨论,到底这两者有何区别?主要是条件与结论的位置对调,题目中若先有平行线这个已知条件,则应属于平行线的特征,应用“两直线平行,××角相等(或互补)”来推出有关角的结论;而题目中先有角的关系,则应属于平行线的识别,应用“××角相等(或互补),两直线平行”来推出有关直线的平行。这样一来可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更想学习数学,征服数学,在数学王国里自由自在地遨游。
总之,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的创新,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自我反思,找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扬长避短,不断进取,勇于创新,以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