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本启发式教育"35"课堂教学模式下
——小组合作学习"一本双表"的创建与使用

2015-02-27刘旭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22期
关键词:前置评价课堂教学

刘旭

(自贡市自流井区东方小学 四川自贡 643001)

生本启发式教育"35"课堂教学模式下
——小组合作学习"一本双表"的创建与使用

刘旭

(自贡市自流井区东方小学 四川自贡 643001)

郭思乐的生本启发式教育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旨的教育。"快乐、素质、成绩"是生本的美好理想。但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实际操作中却存在诸多矛盾,小组合作记载本、前置学习研究表,小组合作评价表,"一本双表"的创建和使用有利于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规范开展,有针对性的有效合作,有实效的评价管理,并为实验归拢整理资料,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及时调整提供依据。

我校(自流井区东方小学)实施的“35”课堂教学模式,以郭思乐的生本启发式教育为核心理念,倡导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35”课堂教学模式:“3”即立足以“提升三种能力,培养三个习惯,实现三个转变”为核心的“3个3”课改目标,其中,“三种能力”指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个习惯”指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思考习惯和表达习惯,“三个转变”指在教学中实现教师的转变、学生的转变和课堂的转变。“5”即在实际操作中的“前置学习、自主学习、讨论探究、点拨启发和拓展延伸”的课堂教学五个环节。在教学实践研究中小组合作讨论探究成为要突破的重点和难点,

一、创建“一本双表”的原因和目的

在生本启发式教育“35”课堂教学模式下,实施课堂小组合作学存在以下矛盾:课堂有限时间分配和小组合作充分讨论所需时间的矛盾;教师的调控与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管理的矛盾;学生的层次差异、参与性导致的合作效率的矛盾,从教学实践上看,课堂中实施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师方面

1.任务布置难易度的把控不合理。合作讨论的内容有的过于简单、缺少研究价值;有的超出学生实际认知范围,大而空。

2.从观课的情况来看,小组合作讨论流于形式,变成活跃气氛的一种手段,成为各级公开课的必备“花架子”。

3.教师在讨论前的任务布置指导不充分,常规课的训练不够,仓促上阵,效果不好。

4.缺少合理有效的调控,小组合作的参与率不够高,效率打了折扣。

5.缺少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的教师评价激励,缺少汇报展示时的评价激励,更缺乏持续的评价激励机制。

(二)学生方面

1.缺少有序有责的分工与合作习惯。看似热闹的讨论场面,讨论过程无人记录、汇报任务无人认领,成为小组长的“专利”。

2.难以形成统一意见,有时各抒己见变成各自为战,缺少沟通技巧。

3.学优生成为主宰,学困生沦为陪衬,从属者、旁观者。

(三)时间方面

小学有限的40分钟常常因为课堂讨论而完不成学习任务,讨论不充分,失去意义;充分讨论耗去大量时间,难取舍。

(四)空间方面

6人小组,4人小组各有利弊。前后分组,左右分组,都存在面向黑板的问题,调整归位时往往弄得教室里一顿桌椅板凳的响声。

二、“一本双表”的内容和说明

基于以上为题,我认为要实现“快乐、素质、成绩”的生本启发式教育的美好理想,完善“35”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小组合作效率,重在建立可操作性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教者、学生都有章可循。在教学实践中我设计了“小组合作学习记载本”、“前置学习研究表”、“小组合作评价表”用以规范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并建立学习档案,为小组合作学习调控提供依据。

1.创建小组。笔者倾向于创建6人制小组,性别建议为“男3女3”,学习层次建议为“优2中3差1”,组建时可以兼顾学生平时的人际关系。小组应有响亮的名称(不宜用123代替组别),由组员集思广益取名,教师应注意标新立异与正能量的引导。

2.明确分工与职责。组长:负责组织、推动、汇总。提倡全员轮流组长制或分学科组长制。纪律员:负责监督参与讨论研究,监督组员完成各自的职责。记录员:负责整理记录讨论要点,最终结果等。汇报员:负责代表全组向班级展示汇报。教师应要求常设组长督促组员进行分工轮转,尝试不同角色。

3.小组合作学习记载本。记载本重点在于记录其他组员参与讨论时的思考方向、观点、结论等。其作用主要在于敦促参与讨论、积极思考问题、组员能有自己的见解、学会倾听、能从他人处汲取知识,有利于事后还原研究过程,也有利于资料归档。

4.前置学习研究表。主要记录教师在抛出讨论议题前的任务布置和学生的前置学习准备情况。解决讨论问题的针对性,使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过程中有的放矢。

5.小组合作评价表。一个是课堂讨论研究的自我评价表,一个是教师每周对小组整体的综合评价表。两者的目的都在于督导竞争,激励进步。

三、“一本双表”的使用与反思

生本启发式教育“35”课堂教学模式的精髓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实践也进一步证明,学生通过自我研究,小组研讨所获得的知识才是真正过手的知识,成绩增长明显。积极的参与、充分的展示、不吝啬的评价激励使得课堂过程愉快、教师更轻松,反而效率更高。

(一)宁缺毋滥。小组合作研究的价值在于讨论研究的过程,在于讨论研究过程中学生的体验感知、知识构建与形成,因此,讨论研究的题目一定要宁缺毋滥,不是每一节课,每一篇课文都要讨论。小学语文的每个单元都有其共同性,但每篇课文又有其特殊性。教师布置的研究题目应该“趣、活、新”否则宁可不讨论。

(二)前置研究不可少。教学实践证明:占有资料多的学生、课前预习好的学生、知识涉及面广的学生在讨论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学优生也具有更大的发言权。因此,学生讨论的前置研究往往决定合作交流时的发言权、参与积极性。教师精心设计讨论研究题目时还应精准布置讨论的前置完成任务,使学生都有话可讲,有料可爆,有才可显。

(三)共享与独创。小组交流时不愿意把自己花时间花精力得来的成果公之于众是可以理解的,教学实践中确有部分学生如此,学优生居多。要引导学生“交换苹果”,形成新知。一般小组讨论后都会形成统一意见,而后汇报展示。应该说合作与交流的目的已经达到,但是要保护和鼓励在统一意见的基础上有自己的独创。世界本就不同,通往罗马也非一条道路。

(四)持续评价很重要。自我评价看得出小学生的小心思,很有意思,但是学生更看重的是他评,尤其是教师对自己,对自己小组的评价。这种评价的激励功效往往需要较长、甚至更长的一段时间才会显现奇效。自评表、周评表的使用更多在于落到实处,长期坚持。

猜你喜欢

前置评价课堂教学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前置性学习单:让学习真实发生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