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2015-02-27郝林华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22期
关键词:课外活动氧气教学效果

郝林华

(河北省行唐县职教中心 河北行唐 050600)

如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郝林华

(河北省行唐县职教中心 河北行唐 050600)

教师要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把兴趣转化为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二、借助实验教学,激发学习兴趣;三、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四、突破难点和分化点,强化学生学习兴趣;五、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保持学生学习兴趣。

创设情景 借助实验 信息技术 突破难点 课外实践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也是学生进行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重要时期。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从起始阶段就非常注重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为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那么,学生对化学学习的求知欲就能保持经久不衰,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现将自己多年教学实践中的探索的积累奉献出来,愿与大家共勉。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善于用多种方式随时随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主要有:设疑生趣、故事生趣、争议生趣等。例如:在讲到“氧气的工业制法”一节内容时,我先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医疗队登青藏高原所用的大量氧气能否用实验室制氧气的方法来制取呢?”这一提问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一下子进入了最佳状态。再如,在讲《二氧化碳的性质》前,我先给学生讲了一段关于1986年冬天大兴安岭森林火灾的故事,一下子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从而全神贯注的投入到学习中。

二、借助实验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初三学生来说,他们对于变化莫测的化学实验现象,往往有着浓厚的兴趣。

首先,教师要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学生对教师课上的演示实验往往兴趣浓厚,他们通过细心观察活跃思想,进而形成积极思考的习惯,学到抽象的化学知识。例如:讲催化剂的概念、氧气、氢气、酸碱盐性质时,我就采用演示实验方法,教学效果很好;在讲氧气的鉴别时,我并没有直接讲鉴别的方法,而是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进两个集气瓶中,让学生由观察到的现象得出鉴别氧气的方法。

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每一个学生实验。一般来说,学生对自己动手做实验兴趣很高;为了避免学生动手的盲目性,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因势利导,把学生的兴趣转化成学习知识的乐趣,成为学习的动力。期间,我们要注意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操作方法,指导他们分析实验现象,书写实验报告。

第三,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做好学生选做的实验及家庭小实验。我们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本校实际,尽可能做一些有意义的实验。例如:在讲化学课“绪言”一节时,我先避开书本,做了“魔棒点灯”、“空杯生牛奶”、“小纸花变色”等几个趣味十足的实验,对此,学生们一个个睁大了好奇的眼睛,这时,我们导入新课内容。这样,紧扣学生心弦,教学效果要比平铺直叙好得多。

三、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采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会使化学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让学生在活泼轻松的气氛中学习,从而激发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难点,有些很难用传统教学方法讲清楚,如果采用电脑模拟,往往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分子和原子》一节中的“水电解的微观过程”及“氧化汞分解的微观过程”时,我就运用电脑设计了flash动画模拟,从而把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的分离、组合和聚集等形象地表现出来,变抽象为形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运用信息技术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信息处理、分析概括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例如,在讲《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这一课时,我让同学们自由结成若干小组,每小组选择一个他们最关心的问题进行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自主地在网络上查找资料。同学们在探究、讨论、交流、表述、汇报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浅尝了成功的愉悦感觉,更对信息技术产生极大的兴趣。

四、突破难点和分化点,强化学生学习兴趣

一般来说,初中化学的教学难点及知识分化点有:化学用语、溶液的计算、无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等。即使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很高,如果他一连几次被难倒,兴趣也会大减,从而影响学习成绩。可见,教师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和知识分化点非常重要。例如,在学习化学用语中的元素符号、化学式等内容时,我教给学生采取分批识记,日积月累。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我教给学生做到“五看”:一看分子式写得是否对;二看配平是否正确;三看“等号”有没有写;四看条件又没有标注;五看该画的“↑”或“↓”有没画。对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我编成口诀帮助学生识记。对于溶液的计算,我们教师重点要传授其中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多练帮助他们总结归纳出规律和公式。这样有助于学生记忆和掌握化学知识,强化学习兴趣。

五、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保持学生学习兴趣

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外活动,对初三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来说具有很大的诱惑力。这既可以让学生放松心情,又可以使他们在轻松的气氛中通过活动实践巩固化学知识。一般来说,化学课外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多种多样,例如“化学游戏晚会”、“化学知识讲座”、“化学知识竞赛”等。这种活动每学期或每学年可以举行一两次。比如开展“化学知识竞赛”,我们可以融入“空气与水污染”的危害和原因、预防“温室效应”的措施、“酸雨的形成”、“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等内容,帮助学生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也可以融入道尔顿等许多著名化学家的成才之路,使广大学生从小树立崇高的理想,端正学习态度,不断发展,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人才。

总之,要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我们除按上述方法操作外,还要亲自深入学生中,及时了解掌握他们的思想动向,多鼓励学困生,多表扬进步生,使他们树立起学好化学的自信心,愉快的投入到学习中,这样才能不断进步,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

郝林华,女,1974年11月出生,中学一级教师,多年从事初中化学教育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课外活动氧气教学效果
聚焦空气与氧气
氧气的测定与制取
氧气汇流排间电气设计
丰富课外活动内容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地球上的氧气能用得完吗?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非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课外活动中的一些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