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矿山机电综合实验实训室建设探讨

2015-02-27穆静强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22期
关键词:变电所实训室机电

穆静强

(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 贵州贵阳 550003)

矿山机电综合实验实训室建设探讨

穆静强

(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 贵州贵阳 550003)

矿山机电实验室的建设涉及面广、实践性强,传统的实验教学手段表达能力有限,为了弥补本科教学工程实践环节的欠缺,本文拟建矿山机电实验实训室的建设提出了建设方案,阐述了拟建的实验实训内容以及特色。以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工程素养三方面的培养为目标,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的目的

矿山机电 实验实训室建设

煤炭作为我国的基础能源,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占较大比重。2013年,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为65.7%,由此煤炭仍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其生产自动化的程度越来越高,这样就对矿山机电专业的毕业生的实践技能要求越来越高。而目前高校中矿山机电专业的实验内容主要为矿山机械模型的讲解和高压配电箱、矿用变压器、低压馈电开关、电磁启动器、综合保护装置、漏电保护装置等实验项目,但对矿山机械和矿井的供电系统极少涉及,这样学生对矿井整个供电系统和设备布置没有整体的印象,同时由于煤矿安全形势严峻,实习安排困难,很多煤矿企业不愿意接收实习,即是接收也是出于校友情意,应付差事,常常减少下井次数,或者井下走马观花式的浏览。况且井下实习仅能看到局部情况,学生下井后也往往由于出于新奇或者恐惧,只顾低头朝前走,一次井下实习不可能完全达到实习的要求,其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为了培养合格的、实践能力较强的毕业生前往矿山就业,以向学生提供一个实践的平台为目的,借助该平台一方面加强学生对煤矿各生产环节、供电环节系统性的认知,另一方面通过实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其工程意识、工程素养。建设矿山机电综合实训室,使学生在校内即有机会接受工程实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从而缩短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过渡期。

本文对矿山机电实验实训室的建设主要从建设目标、建设内容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建设目标

矿山机电综合实验实训室的建设首先应能够实现工程实践教学这一特色,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其次应遵循“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机制,由于实训授课对象专业背景的差异,实训内容应首先保证基础性、系统性,然后根据其专业特点针对性的开设实验实训内容.

二、建设内容

1.以矿井安全生产为背景,建设现代化矿井供电模拟系统,主要培养学生建立一个从井上到井下的系统性矿井供电模式。以深井供电系统为模型,使学生对“地面变电所—中央变电所—采区变电所”三级高压供电系统的模型和对于采区内的低压用电设备的供电是由采区变电所降压后供给,采区内综采工作面的低压设备可由采区变电所引出高压电缆,送到置于工作面的附近顺槽的移动变电站,降压后供给,有直观的印象。这样就使得学生对于书本上抽象的供电系统图的理解更加深刻。

2.突出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实验室建立模拟地面变电所及井下变电所供配电控制系统,实验室中的矿山电气设备应选择矿井中具有代表性实际使用的设备作为实验教具,通过学生对矿山电气设备工作原理的学习及设备结构、内部元器件的认知和设备接线方式、控制功能的实践使其加深对设备原理性的理解,还可以开出防爆电气设备的拆装实训,这样弥补了校外实习只许看不许动的缺陷,还使学生对书本上的电气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有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使学生对解决设备的故障能力有所提高。

3.介绍供电安全知识为主,帮助学生理解供电可靠性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

3.1 通过一些事故案例使学生树立“安全无小事”的观念。所选的典型事故案例应反映供电安全的重要性,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分析,然后教师点评、总结,培养学生树立安全意识。

3.2 严格按照作业人员培训要求对学生进行培训,针对性的模拟工作实际情况,采取理论授课、实际操作、案例分析、研讨交流等方式,加强学生对工作岗位技能的学习,最后从人身触电的危险性、触电的预防方法、触电后的急救处理三方面知识,以及生活中的一些用电常识进行普及,培养学生建立起一个安全用电、合理用电的意识。

4.建立矿山机械设备三维虚拟仿真实验室。由于矿山机械的尺寸大、重量重,在实验室中难以布置,若购买单台设备模型则无法给学生一个矿山机械在井下如何布置的直观印象。通过建立一个井下三维虚拟仿真实验室,使学生身临其境般的感受巷道布置、巷道断面、巷道的支护、设备布置、设备运转,以及巷道之间的空间关系。通过虚拟大型设备结构等演示性实验教学内容这样学生对矿井印象更加深刻,对于井下采煤、运输、提升设备如何布置理解更加容易,同时更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束语

矿山机电综合实训室实质是围绕煤矿企业如何生产而展开的。首先要系统性地向学生展示一个完整的矿井供电模式,其次以向学生提供工程实践机会为目的,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树立起工程意识,培养其工程素养,通过实践充分掌握现有设备的设计机理,最终做到学会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去思考现有技术优劣,为工程创新奠定基础。

[1]熊祖强、丁明、赵辉.采矿工程专业虚拟实习及教学技术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0卷,第3期,2009年7月

[2]狄常馨、尚长春、柴钰.矿山综合实训室建设方案的设计[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年3月.

穆静强(1974年-),男,籍贯:北京,本科,实验师,研究方向:机电技术

猜你喜欢

变电所实训室机电
铁路牵引变电所无线电干扰特性的研究
漳村煤矿二水平与480水平之间反送电系统的构建
简述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站级机电维护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变电所倒闸操作时间长的原因分析及措施
机械制造过程中机电自动化的应用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高职院校信号工程施工实训室建设探讨
变电所如何快速查找直流系统接地
建筑类专业识图实训室建设及实训组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