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2015-02-27张境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22期
关键词:课文内容新课标阅读教学

张境

(重庆市开县岳溪镇中心小学 重庆开县 405404)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张境

(重庆市开县岳溪镇中心小学 重庆开县 405404)

阅读是小学语文学习的基础,是通过视觉转化为声音从而获得文字和图片内容的一种主动过程。小学语文阅读,是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领悟和探究课文内容的主动思维过程。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入推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必须随之不断进行改革,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新课标 小学语文 阅读 兴趣 技能 信息技术

新课标是新形势下国家对基础教育所制定的要求和规范,是对基础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要时刻跟随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响应新课标基本理念的号召,以新课标倡导的基本任务和核心观念为教学的重点,以知识、技能与情感三方面的有机结合为教学目标,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结构的均衡性、全面性、综合性。

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提升小学生语文知识和文化素养的基本途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实现教师、学生、知识之间三维结合的过程,是提升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在新课标的带领下,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内容,摒弃传统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方法,以先进的、科学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阅读方面的创新和探索。

一、以兴趣为出发点进行引导

兴趣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是学生对语文知识的一种精神需要。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首先必须使学生对语文知识感兴趣,使学生能够热心于接触和了解语文知识内容,并产生积极的动力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兴趣是学生对语文知识的一种认识和情感表象,是掌握语文阅读知识技能的一种自发性动力。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目标,引导学生探索语文知识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例如,教师可以以生动性的语言带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于课堂学习上;教师可以描述课文中生动的画面,以故事情景导入课文内容,吸引学生关注课文知识;教师还可以组织游戏、抢答问题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三年级《惊弓之鸟》的学习,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开放式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教师可以提出:同学们,你们相信单凭一张弓就可以将大雁打下来么?你们想知道这只大雁是怎么死的么?通过这样的问题导入不但能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学生对于寓言故事内容的揣测和理解。

二、以方法为立足点进行指导

新课标在课程教学目标上强调的是知识、技能与情感三方面的融合,强调的是教与学之间的互动性和实质性。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整合语文学科的知识特点,注重学生阅读方法和技能的培养,将引导式阅读转变为主动式阅读,充分挖掘学生自主阅读、探究阅读的潜能,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进步。阅读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以发音标准划分为朗读、默读和视读;可以以语速的快慢划分为速读和慢读;可以以效率的高低划分为精读、速读、略读和泛读。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整体特点和课文内容的特点进行合理安排阅读方式,引导学生在泛读中感知文章的整体内容,在精读中深究文章的部分精华,在速读中回顾文章的整体韵味,在朗读中发现语言文字的优美。通过各种阅读方法和技能的传授,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深意,在阅读中品味内涵,在阅读中升华情感。比如,在小学三年级《荷花》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安排同学精读课文内容,让学生饱含情感的朗读课文内容,使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荷花开放的意境,体会主人公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三、以信息技术为条件进行辅助

现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已经超脱于传统教师一言堂的枯燥模式,演变为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型信息化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信息技术的力量,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突出阅读教学重点,还可以扩展学生的视野范围、增长学生的见识。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前通过网络等信息技术进行查找课文内容资料,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还能扩展学生的知识范围。在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课文内容转化为图片、声音、影像、音乐等形式,为学生创造生动直观、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加深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更加深入的、彻底的进入课文情景。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阅读教学指导,不但能突破小学语文阅读中的重点和难点、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还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创新意识,实现学生个性的全面、综合发展。比如,在《太阳》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提前进行阅读预习,并通过查找资料来深入了太阳的远和大,明确太阳存在的意义和作用;在课堂上教师则可以通过短片和图片的形式向同学们展示太阳从早到晚的变化形态等等。通过将课文内容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不但能使学生理解记忆太阳的特点和状态,还能扩展学生的科普知识面。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以新课标为背景,以阅读兴趣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条件,实现学生阅读意识、阅读兴趣和阅读技能的相互融合和促进,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1]王丽梅,张立云,赵玲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3(03)

[2]柳化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J].现代交际.2012(08)

[3]肖雪霞.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学周刊. 2012(07)

猜你喜欢

课文内容新课标阅读教学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