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习作兴趣、逐步提高习作能力的策略研究

2015-02-27黎侠西安理工大学附小陕西西安710048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31期
关键词:习作情感生活

黎侠(西安理工大学附小,陕西西安 710048)

培养学生习作兴趣、逐步提高习作能力的策略研究

黎侠
(西安理工大学附小,陕西西安710048)

本文以培养学生习作兴趣、逐步提高习作能力为论述主题,首先对学生习作兴趣培养的意义进行了简要分析,然后对学生习作兴趣培养以及习作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之后从多个角度入手,对培养学生习作兴趣、逐步提高习作能力的策略进行了探究。

学生习作兴趣能力引导

一、引言

有教育专家提出,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兴趣是一种内在驱动力,在习作能力培养过程中,学生只有对习作产生了兴趣,才会将习作视为一种快乐,才会有内容可写。但是培养学生习作兴趣、逐步提高习作能力,任重而道远,在目前的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地改进和调整。

二、提高学生习作兴趣意义分析

1、培养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习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为了更好地取材,学生自然会走进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奥秘,进而会热爱生活。通过生活实践,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有了丰富的情绪情感的体验,才有更有可能激发其倾诉、交流的欲望。扦发情感,有一吐为快之感之后,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实践生活频率,通过进一步的实践生活,可以增长见识,丰富情感体验,更加乐于走进生活,发现生活,进而热爱生活。

2、激发学生潜能、增强学生信心

当学生面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时,变回积极主动的将自身投入进去,而且,其思维也会因此达到最活跃的状态,在从事这一感兴趣的事物过程中,为了不断提高其实践效果,学生的潜能会被慢慢激发出来。学习习作也是如此,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可以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践中去,调动自身各方面的潜能,力争达到最佳效果。良好的实践成果,往往会让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进而不断增强自信心,而且习作兴趣会进一步提高,如此良性循环下去。

3、增强表达能力,丰富精神生活

提高学生习作兴趣,增强学生习作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恰当地表达自身的情感,通过对生活的感悟,用文字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而且随着习作能力的提高,学生的情感也会变得更加丰富。不经意的小事会触动其内心,大自然的变化也会让其感慨。习作源于学生的生活,却终于情感表达,随着习作兴趣的增强,学生对生活也会更加地关注,其思想感情也会变得越来越丰富。

三、学生习作兴趣培养以及习作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在学生习作兴趣以及习作能力培养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的孩子语言还是匮乏的,人云亦云的现象依然存在。第二,孩子小,如果不及时调动,兴趣很快就会转移、淡化。第三,有时指导写作时认为指导的方法已经很恰当,初稿上来时看到的却不尽如人意,只有在看到初稿后才能有针对的调整出更适合的习作指导方法。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第四,说的很热闹,写的却不生动,不知怎样写才会生动,具体。第五,从事课题研究的经验不足。虽然进行了相关理论的学习,但比较肤浅、零散,缺乏系统性地学习,对课题研究的认识高度不够,有待进一步加强学习与培训。

四、培养学生习作兴趣、逐步提高习作能力的策略分析

1、充实学生的生活,让写作具有源泉

1.1观察生活

著名作家曾说过,写作这件事离不开生活,作者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这也表明,写作与生活密切联系。为了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其习作能力,必须鼓励学生去观察生活,让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学会记录,记录的内容包括事物、感触、联想内容等,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对生活有一个真切的感受,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情。生活是写作写作素材获取的源泉,如大自然、虫鱼鸟兽、日月星辰以及现代社会生活,学生可以从中获取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而获取有价值素材的重要方法就是认真观察,所以,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去接触生活,观察生活,从生活中猎取到自己感兴趣的写作话题,然后在一次次地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1.2开展活动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在习作教学中,教师不应该故意去克制学生这种天性,教师应该通过开展适当的活动,鼓励学生去玩,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发现写作的话题,激发写作兴趣。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活动为载体,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这些活动包括游戏、比赛等。如,在在母亲节之际,让学生为母亲做一张贺卡,在贺卡中要有祝福语,而且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写的祝福语不断的提炼,力争使其变得精炼。在运动会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些为运动员加油的鼓励辞,通过这种轻松愉悦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习作兴趣和习作水平。

2、善用激励,体验快乐

兴趣的产生和保持有赖于成功。在习作教学中,通过及时表扬和赞赏,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习作学习所取得的进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有效地增强其对习作的兴趣,而且表扬鼓励,还可以为其他的学生树立榜样,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习作能力,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作品交流,通过开展作品交流活动,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读给同学听,让学生共同鉴赏和学习,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针对某一篇或某几篇文章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要使学生尽可能地畅所欲言,不论是文章的优点还是确定都可以谈自己的看法,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快乐中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制作手抄报,学生可以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写入手抄报,教师可以将这些完成的手抄报铁道教师的墙上,供学生欣赏,也可以为学生带来乐趣当然,这些手抄报上还可以张贴学生的佳作,工同学们欣赏和品评,这种做法既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激励,通过这种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3、创设教学情境,排除畏难情绪

许多学生在习作过程中无从下笔,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写什么”和“怎么写”。如果教师每次只是为学生安排硬性的写作任务,然后命令学生来完成,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写出来的文章,缺乏真情实感,条理性不强,有的学生甚至为了完成任务而东拼西凑,所写的文章非常空洞。这种培养方式,对学生来说是一种痛苦,老师在批改时,也会非常麻烦。为此,教师要根据所要写的主题,通过精心设计导入,为学生创造一种合理的写作情,唤起学生对所写事物的认知、情感,进而产生写作欲望,提高写作能力。例如,为了让学生写好《童年趣事》这一文章,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段导入语:“我们都拥有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这个世界就是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在如诗如画的童年里,我们每天都遨游在生活的海洋里,在感受着生活、体验着生活。今天,就让我们的思绪尽情驰骋,从记忆中搜寻最让你心动的生活场景,让大家一起分享那一件件难以忘怀的事……”以这种方式为学生创设童年趣事的情境,引导学生对童年趣事进行回忆,回忆其中最具乐趣的事情,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将童年乐事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学生就知道了“些什么”。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无需刻意寻求那些华丽的语言来对所写的事件以及内心的感受进行修饰,可以选择那些最朴实的语言,将最真实的事件以及最真实的想表达出来即可,这样学生也就知道了“怎么写”。通过这种培养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学生心中的压力,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学习写作,进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习作水平。

[1]晁言芹.小学生习作元认知的培养内容与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2]袁育林.小学生习作“失真”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3]陈瑞娟.论小学中年级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D].苏州大学2013

[4]杨海英.利用文本语言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5]许宏.小学生习作中练笔教学策略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习作情感生活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