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2015-02-27张烨神木县大柳塔中学陕西神木719315

新丝路(下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组员独立思考分组

张烨(神木县大柳塔中学 陕西神木 719315)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成功的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而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并且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要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必须从组建合作学习小组、选择小组合作学习时机、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监控三个方面着手,具体如下:

一、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组建学习小组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那么,要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首先必须组建有效的学习小组。在开展合作学习时,老师一般会按照座位或是成绩进行分组,但是这样的分组形式过于随意而简单化,组员之间的分工不明确,很容易产生合作无序的问题,自然也就无法真正发挥出合作学习的优势。因此,学习小组的组建,必须要注意坚持一定的科学原则,以确保学习小组的有效性。

1.坚持异质分组的原则

异质分组,是指根据学生特长、能力、性格、性别、人际关系、家庭背景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将不同的学生分到一个学习小组当中,小组成员设置一般为2名~8名。通过异质分组,可以实现学生的优势互补,促进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帮助,从而充分发挥出学习小组的功能。而且,按照异质分组原则划分的每一个学习小组之间又保持着一定的“同一性”,这样能够为学习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奠定良好的基础。具体而言,老师首先应当全方位了解每一名学生的特点,包括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习惯、学习与组织能力、学习成绩等,然后将所有学生划分为优、良、中、差四个层次,同时进行合理搭配组建学习小组,确保学习小组能够在人数、男女比例以及层次上保持基本平衡,最后通过老师指定或组员推选的方式,确定每个学习小组的组长。可以实行组长轮换制,以便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这方面的锻炼机会。

2.坚持分工明确的原则

为了避免小组成员“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的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坚持分工明确的原则。要让每个组员充分认识到,他们不仅要为自己负责,同时也要为其他组员负责,使每个组员明确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个体责任,并做到相互依赖、共同进步。可根据学习活动的要求,在学习小组中设置组长、记录员、报告员、监察员、联络员等,可以根据成员数量自行调整。组长主要负责组织、协调、管控小组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情况;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学习的成果和结论;报告员要能对小组的学习结果或主要结论做出解释说明,负责全班展示、全班讨论时的成果报告;监察员要监察小组学习材料的准确性以及得出结论的可靠性;联络员负责联系其他学习小组,以实现小组之间的互相帮助与激励。当然,每个角色的担任并不是固定的,也可以采取轮换制,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各个角色的责任及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所在。总之,要坚持分工明确的原则,确保能够按部就班的开展合作学习,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二、选择小组合作学习时机

一般来说,小组合作学习不是单独应用的,而是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知识教学同步展开的。而且,小组合作学习也并不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因此,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实际需要,并结合不同学科的教学特点,选择恰当的小组合作学习时机,才能充分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要选择恰当的小组合作学习时机,可以参照以下内容:

1.在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并存有疑惑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意义在于其能够实现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及共同进步。但是,必须是在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具备一定的资源、想法或观点之后才能实现。这就如同“学有所思,思有所惑”的道理是一样的。如果毫无根据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只是相当于是将学生“凑到一起”而已,也就根本没什么意义可言了。

2.在面临教学的重、难点以及复杂的教学任务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对小组合作学习实践情况的调查发现,在面临教学的重、难点以及复杂的教学任务时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是极为显著的,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促进教学的开展,而且能够集思广益,发挥集体的优势,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提高教学效果与课堂效率。

3.在具体的知识运用、操作实验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知识来源于实践。具体的知识运用和操作实验都属于实践的范畴。并且,实践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最终标准。在此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学生通过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不仅能够开阔思路,提高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还能培养集体意识、协作意识以及互帮互助意识,享受团队成功的喜悦和乐趣。而且,对教学效率的提高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监控

小组合作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应当处于“无所事事”的被动地位。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同样离不开教师的有效监控。那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际过程中,教师要实施有效的监控,则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其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积极良好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保持足够的热情和劲头,有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倘若教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有助于教师实施监控,对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也能起到相当大的促进作用。而学生独立思考又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所以,有必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以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实现。第二,提出明确的要求,保证足够多的合作时间。明确要求的提出能够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任务和责任,避免合作学习的盲目性,有助于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合作时间则包括成员的自学时间、形成观点时间、陈述见解时间、讨论时间、结论统一的时间等,这些时间都是有效合作学习的保证。第三,适时指导,及时矫正错误与问题。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科学指导也是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而且,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际过程中,随时都可能出现一些错误与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会严重阻碍合作学习的进度。因此,教师也必须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适时指导,及时矫正错误与问题,以保证有效监控的实施。

[1] 叶廷. 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12(13)

[2] 葛秋芬,黄丽,李今朝,谭桂娟,于光. 合作学习研究的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 2011(04)

猜你喜欢

组员独立思考分组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当组长真不容易
回忆流金岁月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小组落幕
谈独立思考
分组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