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
2015-02-27向红阳
向红阳
(黄淮学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浅析我国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
向红阳
(黄淮学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面对我国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方面存在的一些这样和那样的问题,需要国家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让新闻媒体敢于说真话,讲事实,维护人民大众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客观公正,同时也需要新闻媒体正确认清自身肩负的职责和社会责任,扬长避短、加强自律,切实履行本质职能,用事实说话。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媒体审判
一、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存在的不足
(一)过度的商业利益性竞争,导致新闻媒体不断疏远社会焦点,对社会热点焦点事件把握不够
媒体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进行运营,但是应该在坚守自身的角色正确定位的基础上沿着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流方向进行合理竞争,而不失去本质特征和意义。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对于一些负面事件喜欢捕风捉影,其目的也是博得受众的眼球,满足大众的情感需要和市场化需要。新闻在形成舆论的手段上,是第一种力量。新闻媒体应当积极把握社会热点,努力发挥好自身的作用,真正地成为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舆论监督方式的不合理性导致新闻报道法律事件层出不穷
如今一些记者在进行资料收集时,缺乏必要的法律意识,采用不合理的手段获得信息,在舆论报道的写作中主观臆断,报道失实,殊不知自己的做法已经触犯到法律,一不小心就会引起新闻官司,导致不必要的麻烦。新闻记者进行舆论监督要以法律为准绳,充分考虑到监督报道方式的是否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深入事实、深入采访,力求新闻报道的客观和公正,不偏不倚,坚守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思想法律修养。
(三)媒体审判、媒体批评现象过重,缺乏正确的舆论监督方式
一些新闻媒体对于一些社会有失公正的事件掺杂个人情感,违背新闻客观公正的报道原则。在药家鑫案中,一些新闻媒体在没有真正核实事件发展过程的情况下就盲目转载其他媒体的新闻消息,以至于把药家鑫推上风口浪尖,严重妨碍了司法机关在进行案件判决时所保持的司法独立性和公正性,导致法院在对药家鑫案进行判决时也不得不考虑新闻媒体的舆论作用。新闻媒体需要从根本上正确认识自身的报道角色和监督职能,客观地记录事实,平衡地报道观点,力求公平公正。
二、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
(一)随着社会政治的民主化和经济的市场化,促使越来越多的媒体敢于对敏感性事件讲事实,说真话
以《焦点访谈》为代表的舆论监督类电视节目、以人民日报、南方周末等为代表的新闻媒体,对于一些社会复杂性、利益性等不透明事件,敢于站在报道的前列,以公众真正关注的利益诉求为出发点进行深度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新闻媒体的报道自信和社会责任感。
(二)增加了新闻媒体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焦点访谈》曾得到我国李鹏、朱镕基、温家宝三位总理的题词和赠言。朱镕基总理对《焦点访谈》节目赠言“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这也就说明了新闻媒体只要愿意在舆论监督方面下功夫,为舆论监督报道贡献力量,对于提升新闻媒体的权威性都有着重要作用。
(三)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范围和监督渠道的扩大,无疑在推动着司法建设、政府作为、民事解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公民享有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是一种无形的保障。由于社会文明的进步,社会民主化的深入,人们对政府作为,社会焦点、热点事件的关心程度也在逐步增加,与此同时新闻媒体就要摆正立场和心态,不引导舆论导向,坚持用事实说话,满足人们的信息需要。新闻舆论监督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如何提高新闻媒体在社会生活中的舆论监督作用
(一)良好的政治经济环境是新闻媒体加强舆论报道的重要推动力,需要国家不断完善政治经济体制,为舆论监督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政治民主化、透明化等众多因素给新闻从业人员在新闻报道时提供了可行的契机,使得越来越多的民众不再碍于某些权力和势力的威胁而敢于站出来讲出新闻事实,新闻记者也有了全面了解新闻事实的机会。新闻生产在其本质上也是一种精神文化生产,需要有良好的经济基础来支撑新闻事业的发展,同时也需要用充足的资金来更新设备,拓宽获取消息的手段,而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就为新闻再生产提供了可靠的资金来源。同时国家也应从法律层面不断完善我国新闻法律,完善我国新闻监督机制,为新闻从业人员提供制度保障,推出我国特色的新闻法规,让新闻记者有勇气,有胆量地去进行新闻舆论监督报道。
(二)进行细致的准确性定位,加强舆论监督的力度,提升报道的深度,以“内容为王”作为舆论监督报道的主阵地
现在一些新闻媒体由于受各种利益关系的影响,对于媒体没有准确的定位,逐渐失去了新闻报道的本质特征,一些新闻报道只有吸引人的标题,却没有任何实质性内容。新闻媒体作为一种软权力,在进行新闻舆论报道的同时对于社会问题报道的取舍,应当以最广大受众关注的事件为主要选择报道的对象,在针砭时弊、一字一句发人深省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正能量的建设。
(三)新闻记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精神是提高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作用的内在要求
舆论报道的主体是人民大众,新闻事件来源于事实,来源于生活,新闻监督报道对事件进行调查研究,反映的应当是社会客观存在的真实情况,这就需要新闻记者要有求真务实的精神、较高的理性思辨色彩。现实生活中一些记者因为不实报道而导致新闻官司的案例屡见不鲜,在新闻报道中进行“媒治”,渲染不实报道。这也就要求新闻从业人员应当从新闻事实的本质出发,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净化社会不良风气,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监督环境。
综上所述,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方面不乏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其主流方向仍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民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逐步提高,我国的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也会日益成熟和完善。
[1] 杨嘉嵋.我国舆论监督类电视深度报道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
[2] 童兵.新闻舆论监督的五个关键词[J].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7(09).
[3] 陈力丹.论我国舆论监督的性质和存在的问题[J].郑州大学报,2003(04).
[4] 杜瑞珍.关于舆论监督的理论思考[J].南都学坛,2001(5).
G206.2
A
1674-8883(2015)21-0203-01
向红阳(1993—),男,河南信阳人,黄淮学院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