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媒改革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教育的走向研究

2015-02-27李京举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广播电视人才改革

李京举

(河南大学,河南 开封 475001)

传媒改革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教育的走向研究

李京举

(河南大学,河南 开封 475001)

随着传媒事业的不断发展与壮大,培养出更多的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人才,给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需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转变思想观念,调整好专业的结构,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本文通过对传媒改革背景下当前广播电视新闻教育面临的问题,传媒改革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教育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简单的论述。

传媒改革;广播电视新闻;教育实验

广播电视新闻教育工作是为了培养更多的专业性人才和公民的新闻素质等。广播电视新闻教育要与社会、新闻界进行有效的连接活动,增加他们之间的沟通。新闻教学要结合社会的实际进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新闻事件的认知、理解能力,提升新闻界在社会中的公信力度。从教学的方式、理念、途径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改革,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

一、传媒改革背景下当前广播电视新闻教育面临的问题

(1)人才问题。社会人才的多样性发展与学校的单一人才培养模式不符,现在电视节目在制作、运作、播出等都与传统的电视节目有很大的不同,由传统的电视台模式转变向制作公司与电视台的合作关系,未来的发展方向将以制作公司为主体,大大地提升节目制作的专业化模式。这些都说明人才市场的发展方向是将策划、宣传、制作、管理等结合一身的综合性人才,企业需要有经验的、技术娴熟的、有市场经营意识的复合型人才。而现在的广播电视新闻教育多数采用的还是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单一化,只有很少的学校开设了综合性课程,还是作为选修与研究生课开设的。教学方法陈旧,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与观摩课程较少,师资力量薄弱。

(2)观念问题。新闻教育在观念中存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能很好地结合的问题,实践教学的薄弱导致了学生在技术与手段上掌握的不足,使得在实习结束以后,不能参加有实质性的工作,理论与实践不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新闻教育者认为理论比实践工作更重要;资金、设备、技术等方面的影响;师资力量不足,有实践经验的老师数量非常少,不能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手段。

(3)学科与专业重建的问题。通过社会的实际情况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当前广播电视新闻教育专业与专业之间缺乏联系性,使得学生在毕业以后缺少就业的专业优势。同时,学校设置的专业点有重复的现象,没有自身的特色。在教学走向市场化的今天,新闻学校要构筑新闻传播学科的专业壁垒,对学生选择专业有重要的意义

二、传媒改革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教育的发展方向

(1)强化实验教学环节,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自身素质,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等。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是一个特殊的专业,要求学生扩展知识的空间,综合性的提升自身能力,将自身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广泛地应用基本技能与综合。将技术作为专业发展的起点,将新闻作为专业发展的落脚点,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多培养学生的画面思维能力,对事实真相求真的思想,让学生多进行动手策划、制作等。例如,让学生自己制作新生入学的军事训练专题片,从之中的整体、策划、脚本、编写、拍摄、后期的剪辑、合成等都由学生自己完成。在学校进行评比,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综合能力。

(2)跟踪传媒产业动向,实时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现在的广播电视新闻教学还处于发展、完善、充实的时期,要不断吸收丰富的知识营养供应自己的理论系统。广播新闻教学随着信息话、科技化的发展步伐,也在不断地进行着转变,有广电集团化发展、电视台网分离、频道的细致划分、创新体制、制片与播出分离、企业化管理模式等,将理念也随之转化过来。同时,在现在的媒体中,表现最多的是设计与策划部门,媒体行业离不开头脑的创新。一个完善的创新思想,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确定办学定位,调整培养目标。广播电视学校要与时俱进,转变传统办学的思想,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方案,开阔教学的思路。在确立的教学培养方案中,要体现出大新闻、大传播、大媒体的概念。在教学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与动手的能力,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包括在电视新闻业务与声画创作方面的技能。就当前的教学情况看,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很丰富,但是实践应用得很少。在传媒人才市场中,企业更多的是优先招聘具有实践经验的、组织能力强的、策划水平高的传媒人才。要求既要有很高的学历,渊博的知识,又要有很强的工作能力。所以,在培养人才的时候,学校要处理好实践与理论的关系,转变传统教学的理念,运用科学的方法与技术发展和带动广播电视新闻教学。

(4)调整和改革学生成绩评定方法。广播电视专业的实践性非常的强,针对教学课堂进行改革的同时,还有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有效的改变评定的方式。多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多给予评定,将学生学习的过程进行量化处理。有效地将形成式的评价机制与终结性的评价机制进行合理的结合,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让学习发展变化的过程成为评价机制的组成部分。要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活动,合理地评价学生在日常中的学习情况,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改变传统的只重视期中、期末成绩的做法,提升实践成绩的地位。增强对实践性教学的力度,奖励学生的创作作品,鼓励更多的学生进行高效的创作活动。

三、结束语

现在社会中,人们对新闻信息的获取量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新闻教学的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要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改革的基础,以培养更多的新闻人才为改革的最终目的。基于传媒改革的背景之下,广播电视新闻教育要不断推陈出新,将高校的教学模式与社会发展需求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优化教学。

[1] 刘永宁.传媒改革背景下我国广播电视新闻教育的走向[J].江西社会科学,2003(9):234-236.

[2] 欧黔.传媒改革背景下地方高校广播电视新闻教育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32):308-309.

[3] 陈红梅.论传媒体制改革对新闻人才培养的影响[J].南昌高专学报,2007(4):35-36.

G642

A

1674-8883(2015)21-0160-01

李京举(1900—),女,河南郑州人,研究生,研究方向:广播电视。

猜你喜欢

广播电视人才改革
人才云
改革之路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改革备忘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