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新媒体人才培养

2015-02-27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新闻学传播学人才

于 瑶

(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

浅谈高校新媒体人才培养

于 瑶

(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引发了新媒体专业建构和人才培养被提上日程。本论文旨在探讨新媒体人才培养的理念,提出了新媒体专业应该以传播学和新闻学文为主体,同时针对新媒体业界发展的人才需求规划人才的培养方向。

新媒体;专业设置;人才培养

一、新媒体的发展意义、特点以及发展现状

(1)新媒体的发展意义。科技在以迅猛的速度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媒体形式和传播环境都在迅速变化,新媒体的呈现方式更是层出不穷。然而,新媒体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有赖于人们观念意识的转变,特别是信息传播的研究路径,以及新媒体人才培养的使命,这对于培养新媒体人才,促进新媒体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研究新媒体人才培养策略,有助于培养新的媒介人才。

(2)新媒体特点。“新媒体”作为现代一个使用率极高的新名词,但是现代人在对他的定义分析上却出现了分歧,从而出现了多种不同的理解。因此,在分析新媒体的特点的基础上,从语义和形式逻辑两个方面来面对一个重要问题,保证人们可以正确使用它,避免风险的传播。在分析高校新媒体人才培养之前,首先对以互联网为中心的新媒体出现之后新闻如今的传播平台都有哪些。现如今,新闻平台大体分为以下三项:第一,是我们最为传统的媒体自办网站,将线下的新闻内容放到网络上,大多数只是简单地照搬,目的旨在方便公众查阅相关内容,作为一个信息的数据库。第二,是相关的门户网站,由于互联网拥有海量的信息,那么公众对这种平移的方式,很难吸引受众,效果反而不如原本的传统方式,因而出现了这种新媒体的形式。第三,是微博、微信、移动新闻客户端等,就收入来看,电视新闻由于时间固定,会有很多固定的观众,这样一来很容易使相关广告达到较好的效果。作为电视新闻,通过固定栏目,固定的时间很容易培养用户黏性,广告的到达率较高。手机上网用户的出现,通过时间的碎片逐渐形成获取信息的习惯。因此,只考虑点击到达率并不能反映真实情况。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到互联网上唯一的依托其发布的广告后的内容使没有强制性的阅读成为可能。

(3)新媒体研究现状。通过对以上三种主要新闻平台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虽然速度、便捷程度还有社交因素会影响观众的选择,但最重要的一点是还是内容。社交平台增强了互动性,用户可以表达真实感受,同时也为新闻增添了真实可信的内容。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如技术性的因素。门户网站网页页面的分类排版,表达内容的方式方法以及单条新闻可容纳的字数,新闻更新的及时性都会对传播效果有所影响。对平台有所了解之后,就要来谈谈高校应如何培养新媒体人才。

二、新媒体人才需求走势分析

就目前来讲,通过我们国家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7月底,我们国家网民人数达到了2.23亿,互联网的渗透率也达到了13%,根据GDP增长率持平的印度相比,我们国家互联网普及率明显较高。我们国家互联网在1996年1月份才建成了中国公用互联网全国骨干网。互联网已成为城市生活的必备媒体和工具。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几种新媒体形态,譬如手机媒体、数字电视、利用互联网传输的IPTV、移动电视等。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在应用方面越来越成熟,而且已然呈现出产业化的态势,发展前景一片光明。我们国家在全速向中国数字化和信息普遍化发展,大大激发了市场对新媒体人才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大高校和新媒体传播教育方面的发展。这对于高校来说既是机遇更是一场挑战,高校网络和新媒体传播教育的兴起与发展对我们国家的网络新媒体专业与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国高校的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一般都设在新闻传播学院(系),这是因为网络和新媒体传播的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始于网络新闻媒体的诞生和实践。

三、高校新媒体人才培养的策略建议

就目前来讲,很多高校的新闻系都是同时包含新闻学和传播学。而且在传播学越来越受到追捧的过程中,新闻学反而热度大减。有选择性的培养新闻人才,才可以长久存续下去。本科学生中,与研究生的培养显然不同,重在实用性方面新闻学这个专业不可放弃,并且要立足于文科,这是由多年积淀形成的基础,也是人才培养的定律。

在培养高校新媒体人才时,新媒体平台的技术因素不可忽略,这其中存在一个非常重要的难题就是怎样才能够使得文科领域的师生来了解理工科,经济领域和艺术方面的知识并且熟练掌握并驾轻就熟的运用到平常的学习工作中。较难的方面有编程、网页设计以及传媒经济等课程。因为新媒体涉及很多这些方面的内容。而作为文科生来说,这一薄弱群体会减弱竞争力,从而处于劣势地位。由此,清晰的自我评价和定位以及发展方向都会显得非常重要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高以便日后工作中的需要。

当然,我们并不建议把专业中学科进一步划分,因为太过狭窄的培养方式会阻碍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毕竟此专业需要广泛的信息需求量。那么比较合适的本科教育模式应该是在第一和第二学年对学生进行传播学和新闻学的基础课程,这其中应包括其他一些通识课。在进行传播时,分清受众人群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根据手中不同调整相应节目的内容来满足不同领域受众的好恶。因此,专业的从业者应着重考虑到这一点并清晰地认识自己工作中所面对的受众并进行深入了解。只有透彻了解这些信息,从业者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第三学年,除了有针对性地选择上课内容外还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来进行分析,擅长图片及视频制作的学生就应该加强这些学生对专业设备和软件的熟悉和运用。对于擅长写作的学生,就要加强对于其编写方面的能力和技巧。

四、结束语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时代,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推动新媒体日益完善是不可逆转的。这就要求高校紧密结合人才市场的变化和需求,及时调整学科的结构,丰富教育教学模式,为推动我们国家新闻传播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 谭天,刘方远.试论新媒体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J].教育创新,2013.

[2] 新闻学与传播学“十二五”战略发展方向及目标[J].国际新闻界,2011.

G642

A

1674-8883(2015)21-0151-01

猜你喜欢

新闻学传播学人才
人才云
计算传播学:国际研究现状与国内教育展望
旅游类本科院校关于《新闻学概论》的教学改革与特色建设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传播学视野下刘乐筝乐艺术的文化特征思考
传播学视域下《格萨尔》史诗的传播与保护
社会进程中的新闻学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