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突出电视消息中的兴奋点

2015-02-27李中书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兴奋点导语消息

李中书

(沈阳广播电视台,辽宁 沈阳 110003)

如何突出电视消息中的兴奋点

李中书

(沈阳广播电视台,辽宁 沈阳 110003)

电视消息兴奋点指的是能够将观众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实现令人激动、兴奋以及深思的内容。新闻消息的兴奋点应当是新闻信息的高度集中点,同时也是情节发展的高潮所在。能够突出新闻消息中的兴奋点,直接关系到电视消息的传统效果。鉴于此,笔者总结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几点突出电视消息兴奋点的具体措施,仅供参考与借鉴。

电视消息;兴奋点;措施

电视消息中的兴奋点不但是记者进行新闻报道的侧重点,同时也是与观众进行感情交流的碰撞点。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提出,态度主要是由行为、认知以及情感这三个层面共同构成,而在这当中,情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支配作用。站在电视层面而言,受众群体对电视新闻的态度通常都是由“兴奋点”所决定,其能够吸引受众群体去关注电视信息,对受众群体的情感因素产生激励、刺激作用,以此来留下较为深刻的影响。而缺少兴奋点的电视消息则无法吸引受众群体的注意力,自然也就难以获得理想的传播效果。因此,如何突出新闻消息的兴奋点就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精编导语推出兴奋点

万事开头难,是否能够编辑出良好的导语,直接关系到新闻消息的吸引力,倘若编辑能够在导语部分就设计出一个具有高度吸引力的兴奋点,就能够将观众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例如,上海卫视在2006年3月播出的《生宝宝,动动嘴就行》信息的导语采用下面的相识:谁说生宝宝都是从母亲的肚子里生出来的?近日,上海海洋水族馆当中的珍贵鱼类,紫红火口就从嘴巴中生出了近百条鱼宝宝。[1]而上述新闻导语正是采用一个常理提问来进行开头,然后采用紫红火口用嘴进行分娩这个新奇的新闻信息充分掌控信息的兴奋点,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二、鲜明对比酿造兴奋点

将互相对比的事物进行有效的联系与整合,使得两个事物本身的特征与矛盾都能够充分展现出来,就能够形成对比的效果。通过对比,能够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对新闻信息来说,通过对比方法的应用,能够让两个存在矛盾的新闻事件互相都拥有参照物,在对比下,其就能够酿造出兴奋点,从而有效提升电视信息的说服力与表现力。而观众在这种对比酿造的兴奋点中,能够进一步了解当中彰显的内涵,自然而然的被电视信息所吸引,并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三、突发事件聚集兴奋点

所谓突发新闻,指的是无法进行预料,却突然发生,并且时间较为紧迫的新闻事件。突发事件本身就具有极强的突发性与吸引力,本身就拥有良好的兴奋点,而如何将兴奋点放大就成为编辑需要解决的问题。

例如,2014年4月4日8时45分,浙江省宁波奉化市锦屏街道居敬小区29幢居民住宅楼西侧房子发生坍塌。奉化塌楼事件发生于4月4日上午9时,当天的新闻事件就多次针对该事件进行报道,并且分别对人员救助、政府补助等信息做实时播报,从而牢牢把握住电视信息发布主动权,从各个层面彰显出该新闻事件中的兴奋点。新闻信息中不仅包含对事件的客观报道,同时也包含着情感温度,充分吸引了广大受众群体持续关注该事件的注意力,并且产生了良好的正能量宣传效果。[2]

四、前后布阵引爆兴奋点

心理学中的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主要指的是故事的起因与结局往往都能够让人产生更为深刻的印象。对新闻信息来说,自然也不例外,通过在新闻信息的前后分布布置兴奋点,以此来充分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使得他们能够更为关注整个新闻事件的过程。首尾呼应就好像从原点出发,绕了一圈后又回到原点。这样的结尾可以强调编辑想要强调的重要信息。使用首尾呼应式结尾,使受众群体感受到余音绕梁的韵味。

五、平民视角产生兴奋点

要想获得更多的受众群体,平民化是电视信息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通过平民视角来进行电视信息的传播,才能够引起更多人民群众的共鸣。一方面,电视信息设计应当树立牢固的民生理念与意识,将群众的关注点与需求作为主要的内容,特别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广大电视新闻工作人员必须要深入到群众生活当中,去体会实际生活,感受群众的心理诉求,注重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事件,站在平民的视角上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同时在这个进程中为百姓解读好国家新出台的各项政策法规,将生活事件与政策动态进行有机的结合;另一方面,必须要摒弃之前以传者作为核心的陈旧理念,主动指引群众参与到电视信息的传播进程中,将话语权交给广大群众,从真正意义上去展现平民的情怀、视野以及态度,切实解决普通百姓在生活当中面临的困难,通过平民视角产生兴奋点,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共鸣,实现电视信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目标。

六、风趣幽默形成兴奋点

风趣幽默能够增强新闻信息的吸引力,消除与受众之间的距离感,进一步提升新闻信息的亲和力,提高趣味性,形成良好的兴奋点。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任何事物本身都拥有一个“度”,电视信息的风趣幽默自然也不例外,它也遵循着“过犹不及”的道理,电视信息应该慎重而恰当地把握好风趣幽默的“度”。在电视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只有正确把握风趣幽默的方向,了解幽默的禁忌,在幽默之前预想好所有的可能性,才能灵活自如地创造出众多优秀的幽默信息。

例如,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阿六头说新闻”,其曾经报道了杭州市政府开放防空洞给市民乘凉的新闻,导语是这样的:以前,买肉买菜都紧张的时候,天不亮就要去排队了。这两天,我们隔壁的老张夫妻也老早起床了,还说要去排队。问他啥事情这么着急,他说到防空洞去乘风凉,去迟一点好位子轮不着了。通过杭州方言来进行导语叙事,本身就具有极强的幽默感,让广大受众群体感觉犹如邻居家小男孩在向你讲述家常小事,本身具有极强的亲和力,自然能够吸引更多受众的注意力。[3]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电视信息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这就需要电视信息高度重视兴奋点的挖掘,通过巧妙捕捉、科学安排以及灵活应用兴奋点,才能够进一步提升电视信息的传播效果,充分吸引受众的眼球。

[1] 苍粟.中日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传播模式差异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2] 杨臻.电视新闻短消息的特征及其影像表达[J].声屏世界,2013(02):23-24.

[3] 邱昊.消息类电视新闻报道的陌生化叙事策略[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04):42-43.

G229.24

A

1674-8883(2015)21-0101-01

猜你喜欢

兴奋点导语消息
导语
黄韬 滨水新城齐集三大“兴奋点”,绝版人居成就溢价黄金期
阳光
一张图看5G消息
本期专栏导语
导语
用新闻为经济“兴奋点”精准素描
能戳到消费者兴奋点的就是好品牌
消息
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