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机械复制时代下《红楼梦》的影视传播
——以1987年版和2010年版为例

2015-02-27王静妍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本雅明原著红楼梦

王静妍

(成都体育学院 新闻系,四川 成都 610041)

浅析机械复制时代下《红楼梦》的影视传播
——以1987年版和2010年版为例

王静妍

(成都体育学院 新闻系,四川 成都 610041)

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红楼梦》在中国国内享有无可撼动的文学地位,并由于其书中内容覆盖范围的广泛,更有中国红学会等众多学术团体专门对其进行研究,而以影视作品对《红楼梦》进行艺术表现在国内更是屡见不鲜。瓦尔特·本雅明在1935年发表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认为由于照相摄影技术的发明,艺术的复制进入了新的时代,在这一时代中艺术作品在复制过程中其“原真性”和“灵韵”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笔者拟用瓦尔特·本雅明的观点和其他相关理论来分析在当代中国社会中影响力和传播面最大的两部《红楼梦》影视作品,分析二者的表现形式的传播意图。

《红楼梦》;艺术复制;机械复制时代;影视传播

对《红楼梦》的影视创作可以说贯穿了整个中国影视发展的历史,1924年,梅兰芳节选《红楼梦》中的一个故事拍摄了电影《黛玉葬花》,到如今,仅算登上银幕的作品就有10余部,其余改编为戏剧或是对某一场景的表现更是数不胜数。每一部《红楼梦》影视作品的出现都会成为当时社会关注的焦点,但由于《红楼梦》内容本身的无限延展性和思想的多层性,每一次对《红楼梦》的影视创作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战,而且《红楼梦》的影视创作从开始到现在贯穿80余年,在传播的意图和形式的表现上都经历巨大的改变。其中1987年版的《红楼梦》和2010年版的《红楼梦》是当代人们印象最为深刻的两部《红楼梦》影视作品,对二者的分析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对文学作品进行影视创作的一些规律和启发。

一、大趋势下诞生的87版《红楼梦》

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影坛掀起了一股对古典四大名著进行影视创作的热潮,《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先后被搬上荧幕,顺应了当时社会在物质条件比较良好的情况下,人们对精神文明的渴望与追求,据中央电视台统计,在1987年《红楼梦》上映后,收视率高达65%~75%,可见《红楼梦》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在艺术表现中,创作人员有意回避对原著“原真性”的追求,不要求一房一瓦,一花一草都与原著中描写的相同,主动降低自己的姿态,对书中的经典故事重要场景用一集来表现。当年选择的演员大多没有名气和表演经验,让观众的注意力不会太多集中在演员本身,突出了原著在人们心中的膜拜价值,让受众能更好地接受和认可这样的艺术表现。

据编剧王扶林介绍,当时剧本在创作中所把持的传播意图就是忠于原著,展现《红楼梦》作为古典文学名著的艺术感,所以在表现中,87版《红楼梦》加入许多“蒙太奇”等艺术表现手法,在林黛玉吟诵《葬花吟》这一关键剧情中,“蒙太奇”的运用也达到了极致,所以说87版《红楼梦》在传播中的意图就是为了满足当时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让人们通过影视这一形式来感受《红楼梦》这部著作,而不是感受自己本身这部影片。

可见,87版《红楼梦》这样的传播削弱了本雅明认为的机械复制对艺术本身“灵韵”的伤害,在艺术复制上较之其他版本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如果放在现在文化工业的洪流中,这样牺牲自我表现他人的方式不一定能立足和得到认可。现代文化工业的技术从一开始就是扩散的技术,机械复制的技术,所以总是外在于它的对象,这也决定了所诞生的文化商品是以其实现的价值为主,而不是其自身内容的特殊性和艺术性为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了2010年版的《红楼梦》。

二、“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10版《红楼梦》

当《红楼梦》将会再一次被搬上荧幕的消息传出的那一刻起,由李少红指导的新版红楼梦就一直是舆论讨论的焦点,而这个版本创作方在宣传上也可谓是煞费苦心,从演员的海选到导演之争,每一个环节可以说都体现出当代影视作品宣传中不可或缺的娱乐和高调。

这一次的艺术复制和上一版大有不同,由于演员是通过一次次海选比赛选出的,在名气和社会影响力上都是上一帮无法比拟的,这样通过层层选拔上位的演员自然十分看重这次机会,在表演上颇为“出格”,以至于某些时候当我们看到晴雯和王熙凤出现时,感觉就是在看桀骜不驯和泼辣这两个符号。

其实每个艺术复制品都会有自身的不足,艺术品的即时即地性决定了我们无法完全把握作者当时的心境与意图,所以10版《红楼梦》的创作人员干脆舍弃了烘托《红楼梦》原著膜拜价值的意图,而更像是根据《红楼梦》进行的一次独立的艺术创作。10版《红楼梦》虽然在创作上和原著有一定的不一致,对原著产生了反作用,但在现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对于“急功近利”的观众来说《红楼梦》的播出也是一次让他们回归原著的很好的机会。

三、结语

《红楼梦》作为一部文学巨制,其包含的内容与思想可能是任何一部影视作品都无法完全体现的,我们能做的最好的艺术复制在笔者看来是一种“让位于”原著的艺术表现,放低自身姿态,以烘托原著为主要目的,这也是为什么20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拍摄的四大名著的重播率要远远高于最新拍摄的四大名著。文化工业时代中要求文化商品要具备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无论是在文化经济还是在金融经济里都要有一定的作为,但这样的追求会对原著本身的“灵韵”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对古典名著的艺术再创作本身也和拍摄流行文学有本质区别,古典名著需要的是一种严肃与回归,而流行文学更多的是需要释放与表达。在今后的文化商品中,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关于《红楼梦》的影视作品,从中看到的也应是原著的本身而不是创作人员自己的思想表达。

[1] 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重庆出版社,1935.

[2] 阿多诺.文化工业再思考[M].高丙中,译. 1975.

[3] 李根亮.《红楼梦》的影视传播与现代接受[J].天津: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6.

J905

A

1674-8883(2015)21-0062-01

王静妍(1992—),女,辽宁大连人,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2014级(新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与新媒体传播。

猜你喜欢

本雅明原著红楼梦
本雅明《德意志悲苦剧的起源》学术研讨会召开
众生喧哗中的记忆星光——本雅明记忆理论及其视域下的《红高粱》
漂流瓶
课后泛读的有益尝试——原著阅读
本雅明神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拔牙
从本雅明提出的aura(气韵)媒介观看对象与主体关系的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