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2015-02-27李菁瀚
李 颖 李菁瀚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86)
浅谈高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李 颖 李菁瀚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86)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建设一支既有深厚理论知识,又有很强动手能力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有针对性的提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和措施。
高职教育 "双师型" 师资队伍建设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大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力度。依托相关高等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完善相关人事制度,聘任(聘用)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提高持有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比例。”笔者所在的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不断创新师资队伍建设的模式和途径,以校企深度融合为抓手,创新了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机制,提出了以真实项目驱动、以具体任务为载体的“双师型”师资培养新模式,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双师”素质教师在教学工作、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技术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转变观念,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转变观念是培养“双师型”教师取得成效的保证。高职院校大多数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学科教育的烙印较深,对参加专业技能培训不感兴趣。为此,我们学校借鉴国内外高职院校的成功做法,转变观念,在教师中宣传“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落到实处作好思想上的准备。
二、健全培养制度,使“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规范化
面对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我们学院还根据自身实际,研究制定适合本校情况的、系统的规章制度,通过出台11项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建设管理制度,实施了高校教师资格评审与工程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的“双职称制”,进一步健全了企校专任教师与技术人员的“互兼互聘、双向服务”双聘用制,提升了兼职教师职教理念、教学设计能力和归属感,形成了有利于打造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的“双配制”。建立了由企业专家组成的兼职教师资源库523人。制度的规范化,使“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
三、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
除有计划的引进双师型骨干教师外,学院主要通过教师下企业全脱产、“双配制”顶岗挂职锻炼、短期培训和与企业合作开展横向课题研究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加大双师型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
1.学院与中铁三局建立了校内教师岗位、现场施工岗位“互兼互聘、双向服务”的“双配制”管理模式。施工淡季安排现场在岗技术人员承担授课任务,施工高峰期派出专业教师支援企业生产。学院根据合作企业的施工项目从投标、工程复测、工程施工、成本管理到竣工通车,为项目的副经理、副队长、技术员、安全员、质检员、造价员、试验员等技术岗位1:1等额配置专任教师挂职,现场技术员与教师共同履行岗位职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行了科技攻关“双配制”、专业带头人“双配制”、课程负责人“双配制”、教材负责人“双配制”、教学任务“双配制”、顶岗实习指导“双配制”等,形成了依托生产任务、教学任务培养队伍的“互兼互聘、双向服务”的新机制。
2.选派专业教师到相关高校进修、学习,出国访问,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建立了校内、国内、国外三级培训体系,打造企校双业务骨干、双带头人,开展国内培训486人次、国外培训106人次,挂职锻炼268人次,培养了30名专业带头人(其中来自企业15名)。这些教师不仅将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创造性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而且引发了其他专业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变革。
3.依托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培育双师素质。学院检测中心利用中铁三局检测资质,建成了生产型实训基地。教师将检测项目真实任务纳入教学,企业技术人员与教师一起指导学生完成检测任务。企业技术人员将其丰富的施工一线技术和管理经验、“四新技术”(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及企业文化融入课堂,对教师双师素质培养与学生培养质量的提升,都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
4.参与企业项目开发、产学研结合,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学院出台激励政策鼓励带头人主持(参与)企业横向科研课题研究,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近3年,我院与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和技术开发应用课题研究15项,其中,“深厚淤泥质土地基条件下桥梁支架现浇施工方案研究”课题,分别获得中国中铁科学技术一等奖,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明专利1项,省级工法1项。2012年立项的“国家水利景区建造跨深水库区大跨多孔连续梁综合施工技术研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
四、完善“双师型”教师评价机制与激励机制
评价机制可以判定“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整体状况和教学工作的质量,也是检验“双师型”素质培养是否成功的重要手段,并能通过评价结果及时了解培养方式是否有效,为完善“双师型”素质培养体系提供参考,从而积极推动教师队伍建设。目前高职院校考核评价仍按照传统,沿用普通高校的评价标准,侧重于工作量、论文、科研项目等教学科研指标以及督导听课反馈、听课说课等授课技能评价,缺少“双师型”评价指标。“双师型”素质的评价指标可以采用定量和定性两种。定量指标用于评价教师对“双师型”培训的积极性,考查获得行业证书数量、参加“双师型”培训的次数、参与企业实践的时间、参与或完成技术开发项目的数量等。定性指标可用于评价教师“双师型”培训效果,如所获行业证书的等级或行业内权威性、企业实践效果、所参与技术项目的实际应用效果等。
同时,高职院校应将“双师型”评价机制与激励机制相结合。学校内部的制度与政策应向“双师型”教师倾斜,将“双师型”评价考核结果与职称普升、推优评先、工资待遇、岗位聘任、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的选拔等挂钩,对于“双师型”教师优先考虑。设立“双师型”教师专项津贴,提高教师在职或脱产参加培训、实践学习期间的各项待遇,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实践锻炼、管理操作、外出进修等,并对考核成绩优秀的教师应给予相应的奖励。
五、拓宽“双师型”师资引进渠道
要加大对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力度,把具有2年以上实践经验的、具有工程硕士的企业技术人员,作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一个重要来源,优化专职教师队伍结构。同时,要重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把其作为高职师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兼职教师师资库。有计划地聘请与本校专业相关企业的、具有相关专业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能够熟练解决生产技术问题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从行业企业中大量聘请技术能手担任兼职教师,专兼职教师比例为1:1.42,进一步改善师资队伍的双师结构。
[1]吴全全.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贺金凤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1,(5).
[3]张巾帼.项目驱动“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教育,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