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音美"原则对汉诗英译的指导意义
——以许渊冲英译《长恨歌》为例
2015-02-27乔芳
乔芳
(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 陕西西安 710128)
浅析"音美"原则对汉诗英译的指导意义
——以许渊冲英译《长恨歌》为例
乔芳
(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 陕西西安 710128)
中国古典诗词是我国国学的精粹。翻译中国古典诗歌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许渊冲先生提出的"三美"翻译标准对中国古典诗歌英译实践和译文艺术欣赏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本文以许渊冲英译《长恨歌》为例,探讨"音美"在英译的巧妙运用,从中分析"音美"的翻译标准在翻译实践和品鉴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长恨歌》 "音美"汉诗英译
引言
中国向来有“诗国”之称,是贯穿中华文化的核心文化元素。在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东西方文化交流越来越重要。汉语格律诗结构齐整、韵律优美、意蕴深远、字少意多、含蓄委婉,这些特色也对汉诗英译造成许多困难。许渊冲先生提出的“三美”原则对中国汉诗翻译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汉诗英译中实现“意美”的前提下能实现“音美”实属非易。
(一)“音美”原则
许渊冲教授认为,绘画应有悦目的形美,音乐应有悦耳的音美,文学应有感人的意美。而文学翻译尤其中国古典诗歌翻译是一门综合的艺术,要尽量传译原诗的意美、音美和形美。“音美”在“三美”原则中于第二位,次于“意美”。音美和形美是必要条件,而意美是充分条件。“音美”主要针对于押韵,叠字、韵律、节奏等问题。汉诗音美指诗歌的节奏与韵式。汉诗有头韵或尾韵,尾韵常是一韵到底。许版的《长恨歌》对“音美”的传译是翻译诗歌韵律中的佳作。
(二)“音美”再现
《长恨歌》是古体诗,虽不讲究对仗平仄,但韵律变化更多样。在英译中很难保留汉诗音美的特点,这也是汉诗英译的不可译或难译之处。但许先生在充分利用英语语言自身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七言诗英译时可以考虑用亚历山大体,即每行十二个音节的抑扬格诗句;五言诗可以考虑用英雄体,即每行十个音节的抑扬格诗句。
《长恨歌》共120行,许先生的译本正好与原诗一样共120行,每行以12个音节体现原诗每行7个汉字。一般而言,英译本的行数一般比原文多,而许译能在体现“意美”“音美”的前提下,能保持原始的长短,实属难得。对比杨宪益夫妇的译文208行,且每行音节数不一,许译文在形美的优势尤为明显。
许先生充分利用英诗中头韵、尾韵、眼韵等特点,在译文中做到了双行押韵和隔行交互押韵,恰如其分地将《长恨歌》翻译得富有音乐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律感十足,很好地体现了汉语古诗特点。整篇诗歌译作共120句,在前48句和后73-120句采用双行押韵格式,即每两行诗一换韵,押韵方式为“AABBCCDD”。在49-72句采用隔行交互押韵,押韵方式为“ABABCDCD”,整首都下来便充满韵律感。
译文中押韵处处可见,如“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一句的翻译“The monarch could not save her and hid his face in fear;Turning his head,he saw her blood mix with his fear”。“fear”和“tear”押尾韵,在实现意美的基础上实现了音美。“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纤登剑阁”中的后半句许译为“A serpentine plank path led to cloud-capped Sword Gate.”该句译诗出现了“plank path”和“cloud-capped”两处头韵,而且“plank”、“path”、“capped”三个词又形成了谐元韵。又如“落叶满阶红不扫”的译文“With fallen leaves unswept the marbles steps turned red”同样出现了三个词的谐元韵:“unswept”,“steps”和“red”。再如“悠悠生死别经年”中“悠悠”一词是双声叠韵,许先生变通地采用英语中的词语反复“long,long”来对应,既增强了词意,延缓了节奏,把相思人儿思爱心切,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更哪堪经年累月的悲痛心境展露无遗,同时又展现了原作的形式与音韵之美。这些译句音韵优美,读来朗朗上口,充分展示了译诗的“音美”。
值得一提的是,“长恨”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限绵绵无绝期”的简要概括,说明时间的无限。而在表示“长”、“永远”、“无休止”等含义的英语词当中,从字形上看,“everlasting”是最长的;其次,该词后面的“-ing”后缀具有持续进行的语法意义;再次,“-ing”从发音看包含一个长鼻音,读来有余音不绝的效果。一个长长“everlasting”,完全译出了自居易“此恨绵绵无绝期”的创作意图,充分点染了那“长”字中仰天长叹、亘古不绝的悲切意境。
总结:
诗歌集声、形、意于一体,具有独特的艺术性,要完美翻译出一首诗,就必须保留这些特点。这首《长恨歌》译文无论从忠实度、传神、韵律乐感等方面都真正再现了原诗语言风格,传译出中国古诗的特点及其魅力。译文音律上的传译对后辈译者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借鉴。译文Song of Everlasting Regret同样是一首婉转缠绵、荡气回肠的绝世爱情叙事诗。
[1]李靓,李延林.《“三美”原则在汉诗英译中的应用初探——以《长恨歌》的两译本为例》.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1.4(2009):144-145.
[2]许渊冲.《三谈“意美、音美、形美”》.深圳大学学报2(1987):70-77.
[3]许渊冲.《白居易的《长恨歌》及其英译》.外语学刊3(1984):4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