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
2015-02-27马丽
马丽
(河南省医药学校 河南郑州 450000)
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
马丽
(河南省医药学校 河南郑州 450000)
我们每天更新的微博,使用的微信,创造着的微话题,发起了微公益等等,宣告着"微时代"的来临,而微信的应用更是受到了大学生的热烈追捧。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如何利用好微信这一平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微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当今时代是一个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互联网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移动通讯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以互联网及手机即时通讯软件为载体的新媒体深入社会各个层面,各种网络新应用也相继涌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中。在此背景下,微博、微信、手机QQ等大量的手机即时通讯软件被手机网民广泛安装使用。因此,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更要顺应时代发展,充分重视高新科技兴起背景下的各种新问题研究。
一、微信的特点
微信在短时间内迅速兴起,是因为它在具备普遍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理顺了功能结构,梳理了人际关系构架,体现了自身的功能优点和超前的社交理念,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1.功能比较强大
用微信可以发送文本信息、语音信息、照片、视频多媒体信息等,在WIFI下零费用,在2G/3G环境下,只需要少量的手机流量费用。“附近的人”、“摇一摇”以及LBS社交功能,将微信的社交网络从熟人推广到陌生人。进一步将手机的移动特性发挥的淋漓尽致。微信以其卓越的移动社交功能,迅速在中国大学校园走红,成为大学生手机APP新宠和各应用商店排名第一的即时通讯软件。大量的文本和语音信息传输大有替代传统短信的趋势;使用微信登录网上银行查询、转账、交易;大学生使用学校微信公众平台查询课表、空闲自习室,办理图书馆借阅查询、选课;一批优秀大学校园励志微信公众平台兴起,微信从推出到突破一亿用户仅用433天,正当大家为其迅猛发展和给社会带来的便利所惊叹时,媒体和学界也发出了不同的声音。
2.通信成本较低
微信软件本身是免费的,适应于安卓、苹果、windows各类手机系统平台安装,不受电信运营商限制。在2G/3G环境下,传输各类数据仅耗费极少量的网络流量,同时信息传播距离广,无论在附近还是在海外,均可通过微信发送信息,在网络环境下,即时到达,能够实现与传统短信和通讯手段同样的效果。对普遍依赖家庭供给生活费的大学生,一个月十几元钱的流量包费用就能实现随时与同学联系的目的,微信就成为了他们的首选。特别是在WIFI覆盖的环境下,使用微信将不需任何额外费用,不计入运营商网络流量。
3.更立体、鲜活的沟通方式
微信能够实现形式新颖的多媒体传输,可以发送附带表情的文本,传送语音留言,发送多媒体信息等等。在网络质量较高的情况下,可以实现视频通话,实时语音对讲等功能。使沟通更加富有情感,更加鲜活立体,有声有色,有血有肉。语音留言功能也能实现传统短信的避免打扰功能,在方便的时刻查阅留言。课上收到的留言,课下也能查阅。灵活的沟通方式,让大学生们更乐于与同学们交流,拓展人际关系。
4.交流具有一定的私密性
微信好友的获取渠道主要有手机通讯录好友、QQ好友和用于添加陌生人的“漂流瓶”、“附近的人”、“摇一摇”功能。微信的社交圈基本上是熟人社交。微信更加注重情感交流,利用“朋友圈”功能,可以在封闭的熟人社交圈内,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评论交流,进行互动,非微信好友不可查看。一方面使得熟人“强关系”进一步稳固,另一方面也有保护个人隐私的意义。当然,通过“弱关系”结识的朋友,也可以在接触过程中逐渐向“强关系”转化。
二、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
相对于传统媒介,有些人甚至更习惯接受来自微信好友的信息,他们会觉得来自于非官方的民众信息源的信息会比官方更可靠。特别对一些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微信上病毒式传播很可能左右事态发展的舆论导向。这对思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学生和思政工作者的信息鸿沟进一步扩大
现在生活节奏和压力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趋于冷漠,在互联网时代大部分大学生群体的突出特点就是“宅”,在日常的大学生活中缺乏与老师的沟通和交流,一些大学生宁愿敲着键盘和网络上不认识的人谈天说地,也不愿意走去和学校的其他人接触交流或者给旧友打个电话,这说明当代青年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但精神世界相对封闭和匮乏。互联网和手机的普及,使网络社交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交方式,并渗透在人们的生活之中。微信丰富多彩的功能将个人的很多行为和思想的表达局限在智能手机上,导致大学生的活动空间进一步虚拟化。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生活在一起的同学之间也缺少了交流,隐私空间进一步膨胀。
2.微信的正确使用意识亟需增强
2.1 媒介素养教育需要提升
就微信的使用来看,大学生十分热衷于关注和评论社会、校园的热点问题,并通过将自己的立场、态度发表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组,展开相关的讨论。微信以丰富的手段和开放的插件整合功能为大学生群体创造了矩阵式的信息获取平台。横坐标是语音、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手段,纵坐标是微信聊天界面、QQ离线消息、邮箱助手、朋友圈、公众平台等不同的渠道。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在互联网和新媒体工具上,大多数同学选择了微信。活跃在微信上的用户群体也呈逐步增长的趋势。大学生投入在传统社交上的时间被使用微信大量挤压。微信的朋友圈是用户表达个人观点,转发关注热点的重要窗口,这一窗口突出私密的社交空间。相比而言,传统的BBS、微博、QQ空间则更加开放。微信的火热,一方面降低了传统渠道的访问量,进而减少了信息的获取量;另一方微信短而封闭的社交回路削弱了信息获取的能力。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以微信使用参与者的身份,介入大学生的微信朋友圈,成为舆情“渠道”用户。
2.2 舆情的形成和传播速度更快,更不可控
思政工作者面对数百的受教育者,对于紧急突发情况的处理是其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性质和面向对象决定了其鲜明的时代特性。唯有与时俱进地开展工作,才能迎合受教育对象的心理需求,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微信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群体的重要元素,从日常学习到社会交往,从行为习惯到价值观念,并且这种影响仍在以一种超乎预期的速度增长加深,全面深刻地剖析微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进而做出相应的对策研究,是一项紧迫和重要的工作。
3传统教育方式面临挑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各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对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大学生来说,这门课至关重要。但是,不容回避是不少大学生都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当成枯燥乏味的“学分课”的冷酷现实。这种价值观念的传输在与大学生群体在其他渠道获取的不同观念发生碰撞时,受到思政教育者教育水平和授课形式的影响,做到应用微信开展符合时代和大学生心理的思政工作,这本身就是对思政工作者的一项重要挑战。
3.1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挑战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新媒体技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薄弱,一部分教师授课内容枯燥,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对纯理论知识的接纳程度较差。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课堂教学已经不是知识和信息的唯一来源渠道。而微信带来的爆炸式信息流的冲击对喜欢新鲜感和创新精神的大学生更具有吸引力。这就要求我们的业务教师在提升理论知识层次的同时,更要注重建立新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提高沟通交流能力,不仅能够在课堂上成为学生的优秀老师,还能在课下成为学生的朋友,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进一步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权威,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授课效果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3.2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权威受到弱化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突出的特点是等级式信息传递机制,无论是课堂教育、面对面的一对一谈话,还是相关文件的传达,或者是班级动态的管理,基本上都是基于思政工作者、学生干部、学生群体的不同等级定位,在这种传递机制下,思政工作者具有绝对的权威和对信息流的绝对掌握权。然而,在微信环境中,大学生信息的选择和利用实现了个体自由化和自主化,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并通过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生活经历,塑造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形象,而不是总是自己为被动的接受者,接受老师的思想灌输。互动式社交平台的普及,为大学生张扬个性,梳理个人形象提供了平台,同时也激发了这一群体自由、平等交流的意识。传统施教者绝对话语权、对信息绝对控制权的单项灌输模式,容易引起大学生的抵触,越来越不适应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在权威弱化的形式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理念要实现从等级到平权的转化、从明确的指导到潜移默化引导的转化。
[1]杨立淮,徐百成“.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J].青年教育,2011(3)
[2]陈燕红.微博兴起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3]徐瑞娴.从公益性草根民间组织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J].思想政治研究,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