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如何实现德育生活化教学

2015-02-27李金明

关键词:教学活动生活化德育

李金明

(重庆市奉节县大树镇梅小学 重庆奉节 404612)

浅论如何实现德育生活化教学

李金明

(重庆市奉节县大树镇梅小学 重庆奉节 404612)

本篇文章中,笔者首先对德育生活化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了解学、老师对德育生活化教学的认识。随后,提出了自己对如何提高德育生活化教学的认识。

德育生活化 教学活动 对策

一、德育生活化教学现状分析

笔者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对某所学校的学生和老师展开了调查。通过对学生的调查,了解老师在德育教学活动中,生活化元素融入情况;通过对老师的调查,了解其在德育教学活动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总结一些解决的对策。以下为大家总结一下笔者的调查结果。[1]

(一)对老师的问卷调查

在针对教师对德育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解的相关调查中笔者发现,只有不到十成的老师对德育生活化的教学有所了解,但是绝大多数的老师只是听说过这一种教学方法,但是并不知道应当如何操作,可见老师对德育生活化的教学并不是足够的重视。通过笔者调查可以看出,全部的老师还是愿意参与到德育生活化教学活动当中,在参与的老师当中,对参与保持一种积极态度的老师人数比较少,只是占到了38%。由此可以看出,教师还是愿意参与到德育生活化教学活动当中,但是绝大多数的老师并不是表现的很积极。

(二)对学生的问卷调查

在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笔者发现,在新课标的影响下,德育课堂的教学内容做出了一些改变,内容变得更为丰富,吸引了很多学生,受到大家的欢迎,德育课堂教学活动开始向生活化的方向发展。[2]

二、提高德育生活化教学的对策

(一)增强老师对德育生活化教学的认识水平

要想彻底改变目前德育生活化教学的方式,必须要从老师的认识上做出相应的改变。首先应当先加强各级领导对德育生活化教学的重视,组织其对教学方法开展研讨活动,针对新课标的目标,来规划自己的教学方法。德育教学的内容应当跟生活息息相关,才能够吸引更多学生的注意力。而如何使德育教学与生活相结合,这是很多老师都会遇到的一个挑战。必须让生活化教学的观念深入到每个老师的内心,才能够使其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发挥。通过上文的调查问卷可以看出,很多老师只是对德育生活化教学有所了解,并没有很透彻的理解,因此应当增强老师这一方面的认识,使其认识到德育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将其作为自己日后课堂教学活动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法。学校也应当定期召开培训会,或者主题座谈会,让老师能够一起学习研究德育生活化的教学方法,督促老师的自学活动。

在学校的教学活动方面,学校应当定期组织老师针对新课表提出的教学目标进行学习,理解其精髓所在。重点加强德育老师的生活化教学方式,定期评比不同老师的教学讲义,看其是否体现出了“生活化”的这一特点。对表现优秀的老师给予奖励,鼓励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二)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

在我国很多学校的德育教学课堂中,都强调老师作为教学的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的能力无法得到全方位的提高。而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重视,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改进。

1.增强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的综合素质包括了多个方面,自身的文化水平、教学能力以及思想道德,这是教师在长期教学活动中慢慢累积而成的,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对课堂教学活动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首先,作为一名德育老师,其自身的道德修养应当要比较高,能够起到为人师表的表率作用。因此,教师应当重视自己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培养。教师要想使学生尊重自己,就必须为学生做出一个好的表率,用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到每一个学生,这就要求老师在提高自身修养的前提之下,再去教育学生;其次,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能够时刻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正确地看待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地位;最后,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即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能力、自己语言表达的能力、自我情绪的控制。

2.课堂内容的安排与学生生活相联系

首先,在新课标的影响下,很多德育教材都融入了生活的元素,更具有生活化的特点。老师要想使学生将自己在课堂上学习到的德育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就需要为自己的教学设定一个生活的大环境,鼓励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使其在实践中体会到课本上德育知识的重要性,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课本上的德育知识。而实践资源的获得,离不开老师的细心观察。教师应当关注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好的教学资源,充分加以运用。[3]

其次,教师在分析新课标为其教学活动提出的新要求的基础之上,联系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专属于本校学生的课堂教学内容,对于课本中一些不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案例可以进行适当地改编,使其能够更好地为自己的教学活动服务,吸引学生的注意。

最后,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当准确把握时机,将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融入到课堂的教学活动当中,使得书本内容能够和课外实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比如在讨论先进事迹的时候,课本上列举的人物都比较有限,很多同学也不是特别了解。老师就可以以身边的工作者,比如食堂工作人员,又比如学生举例,道出其身上的闪光之处,为学生列举了一个好的榜样。

(三)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单一的教学方法会使得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也没有太多的学习热情。在道德知识的学习中,因为内容比较抽象,很多学生并不能透彻地理解每个知识点,因此老师必须要能够丰富教学的方式。老师可以根据季节的不同、环境的不同,将实践活动划分成为不同主题,多次开展课外的实践活动,使得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某一知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老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使学生融入到该情景当中,理解当事人的感受,加深学生的认识;同时,老师也可采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视频、图片更加直观地表现某一知识点;同时,老师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将课堂中掌握的知识活学活用。

三、结束语

目前,我国很多学校对学生德育生活化的教学仍然缺乏必要的重视,教学质量并不是很高。针对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笔者认为应当从教师着手,提高教师认识水平、综合素质、教学能力,使整体的教学质量能够得到改进。

[1]康月磊.论中国文化变迁视域中的学校德育走向[D]:[硕士学位论文].河南:河南师范大学,2009.

[2]刘晴.德育生活化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山东大学,2006.

[3]魏星.小学思品课教学现状调査及对策研究一一以呼市呼哈路小学为例[D]:[硕士学位论文].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生活化德育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