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将美育德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

2015-02-27陈思雨

关键词:板书大海美育

陈思雨

(陕西省岚皋县城关小学 陕西安康 725499)

如何将美育德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

陈思雨

(陕西省岚皋县城关小学 陕西安康 725499)

在现如今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重美育与德育相结合,不断发掘教材中德育、美育的因素,在德育中渗透美的因素,用美去打动人,用徳去感化人。让学生在平常的教育中得到美和徳的教育。

美育 德育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作为思想性和综合性都较强的学科,其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基本的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综合语文素质。我们过去的语文教学偏重智育,现在的新课标提出了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和审美性并重的指导思想,语文教学开始呼吁德育和美育教学。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美育教学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利用人格魅力渗透德育美育

在教学活动中,相比其他学科教师语文教师会更多地触及到人、人性道德、伦理、情感和性格。对于学生来讲,教师的人格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最灿烂的阳光。教师在课堂上的衣着发型要符合自己的性格气质和职业特点。教师在着装上要特别注意一定要整洁大方,在自然庄重中透露出时代气息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板书是教师的基本功,教师要展示课堂教学中的板书美。好的板书不但能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调节学生心境,还能给学生以美的艺术享受。备课时,教师要构思好板书的结构,在课堂上将条理清晰、工整规范的板书展现给学生。课堂上的肢体语言也是教师传递情感信息的艺术,每一个手势、每一种眼神、每一副表情都传递着不同的情感。

二、通过情感熏陶的方法渗透德育

众所周知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情感、观点、思想的表达和抒发,语文课文当然也不例外,教师可巧妙利用文章所具备的这种特质,积极在课堂创设相应的情感情境,通过情感熏陶法对学生进行德育上的渗透。但由于小学生知识的贪乏、阅历的短浅、时代的隔膜、年龄的差异、心理的障碍等诸多因素,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受到很多制约,很难企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的微妙之处。也由于儿童的情感具有情景性、激动性、易受感染性等特征,因而从作者的情感(即课文中所蕴含的情感)到学生体验到其情感,其问不可缺少“中介”。其“中介”即是教师情感的“投入”和“映射”。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当进入“角色”,积极“投入”,与作者悲欢与共,这样才能激起学生情感的巨澜,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情感上的熏陶和心灵上的净化。

三、在情景教学中渗透德育美育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写祖国山川名胜的散文、游记、古诗等。在教学这类课文时,我总在课前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中的导语、视频、图片和结束语等,以此激发起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比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中,利用课件展现小兴安岭的美景,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介绍小兴安岭的物产,告诉学生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有很多美丽的地方和很多名胜古迹。这样的导入唤起了学生想尽快了解祖国这神奇山水景色的愿望,迫不及待地想翻书读课文,情绪高昂地完成了这节课的学习。在谈学习体会时,学生们纷纷发言,为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美景而感到自豪。

四、通过发现汉字美,渗透品德教育

在教学生书写“溪”字的时候,发现,孩子们课后经常将“溪”字右下部份错写成“小”字,并且屡次讲评效果都不明显。这次教写这个字,我先提问:有哪位同学告诉老师,小溪里的水最终流向哪里?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告诉我:流向大海。此时,我在同学们的回答中,用白粉笔将“溪”字下面的“大”字补上。然后我接着提问:大海之所以叫大海,他什么大?同学们思索片刻,回答我:小溪,小河里的水都流向大海,水很多,所以说是大海。我顺势补充:对,还有江里的水,湖里的水,都流向大海,说明大海的容量大,胸怀大。说完,我用红粉笔再次填充“大”字,并指着“溪”字说:希望大家记住溪字的同时,也记住要做一个像小溪一样奔流到海不复回的人,也像大海一样胸怀宽广能纳百川的人。之后练写“溪”字。从学生作业的反馈来看,正确率百分之一百。比上一年的效果有明显的进步。在以前的汉字教学中我多采用注音、组词,解释字义,在解释字义时往往拘泥于字典词典上的注释。而忽略了中国汉字本身在形上的特点:形义结合、形声结合,更忽略汉字本身蕴涵的智慧,这些智慧往往会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字义,把汉字记得很牢固,也是一份难得的德育资源。汉字教学中的德育是一种无言的教育艺术。我们在进行德育的时候,很多时候总是说教成分比较多,比较空洞,各种要求、各种不允许铺天盖地,可这些并没有引起学生的思考,也没有真正走进学生内心,显得比较苍白。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利用语文课程丰富的德育资源,隐藏自己的教育意图,仅仅是启发学生自己去反思,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同时化有形为无形,不露教育痕迹,使学生易于接受,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五、通过阅读渗透德育美育

古语有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阅读在加深文章理解方面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力量,教师可通过阅读教学加强对德育的渗透,我们这里所指的阅读主要涵盖两方面。一方面是课内阅读;一方面是课外阅读,下面我们就一一进行阐述。首先是课内阅读,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内容,科学合理安排阅读形式和方法。就拿《月光曲》这篇课文来说,文章本身并没有刻意描写琴声、节奏及旋律,但是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可通过语调由舒缓、柔和、快速、强烈、高昂激荡等的变化来朗读文章,让学生通过老师声音的变化感受和想象琴声节奏,进而获得关的音乐享受。又比如在学习课文《小抄写员》时,教师可把阅读精心设计成分角色朗读的形式,具体来讲就是找两位同学分别扮演小抄写员和父亲,并根据角色性格特征模仿相应的口气进行朗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了解文章所传达出的情感,深刻认识小抄写员孝顺、顾家、照顾父亲的优秀品质,进而自觉在生活中向小抄写员学习,这种教育方式远比教师反复的语言说教效果要好得多。也来得更有力量和影响力;其次是课外阅读,毋庸置疑广泛大量的课外阅读,不仅有助于学生开拓眼界、增加知识面,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至关重要的,鉴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们辨别能力尚弱,教师可切合学生年龄特征、兴趣爱好等,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优秀书籍,并传授必要的读书方法,使学生能够从阅读中有所收获和启迪,比如针对部分学生读书只注重情节的现象,教师可有意识的引导他们关注作品思想内容,深切感受其所传达出的社会意义等。

六、结语

在小学语文课堂渗透德育和美育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作出多方面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教师做出持之以恒的努力,不断发掘教材中的德育和美育因素,在德育中加强美育的渗透,靠美的形象打动人,靠德的力量感化学生,使学生在德与美的享受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就一定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审美品位。

猜你喜欢

板书大海美育
论公民美育
大海捞金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小学美术课堂板书的四种效用
问大海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冬日的大海
美育教师
令人兴奋的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