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课堂中情感教育的应用

2015-02-27刘海燕

关键词:导语课文情感

刘海燕

(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凤山二中 河北承德 068300)

初中语文课堂中情感教育的应用

刘海燕

(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凤山二中 河北承德 068300)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许多语文教师往往重视了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偏重于过程和方法的指导,却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致使我们的教学总是达不到新课标的预期。于是,怎样将情感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便成了我们所要思考的问题。

语文教学 过程 情感教育 导语 朗读 疑问

语文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摇篮,它除了给人以知识、能力和智力的指引之外,还应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成功的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要想切实满足学生对情感的迫切需要,实现语文教学的情感目标,就必须将情感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这里根据语文学科情感教育感染和熏陶的特点及学生情感趋向的心理特征,就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情感教育谈几点看法。

一、巧设导语,营造氛围,建构契合学生情感的教学情境

所谓“文章合为情而作”,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在特定时代背景和写作目的的影响下,依据特定的情感创作出来的,是作家内心世界的真实流露。因此,在学生接触课文之前,教师就要紧紧抓住文本的情感特征,巧设导语,引领学生进入情境。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曾经说过:“没有情感这个因素,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教学亦是如此。大量的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之初,用上一条精心设计的导语,能够即时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其处在一种“我要学”的状态下轻松、愉悦地进行学习。

那么独具特色的导语从何而来?从情感中来,以情感作为敲门砖,以情击情,这样才能叩击学生心灵。再配上充满感情的语调、表情、心境,以及结合课文所做的提示性的语言、动作,创造符合作者创作心理的学习情境。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产生一种对文本内容的期待,真正树立起学好语文知识的自信心。而事实上,当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时,便能自觉沿着这条情感轨道,走进课文,走近作者,融入教师预设的情境之中。

二、朗读课文,融情入声,于有声语言中体味无声的情感

朗读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再把视觉的文字语言变成听觉的有声语言。在把文字符号变成朗读者带有感情色彩的抑扬顿挫的语音时,往往会还原出作者本身所要传达的情意,使学生受到直接的感染。“三分诗,七分读”,这是我国古代就有的说法。也就是说情感教育应寓于朗读练习之中。应该知道,朗读是以声音传达视觉信息的活动过程,而声音本身也是一种情感、一种形象。当然,不同类型的文章,它所依据的情感是不同的。如读《观沧海》时,就宜用高亢、激越的语调,读出曹操统一河山的豪情壮志。读《春》时,则要用轻缓、抒情的语调,读出春天万物复苏,大地回春的景象,从朗读中重现出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的画面,体验朱自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应当注意的是,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教学时,需要根据文章的不同类型,把握好朗读的语气、节奏、停顿、重音等,适时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进行朗读,以此将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给学生提供一个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的机会。

事实证明,恰到好处的声量,能够创造充沛而浓郁的情感氛围,充分展现和延伸作品的形象、作品的画面,让学生在朗读课文的整体感知过程中,收获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这样一来,学生就能更快地进入作品的意境,契合作者的心灵,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与作者的创作情感产生共鸣。

三、紧扣文本,巧设疑问,在学与思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情感

蕴含于课文中的情感,有的似高山飞瀑,撞击着学生的心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有些是直抒胸臆,字里行间奔腾着激情;有些则含蓄蕴藉,需仔细品味,方能领会其中的真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对作品中作者急剧奔放的情感较易把握,也较易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但对那些看上去似乎无情的语言往往容易忽略。应该知道,文章的真正品味实在细微之处,于风和平静中见壮阔波澜,此谓之情隐处。如果教师采用巧妙设疑的方法,以疑启情,利用课文中积极的情感去点燃学生探究的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定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如在组织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去思考:作者把艰难的历程分成一小步一小步是什么意思?面对艰难险阻,“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这有什么好处?“走了这一步,在走下一步”,又意味着什么?这样,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理解和体验,获得了思想启迪,享受了审美乐趣。学生七嘴八舌地,你一言我一语,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这样一来,人人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对人物的讨论中去,从而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这可比教师单纯说教的效果要好得多。

总之,情感教育是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充分重视培养健康完善的情感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切实地把它落实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我们的教育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高素质的一代人才,我们的社会才能不断走向进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请记住:每一个儿童都是带着想好好学习的愿望来学习的。这种愿望像一颗耀眼的大星星,照亮着儿童所关切和操心的情感世界。他们无比信任地把这颗大星星交给我们——做教师的人。要是我们做教师的人,在心里面像儿童对待我们一样,把无限的信任同样给予他们就好了!那将是一种富有人情的相互尊重的美妙与和谐。”因此,在社会各界呼唤创新人才的今天,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有必要强调“情感”因素,切实把它融入到教学的过程中去,让学生在学习中陶冶情操,愉悦性情,滋润心灵,健全人格。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算是成功,我们的社会才能不断走向进步。

猜你喜欢

导语课文情感
导语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背课文的小偷
阳光
情感
本期专栏导语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导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