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读"落到实处

2015-02-27李英艳

关键词:读书课文阅读教学

李英艳

(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城关小学 陕西安康 725499)

将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读"落到实处

李英艳

(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城关小学 陕西安康 725499)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看来“读”成了语文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如何有效地“读”也成为每个语文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通过近几年的课堂实践,我觉得在“读”上,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注重以下几方面:

一、把握好读的层次性

读的训练要讲究层次性和梯度。从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到逐步脱离拼音正确地读,再到连词成句读得通顺、流利,最后做到有感情地读,每个年级的训练重点是不同的。在进行读文指导时,就应根据学生年龄实际和年级要求逐步训练。如:在进行一年级教学时,对读的训练只讲究让学生把字音读正确,到了二、三年级,则提出把语句读通顺流利,慢慢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这样训练,学生不觉得难,很容易达到读书的标准,使孩子们的读书兴趣会越来越浓,有利于后面的进一步高标准的训练。

二、让学生实实在在读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改变课堂没有读书声的局面,让学生实实在在读书,使语文课堂书声琅琅。

1.保证读书时间

在语文教学中,不让学生读好课文就实施教学,往往会出现许多令老师心烦的尴尬情况,如让学生读书,不是咬音不准,吐字不清,就是音量不大,如蚊虫嗡嗡,不是读得不连贯,语不成句,就是读无表情;请学生回答问题,因为读得少思得浅,又无所疑,对课文无任何感触,因而一问三不知;让学生发表一些见解吧,因为课文没有读好,理解不深,说的也只能是问题表面的一点皮毛。这就是没好好读书,没有充足时间读书得的恶果,所以,只有让学生读充分了,才会使教与学协调,使学生积极、快乐地学习。

见于上述原因,在实施“读文感悟”教学模式时,更要给足读书时间,这样学生才有疑可生、有文可悟。学生们在充足的时间内潜心读书,从容思考,定能读懂文章,有一些自己读中悟到的见解,然后教师再实施“教”的过程,只需很短时间重、难点便迎刃而解。如教学《手术台就是阵地》时,虽然学生读了一两遍后便有少数学生提出疑问,发表看法,但我并不急于教学,而是让学生再次用心读书,直到大部分学生都有了自己的见解,再指导学生交流质疑。这节课只讲了十分钟,其余时间均为不同层次的读书时间,学生们便轻松地体会到了白求恩临危不惧,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可见“多读少讲”的提法很有科学依据。

2.明确读书要求

弄清读书要求后再潜心读书,是语文教学成功之所在。读书应有一定条理性,教学时要依据学生自身的能力,结合课文内容,提出明确的读书要求,使学生对文章层层深入、步步理解、慢慢感悟。如:在学生初读时,要提出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文章大概内容等要求;在初步感知后,让学生再读文章时就让学生边读边想,看自己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质疑后的读就要带着问题来读书,边读边想边画边议;在对文章有所感悟后再读书,就应该把自己的感受用朗读表现出来。如此读书,学生心里有明确的目标,读好一篇课文就成为很容易的事。

3.合理运用多种方法读书

“读”的方式很多,有默读、自由读、分角色朗读、诵读,还有赛读、浏览等。不同的读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对完成学生目标有很大帮助。如在初读时,让学生自由读是最好不过的了,这时的学生对课文只是一个初步认知时段,而每个人的读书程度有所差异,让他们自由读有利于读通文章。在精读感悟时,默读则是最好选择,现代教育心理学表明,默读主要是视觉与思维相结合的一种理解活动,有利于思考问题,潜心会文;当然,同时配以分角色朗读、赛读、引读等更能激发学生朗读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不同的读书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能使整个课堂气氛愉悦、宽松,使学生有更多、更好的方式揣摩语言,体会蕴含,这样才真正使“读”落到实处。

三、借助多媒体来促读

多媒体借助现代化的声光手段,动画技巧,音响效果来表现教材内容,使教材形象具体、生动有趣,在教学时合理运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接受信息,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丰富学生的表象,激发他们读书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到读书活动中。

并且在读书感悟时,恰当使用多媒体,将原来枯燥不易理解,不易感悟的语言文字形象化,让学生入情入境,感悟语言文字,提高读书效率。

四、尊重学生个别差异

每个学生的经历不同,学识不同,对文章的感悟也自然有其独到之处,这独到之处或许与老师指导朗读有所出入,但这却是孩子真实的感受,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尊重学生的这种差异,而不是一味讲究统一。记得在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时,指导最后一自然段的朗读,有学生发表看法:“这时什么都被洪水冲走了,我感觉很惋惜,我觉得应读出惋惜的语气”。也有学生说气愤、激动、心痛等等。我称赞了这些孩子,并让他们逐一读,读出内心的最深感受,虽然最后齐读这段时,并不那么整齐,但我觉得只要他们读懂了、悟明了,不整齐化一又算得了什么呢?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才会听到学生最真实的感悟,这样用心读书,才能让朗读真正成为一种美的享受!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阅读教学中,只有把握好“读”,才能体会其神韵,领悟其精华,把握其实质。作为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始终坚持把“读”贯穿于整个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把“读”真正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读书课文阅读教学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背课文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