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阅读

2015-02-27安未果

关键词:小珊迪涉县课文

安未果

(河北邯郸市涉县索堡镇中心校 河北涉县 056402)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阅读

安未果

(河北邯郸市涉县索堡镇中心校 河北涉县 056402)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每年的中考和高考语文试卷中,阅读题占的比重相当大,也就是说,阅读能力是整个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又是极易丢分的题。因此语文教师及全体学生不得不对此狠下功夫。本文就简单分析下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的方法。

指导 阅读

阅读从形式上看只是读,但读的能力又来自于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综合,不会说就谈不上读,不会听就读不好,不会写,读的能力也会大打折扣,所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是非常重要的。阅读能力提高与否,从某种意义上说,代表着语文能力的高低。作为一名多年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没有理由不好好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学习。多年来,我从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阅读教学的规律,寻找阅读教学的科学方法初步总结归纳出“四步法”,它是指导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四个步骤,现和大家共同交流。

一、通读总览

根据认知规律,对一个新东西的了解总是由浅入深的,因此阅读课文首先要总览,即初读课文。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对课文有个初步印象。这一初始学习阶段,最好是让学生通过预习来完成,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授之以鱼,只供餐饮之需;授之以渔,终身受用”。在预习中应指导学生一些好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发展多种思维达到总览的目的。在这一学习步骤中,要让学生提前借助工具书或上网查找自学生字词。在课堂上,要默读全文,弄清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一条重要途径。如教学选读课文《小珊迪》一课时,首先要让学生聆听这课的朗读录音,在教学一开始,就将学生的思绪带入特定的情境中,通过思维活动,学生似乎看到了一个穿着破衣服,光着脚,在街上乞求人们买火柴的贫苦孩子。同学们似乎听到了小珊迪乞求那位先生的话语,学生的同情怜悯之心油然而生。在教学中,由于学生的阅历浅,年龄小,对课文不太理解,教师要有意识的进行适时点拨,但不宜过多。如果过多了就限制和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自学能力,可以指导学生将不理解的语句划下来,以便老师在课堂讲授或讨论中解决。

二、阅读深思

阅读的大忌是不求甚解,阅读教学决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不懂装懂,教师对学生一定要严格要求,必须让学生以严谨的态度来将课文学深学透,因此必须要求学生对文章细读深思。细读就是将课文的字、词、句、篇详细地读,甚至标点符号也不能放过。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完整地把握课文内容。对高年级学生,不但要让学生知道语段的字面含义,而且还要理解深层含义,也就是说,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显性意义,而且还要使学生通过表层看到其隐性的更高更深的含义。所谓细读,就是要求学生细致地逐字逐句逐段地进行分析阅读,只有这样才能有较深刻、较全面的理解;深思即对文章重难点字、词、句要深入思考,一般可指导学生按课后的思考练习题进行,也可根据内容自行理解,不一定拘泥于参考书或课后题的内容中。让学生细声朗读,是最常见的一种阅读方法,在细读过程中去深思,去体会文章的意境。如《再见了亲人》一课最后3个自然段:

“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

列车呀,请慢一点开,让我们再看一看朝鲜亲人,让我们在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这个片段语句精短,感情真挚。通过大家富有表情的阅读,可以把志愿军战士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心情进行充分体会,让大家脑海里浮现出一幅感人肺腑的送别画面:志愿军战士个个把身体伸出车窗外,满含泪花向送行的人群告别;朝鲜人民不分男女老少,紧跟列车不停脚步,向战士频频招手…….通过学生的细读,中朝两国人民在战争中结下的深情厚谊便不难理解。

三、品读领悟

正因为有的文章其内涵比较深,因此需要指导学生仔细品读才可真正领会,才能领悟其写法的高明。如《金色的鱼钩》一文的结尾,“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对“红”、“灿烂”、“金色”、“锈”和“光芒”几个词的联系认真品味,就可体会作者在结尾处这样写,是为了突出老红军留下的不只是“长满红锈的鱼钩”,更重要的是老红军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课文中有些语句归纳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或点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有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要抓住这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语,让学生进行品读、深创、咀嚼、探究、领悟,这样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四、朗读抒情

阅读教学中要加强朗读。朗读是最常见的一种阅读方法。郎者,声音清晰而响亮也。所谓“书声琅琅”,即为此意。朗读应从低年级打好基础,从低到高逐步加强发音、断句、语调、表情等方面的训练。朗读是阅读教学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方式。朗读能使学生的注意力保持稳定,把书面语言的形式与它的内容联系起来,从而理解课文。特别是一些意思难以理解领会的词语、句子,通过朗读,可以意会,达到理解。朗读还能帮助学生体会课文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能激发和陶冶学生的情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如:诗歌要读出节奏,对话多的课文要模仿相应的角色,朗读时必须将自己溶于课文的情节中,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课文所表达的感情之中,以达到朗读抒情的目的。仍以《小珊迪》一课为例,可让学生默读、齐读、分角色读。当学生读到小珊迪被马车撞,临死前还让弟弟来还钱,还挂念弟弟这部分内容时都不禁淆然泪下,学生已入境入情了,一个可怜、可爱、可赞的小珊迪浮现在学生脑海中。最后再让学生带着对小珊迪的同情、赞扬的炽烈情感朗读全文。小珊迪那诚实、善良的美好品质就会更加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

总之,阅读教学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又相当复杂的教学重点,教师要从多方面高、深、全、透地钻研教材和运用精妙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取得语文教学的辉煌成果。我们要根据班级实际,学生身心特点及教材本身的需要,去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并加强指导,坚持训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提高学生课堂阅读水平。

猜你喜欢

小珊迪涉县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加强地标产品保护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河北省涉县市场监管局推进地理标志工作发展纪实
《小珊迪》教学设计
涉县“差评被拘”是法治中国的反面典型
核桃标准化生产周年管理历
背课文
自主阅读 整体感悟
《小珊迪》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