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培养

2015-02-27宗丽芳

关键词:历史活动能力

宗丽芳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滨江中学 甘肃陇南 746000)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培养

宗丽芳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滨江中学 甘肃陇南 74600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发展,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有利于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所以,本文主要论述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历史 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传统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实际教学情况,在传统历史教学中,应用陈旧的教学手段,将学生作为知识灌装的容器,学生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非常显著的位置,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也彰显了素质教育的本色。因此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自主学习能力,将学习过程变为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活动与自我挖潜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1]

一、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要想通过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这是由于学生只有具备较好的自主学习意识,才能在学习活动中发挥自己的自主性。在训练当中,笔者根据所讲解的历史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历史情境,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学习每一节新的内容前,笔者都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创造历史情境,同时设计较高水平的问题,有利于掌握当堂教学内容,利用书籍、报纸、互联网明确问题的正确答案,学生可以在寻找问题答案过程中认识到自学的快乐,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一旦学生体验到自主学习的快乐后,就会自然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意识,学生拥有了较好的自主学习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较好的自主学习能力。[2]

二、创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些都依靠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在传统历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不能实现合理的交流与沟通,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历史知识。只有保证教师与学生有效的交流与沟通才能搭建教学平台,学生只有乐于与教师交流,才能喜欢上历史课,为了能够与教师共同研究历史知识,学生会主动去学习历史知识。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教师应该具有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认真研究历史知识中存在的意义,而不是只将课本中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然后要求学生背诵。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爱护每一个学生,与学生开展合理的交流,依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教学目标。虽然在学习中分数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最重要的还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树立学生的民族意识,为了弘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而更加努力。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才能有效缩短与学生的距离,学生只有信赖自己的老师才能拥有学习的动力。

三、引导学生探究,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在初中历史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并且应用于自己的学习活动当中,但如果缺乏教师的指导,学生就会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这一现象容易打击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所以不管是考虑到学生的学科发展情况,还是考虑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都应该在初中历史学习活动中认真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在实际指导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将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在学习活动中只是一名指导者,明确教师的任务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学生以正确的指导与帮助,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到这些才能保证学生按时完成历史课程学习任务,认识到自主学习可以促进自己学习的进步,有力支持自己在今后的学习活动中应用正确的自主学习模式。

四、引导学生质疑

在初中历史学习活动中,重点是要求学生不断积累历史知识,但积累历史知识与学生质疑能力具有非常紧密的关系,合理的质疑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当前学生普遍存在质疑能力不高的问题,而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原因是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质疑环境。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想有效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首先应该要求学生具备独立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完善学生的各项能力。教师在学习活动中应该鼓励学生提高自己的疑问,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去思考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让学生敢于质疑,让学生敢于怀疑课本中的各种定论,利用自己的深入研究去认识。如,在学习“山顶洞人”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学生会注意到山顶洞人利用骨针去缝制衣服,那么线是用什么物质制作的呢?教师则需根据学生的质疑去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与积极讨论,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明确正确答案。教师应用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但可以提高学生质疑能力,还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框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

五、积极评价,让学生充分感受成功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中存在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应用不同的思路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要尊重与关心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利用对学生合理的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努力提高历史学习成绩。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学生思想准备充足的情况下,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将预习与学习中想到的各种问题提出来。教师可以应用提问的方法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对自主学习取得较好效果的学生要给予积极的肯定,让学生感受学习成功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努力思考但没有得到正确答案的学生,首先应该正确评价他们的成功之处,接着可以发挥鼓励性语言的作用,如“你可以试试自其他方向思考一下”、“你再努力想一下,会想出来的”等,不要轻易否定学生;一旦学生出现新奇的想法或观点,教师可以说“你的观点非常独特”或“我都没有想到这一点”等,鼓励学生继续努力,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

总之,在初中历史学习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教师和学生团结合作,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勇于改正自己学习出现的错误,才能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简霞.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12)

[2]沐春美.论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

[3]连家平.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3(28)

猜你喜欢

历史活动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新历史
抄能力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