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意义和途径

2015-02-27徐丽君

关键词:数学文化教师

徐丽君

(丽水中等专业学校 浙江丽水 323400)

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意义和途径

徐丽君

(丽水中等专业学校 浙江丽水 323400)

数学文化在社会文化中占据着一定的地位,然而高中数学作为一种抽象又理性的存在,在教学环节中往往被自觉地忽略。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理解往往存在偏误,对数学文化更是知之甚少。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小觑,本文针对数学文化被忽略这一问题从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意义出发,对如何恰到好处的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作一些简要的说明。

高中数学 数学教学 数学文化

前言:

传统教学理念根深蒂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字和逻辑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而数学文化的教育仍处于空白状态。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有何意义,以及如何将数学文化渗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已成为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意义

(一)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内涵

多年来我们对数学的认知依然停留在最原始的状态。大多数人通常认为数学就是定义、公式和数字的结合体。教师授课内容普遍以“数字加逻辑”为中心,与社会生活相隔绝。事实上,数学与社会文化息息相关,数学文化是文化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模块组成,将数学文化渗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才能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真正的数学不仅仅是冰冷的数字和逻辑,更是有血有肉的社会生活化的存在,消除对数学的偏见,才能理解数学的真正内涵[1]。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大多数学生眼中的高中数学课堂,无疑是老师循规蹈矩的讲解,定理、公式、逻辑思维的运用以及课后模仿练习和推理证明的重复。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差,学习效率低下,课堂气氛沉闷。如果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的同时辅之以新鲜有趣的数学文化,如数学家的生平轶事,数学公式的探索发现过程,推理背后的有趣故事等等,在教材中添加阅读材料、小知识、历史解读等内容,植入知名的数学家、有趣的历史事件、奇闻异事,让数学书不再是单纯的数学书,如在圆周率的这一章节前植入祖冲之与圆周率的故事供学生去阅读,不仅可以让学生兴趣大增,还可以体现数学价值、开阔学生的眼界,充分调动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体验“数学文化”的双重效果。改变数学在学生心中呆板枯燥的形象。

(三)培养学生构建精神品格

数学是充满挑战与发现的学科。数学带给人们的最直观精神便是“探究”。数学注重思维的开发,智力的拓展和逻辑的运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的数学所特有的探究精神,对于将来要从事数学研究的学者,亦或是与数学无关的工作者都具有启发和指引的意义。数学独有的思维方法和逻辑结构所培养出来的精神品格,将会让学生日后无论从事任何职业都终身受益。[2]

(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传统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循规蹈矩的灌输教材内容,而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应占据教学环节的主导地位,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如开展小组讨论赛,数学辩论会等活动,充分发挥其主动性,而教师则要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恰到好处的将数学文化渗透给学生,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和了解数学文化的基础上自主探究学习,积极转变学习方式,成为教学活动中独立自主的领导者。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途径

(一)在问题情境中渗透数学文化

任何数学知识都有其产生的背景和特殊的文化意义,任何数学课节的顺序安排都有一定的缘故。学生在学习一个新知识点之前,都会有很多疑问,教师应在问题中渗透数学文化,帮助学生解答心中的疑问。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前查阅资料,预习与本节课有关的数学家的故事、有趣的推理过程等数学文化知识,课上请学生进行讲解,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数学文化知识竞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文化的积极性,为枯燥的数学课堂增添活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神奇魅力,感受到数学与生活间的密切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在解题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

许多数学公式的形成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和思维方法,教师可以在解题教学中运用前人的思维逻辑方式来渗透数学文化。例如,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分析根与系数的关系,进而指出韦达是如何发现的,引出韦达定理,以数学家解题思路为依托,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更好的把握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题方法,使学生能够将其推广到一元n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中,拓展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在数学文化中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体会数学神奇的奥秘[3]。

(三)在概念理解中渗透数学文化

数学概念往往显得过于抽象化、概括化,在讲解艰涩难懂的数学概念时渗透必要的数学文化往往就会变得浅显易懂。例如,在讲解概率时,可以举例“百发百中”、“探囊取物”是必然事件;“海底捞针”是不可能事件等等,例举这些和数学有关的成语诗词可以自然地将数学文化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去,让学生在理解概念的同时感受数学的美感。

(四)在课外活动中渗透数学文化

课堂上课时间有限,教师在课堂上所渗透的数学文化远远不够,课外活动中数学文化的渗透尤为重要。教师在课后可以用特殊方式来指导学生了解数学文化。如通过查阅资料等渠道写数学小论文;去超市购物例举清单;进行社区问卷调查统计等等,在无形之中向学生渗透数学文化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在生活中把握数学。也可组织同学召开主题文艺汇演,如以数学为主题的诗歌朗诵,把数学文化知识带入到歌词中进行演唱等等,把数学文化和数学课堂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结语:

数学不是数字与逻辑的冰冷结合体,而是蕴含着浓郁的数学文化的真实存在,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文化,往往能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也能够使学生切身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在数学文化中更好的把握数学知识。

[1]胡俊林.数学文化的渗透在高等师范学校数学教学中的意义探讨[J].文理导航(下旬),2014,03(12):11.

[2]柴立微.高中数学思维与教学策略分析 [J].科学中国人,2014,05(24):162.

[3]张国华.高中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的人文性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4,05(36):130-131.

猜你喜欢

数学文化教师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谁远谁近?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圆我教师梦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