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高中数学实践中自主学习模式的重要性

2015-02-27吴淑芳

关键词:笔者内容探究

吴淑芳

(浙江省杭州市第十四中学 浙江杭州 310006)

刍议高中数学实践中自主学习模式的重要性

吴淑芳

(浙江省杭州市第十四中学 浙江杭州 310006)

自主学习模式作为高中数学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对高中数学实践质量的提升和改善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过程中笔者从文献资料出发对高中数学实践中自主学习模式的重要性进行探究,结合具体内容和实践经验,深入挖掘了高中数学实践体系中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措施。文章对高中数学体系的完善具有一定的贡献性作用。

高中数学 自主学习 重要性 措施

前言

传统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对学生进行知识教学,并没有对自主学习模式进行合理利用,在自主学习基础上设置能力教学体系,改善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种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导致学生学习效益大打折扣,造成教学质量受到严重限制。如何运用好自主学习内容,将自主学习模式与高中数学实践教学结合在一起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1]

1 自主学习模式概述

1.1 自主学习概念

1994年美国齐默曼教授指出:“当学生的元认知、动机和行为三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就是自主的。”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2]

自主学习模式对自主学习内容进行全面把握,依照学生心理特征形成资源、环境的调节,实现学习体系的全面协调。这种协调可以让学生主动融入到学习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开阔的学习空间,对学生的知识的提升和能力的改善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3]

1.2 自主学习的特征

自主学习模式从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和学习行为等方面实现学习的调整,从主观能动性出发进行学习,从而实现学习质量的改善,达到学习效益的最大化,其具体特征主要表现在:

(1)自为性。自主学习需要围绕学生为核心开展各项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自我选择、自我探索、自我构建和自我创造,从而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了解自身的不足,解决遇到的问题,提升自身的能力。这种自为性是改善学生学习效益的关键,可以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让学生依照自身的学习状况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实现学习效益的全面改善。

(2)自立性。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我国已经越来越重视学生素质,开始提倡教师引导而非教师教育。自主学习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自立性的培养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在自主教育过程中学生可以成为相对独立的人,即在自主完成学习过程,成为独立的学习个体。这种个体可以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学习中的内容,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灵魂。

(3)自律性。自主学习具有典型的自律性,需要学习主体能够严格依照学习要求对自身学习进行约束和规范,这样才能够实现自觉学习,自主学习。自律学习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觉约束自身行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改善学生的学习效益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是实现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创造和能力提升的必要因素。[4]

2 高中数学实践中自主学习模式的重要性

当前高中数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即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淡薄、学习能力水平低下、缺乏有效学习方法。如何优化高中数学实践内容,改善学生学习能力已经成为新时期高中数学实践体系构建的关键。

自主学习模式作为以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可以全面改善学生发展。在该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探究充分了解高中数学实践中的相关内容,在学习中逐渐形成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该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从自主学习过程中了解自身的不足,对自身知识和能力进行完善,从而实现学习效益的全面改善,从根本上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质量。除此之外,自主实践过程中学生还能够在自主性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形成正确的学习认知。这种学习方法对学生数学持续性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从本质上改善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个性品质。[5]

新时期高中数学教学中明确指出要开展素质教育,围绕学生实施各项教学活动,保证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自主学习模式正是该需求下的产物。自主学习模式以学生为核心开展教学内容,与高中数学素质教育要求一致。高中数学自主学习模式以学生为核心设置教学内容,围绕学生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充分提升自身的知识和锻炼自身的能力,为学生发展创造了和谐、自主的学习氛围。这种学习模式可以全面实现素质教育需求,为学生创建和谐的成长空间,让学生学习观念全面调整,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成为学习的领导者和决策者,这种角色的转变为学生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提供了良好的契机。[6]

自主学习模式可持续教学为目标,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学习空间。传统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只是局限于课本知识教学,并没有对能力教学进行强调;只是单纯进行暂时性理论教学,并没有实现数学知识的可持续化,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中数学教学效益。自主学习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可持续学习内容,让学生了解学习的本质,从主观意愿出发进行学习,这对学生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自主学习模式还可以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学习和思考,这为学生提供了更开阔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对自身的学习进行全面把握和反思,为学生思维的发散和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根本上改善了高中数学实践质量。

3 高中数学实践中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

3.1 自主学习框架的设计

高中数学实践中自主学习模式构建时需要:(1)把握好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注重学生独立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要依照学生发展需求合理设置教学内容,突出理念先行,增强学生对高中数学实践的兴趣;(3)要设定学习顺序,对学习结构进行划分,从而实现学习内容的调整,优化学习结构;(4)突出自主学习内容,围绕自主学习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为学生构建和谐的学习氛围;(5)注重课后练习,以练习提升学生能力,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改善自身知识和技能。[7]

3.2 自主学习模式的具体构建

笔者在自主教学模式设置过程中依照学生能力培养指标将自主学习划分为五个板块,即自主探究、组织教学、提问解答、联系反馈和作业小结。

3.1 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环节设置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要依照学生兴趣和学生能力需求对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内容进行合理设计,从而保证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为学生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师要结合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目标对自主探究课题进行合理选取,将其作为课前任务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分析。该课前任务要具有一定的探究意义,能够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加深知识印象,改善学生对该知识的认知,使学生能够探究后有所收获,这样才能够达到探究的本质意义。

笔者在《集合的表示方法》实践教学开始前就在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先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鼓励学生从课本、书籍和网上查阅资料,对集合的表示方法进行探究并分析上述集合表示方法的特征和作用,让学生自主学习集合的表示形式。在该自主学习后笔者鼓励学生自主运用教学器材对其集合的表示方法进行展现,让学生对集合的表示进行动手实践。这种实践教学前的自主探究有效改善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高中数学学习主观能动性大幅提升。

3.2 组织教学

组织教学作为高中数学实践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该教学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充分了解课堂教学知识,加深学生知识印象,还可以让学生对知识体系进行拓展,达到数学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对高中数学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组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高中数学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明确,把握好教学核心内容,确保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更加深入地了解课堂学习内容,从而全面提升知识理解程度和能力培养效益。要在实践要求上合理运用实践材料,通过上述材料强化学生对高中数学知识的了解程度,确保学生熟练运用各项数学概念。

笔者在《一次函数的性质与图像》教学过程中就让学生对“y=2x”、“y=2x+3”和“y=2x+8”的图像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自由结组,通过绘制图像对一次函数的性质进行验证。这种基于课堂知识点的组织教学有效改善了学生对一次函数知识的认识,从根本上加深了学生对一次函数性质的印象。

3.3 提问解答

高中数学自主学习模式设置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提问解答环节进行全面把握,要鼓励学生对自主学习环节中的疑问进行提问并积极对其解答,及时解决学生中的问题,改善学生高中数学学习质量。在提问解答环节设置过程中教师要选取合理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围绕该内容进行结组学习,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解答过程中要主张让学生开动脑筋相互解答,而自身只是作为参与者对学生解答中的不足进行完善。这种解答既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拓展了改善了学生逻辑思维,全面提升了学生数学学习质量。

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提问解答非常重视,常依照教学内容设置解答问题。如在《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教学中笔者就从椭圆焦点三角形面积公式出发,让学生对该内容进行实践验证。笔者先选取性质“在椭圆中,焦点分别为F1、F2,点P是椭圆上任意一点则对其进行定理验证,验证完成后笔者让学生画图对该三角形的面积进行计算,验证该定理是否成立并提出对应问题。在该实践验证过程中学生得出了上述定理,对该定理成立进行了肯定,与此同时,部分学生还提出:“这种定理可以应用到哪些计算过程中?”、“是否能根据面积值确定角度?”等问题,使定理向外延伸,拓展了课堂学习范围。

3.4 联系反馈

联系反馈环节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对学生反映的问题进行处理,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扫除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障碍,为学生自主先学习铺平道路。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如QQ、微信等作为联系反馈通道,鼓励学生及时与教师交流自身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要确保自身能够充分了解学生在高中数学自主学习中的状况,依照上述状况对自主学习进行调整,从而实现自主学习的全面优化。

教学过程中笔者在课堂中鼓励学生对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并积极与学生交流,主动与学生沟通教学过程中的相关事项,了解学生的看法,集思广益,为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提一些建议。而课下笔者借助教学论坛和QQ及时询问学生学习状况,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度进行掌握,确定学生自主学习中的相关问题及时纠正和解决,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空间。与此同时,笔者还对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梳理和总结,分析自身自主教学引导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改善,双管齐下,全面提升了高中数学实践中自主教学的联系反馈效益。

3.5 作业小结

作业是反映学生自主学习质量的重要内容,可以有效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确保教师能够全面了解学生学习质量,对教学工作的完善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教师要善于分析学生的作业,从学生作业中发现学生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适当指正。要善于对学生作业进行总结,挖掘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特征,在学生学习特征上实施相应引导,为学生自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分析学生作业中的“优点”,对这些优点进行鼓励和赞扬,给其他学生自主学习树立良好的榜样,从而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体系。

笔者在《棱柱棱锥棱台和球的表面积》作业检查过程中就发现一学生对相似棱柱面积计算时计算过程非常复杂,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后笔者发现这主要是由于该学生只注重棱柱表面积计算公式的运用,但没有分析棱柱表面积公式的规律导致。在该状况下笔者重新对该学生进行棱柱表面积计算教学,让学生分析相似棱柱表面积计算过程,有效改善了学生对高中数学知识的运用效益。

总结

自主学习模式构建的过程中教师要对高中数学内容进行合理把握,在素质教学需求上适当划分自主教学板块,细化自主教学环节。要围绕学生对自主学习内容进行合理设置,在该教学基础上合理实施自主探究、组织学习、提问反思等内容,为学生构建良好的自主学习空间,从而全面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效益,改善高中数学实践质量。

[1]张岭.高中数学新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有效性的理论思考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0,01:61-64.

[2]王佩.合作式自主学习模式下的学习者自我监控能力研究[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06:54-57+71.

[3]董学发.高中数学实践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浅析[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3,12:56-58.

[4]陈来满.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03:65-66.

[5]刘青.新课改背景下关于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37:144.

[6]周朝阳.初中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摭拾[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3,05:89-90.

[7]张梅梅,李先栓.职业教育“自主学习”设计的模式策略与教学策略[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12:7-8.

猜你喜欢

笔者内容探究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主要内容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