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服务支撑 茶园歌声飘扬
2015-02-27文丨图刘诗韬张能秋
文丨图 刘诗韬 张能秋
“采茶姑娘茶山走,茶歌飞上白云头……”山岚氤氲,漫山嫩绿的茶园中,不时传来采茶姑娘动听的歌声,这是岑巩县天马镇白岩坪茶场开园采茶时的情景。时下,岑巩2万余亩茶园进入开采季节,气象服务为春茶生产撑起“保护伞”。
创新思路促农民增收
岑巩古名思州,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现有注册知名商标“思州绿茶”,省级名茶称号品牌“思州银钩”、“天仙毛峰”等,“思州剑雪”品牌荣获“1995年国际名优食品贸易博览会”金奖。近年来,为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岑巩县不断创新茶叶发展思路。
全县通过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整合当地茶产业资源,优化茶产业结构,通过推进龙头企业培育,在企业带动中谋求发展。对天马镇茶场进行改造扩建,实现茶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打造玉钦翠芽、玉钦毛峰、玉钦高绿茶等高品质茗茶,茶产业朝着生态健康方向发展。
此外,还出台一系列文件,对茶产业发展做出全局性部署。2014年,岑巩县新建茶园6500亩,除种植地方茶外,还引进福鼎大白茶、龙井43、安吉白茶等名优品种,通过示范带动助推9家茶叶生产企业。
截至目前,岑巩县茶叶种植面积达3.7万亩,投产面积2.27万亩,已通过国家相关部门无公害茶园认定,去年实现茶叶总产量145吨,产值1259.6万元,带动3600户茶农增收。下一步,岑巩县计划发展茶叶种植面积8万亩以上,打造黔东南州茶叶生产大县。
气象服务为春茶生产提供保障
“近两天气温回升,便于茶苗种植,有利茶叶生长,不宜采摘……”看到岑巩县气象局发来的信息,天星乡天星村茶农杨治尤高兴地说,气象服务真是为茶农春茶生产撑起一把“保护伞”。
茶叶生产是岑巩县的支柱产业之一,2014年全县茶叶总产量145吨,产值1259.6万元,在采茶季节每天解决就业3000余人(次),每天人均收入70元。
为确保茶叶下树率,进一步增加茶农收入,岑巩县气象局高度重视气象产品对茶产业发展的服务,在天星、客楼等乡镇建起4个气象标准炮站的基础上,2014年多渠道筹资70万元,在天马镇白岩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兴建一座标准化炮站,增加人影防控覆盖率。
同时,结合天气预报,日最高、最低气温,平均气温;日蒸发,风向风速,降水实况;紫外线、穿衣、寒冷、早中晚舒适、冷害、干害等指数预报,以手机信息、电视滚播、乡村公务栏公开提示等多种形式,为茶农茶苗移栽、春茶生产提供多种气象产品服务。
春茶生产季节到来,为让茶农及时采取措施防灾减灾,县气象部门还开展气象产品上门服务。3月以来,利用《气象信息》、手机信息等平台,共发布气象信息20期,中长期天气预报13期,重要天气预告8期,为茶苗移栽,春茶生长、采摘、制作、存储等提供专业气象保障。(
责任编辑/哈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