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应金融新常态 创造发展新活力

2015-02-27文丨时李唯睿

当代贵州 2015年8期
关键词:农信社金融服务小微

文丨时 杰 本刊记者 秦 涛 李唯睿

2015年,全省农信社将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金融的新常态,切实提高发展水平、提高资产质量、提高经营效益,为全省“十二五”规划的亮丽收官作出更大贡献。

2014年,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全省农信社、农商行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人行、银监以及相关部门的悉心指导下,团结一致、攻坚克难、求真务实,各项工作稳步推进。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奠定“十三五”规划的基础之年,面对经济的新常态、改革的新形势、发展的新机遇,全省农信社要统一思想、凝心聚力、锐意创新,在全省后发赶超、全面小康的伟大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实施三大行动助推经济发展

过去一年,经济下行压力大,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之间争夺市场、银行业之间拼抢客户的竞争异常激烈,全省农信社遇到的困难比预料的多,但结果比预想的好。组织存款、营销贷款既有量的增加,也有质的提升,全年实现各项收入311.8亿元,同比增加83.6亿元,同比增幅36.6%;各项存款余额3495.3亿元,较年初增加467.7亿元,增速15.5%,高于全省总体增速0.4个百分点。

省联社组织开展“春天助农行动”、“支农支小服务行动”、“金秋助农行动”,三大行动主题明确、环环紧扣、力度倍增,为助推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三农金融服务方面,全省农信社坚持精心打造农村信用工程,这一工作已被列入贵州示范、贵州样本并纳入我省地方标准。2014年新增信用乡镇130个,总数达到632个,信用乡镇覆盖面达到47.3%;新创农村金融信用县4个,总数达到13个。全年净投放涉农贷款382亿元,其中农户贷款净投放275亿元。

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方面,作为省政府明确的主办银行,农信社认真落实“3个15万元”信贷政策措施。全年净投放小微企业贷款238亿元,贷款增速35%,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0个百分点。

在民生工程金融服务方面,把自身业务发展与社会责任担当有机结合起来,量力而行,乘势而上。全年净投“5个100工程”项目贷款169亿元、“四在农家·美丽乡村”项目贷款106亿元、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贷款87亿元。

金融创新创造活力着力打造“五个金融”

“唯创新者强”,在当前经济金融新常态下,只有创新才具有核心竞争力、才能创造发展力。

在2015年首届社员大会第十三次会议暨全省农信社工作会议上,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宋锐提出2015年全省农信社工作的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重大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金融的新常态,大力打造“五个金融”,即三农金融、小微金融、民生金融、产业金融、电子金融,切实提高发展水平、提高资产质量、提高经营效益,为全省“十二五”规划的亮丽收官作出更大贡献。

为此,全省农信社要准确把握三农领域发展方式转变、农村经营机制改变、农业结构调整变化,依靠现有业务基础优势,持续推进信用工程建设,开发涉农金融产品,积极探索服务机制和服务方式的创新,推动三农金融服务的纵深发展。2015年力争新创70个信用乡镇、4个农村金融信用县;结合土地经营权流转、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建设规划,主动对接涉农部门,找准金融支农的最佳结合点;主动争取相关政策支持,放大支农再贷款、扶贫资金、财政资金的支农效应;积极支持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现代农业企业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发展,尽快研发适销对路的信贷产品,以满足农村新型经济体的金融需求。

小微企业是实体经济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全省农信社要进一步优化小微金融服务,提高小微信贷的管理效率。一要延伸信用工程建设构建小微企业信用工程指标体系,认真开展小微企业建档、评级、授信,有效扩大小微企业建档评级覆盖面;二要建立灵活授信、用信机制,持续在“方便、灵活、快捷”上下真功夫,为客户提供高效快捷的金融服务;三要助力政策效用发挥,省政府将农信社确定为“3个15万”政策落实的主办银行,既是信任更是责任。农信社将充分发挥主办银行作用,针对小微企业资金使用“短、频、急”的特点,认真总结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经验,大力推广花溪农商银行的金融服务模式和特色产品,创造性地开展金融服务工作,让“3个15万”扶持政策的带动效应得到充分释放。

2015年,全省五大新兴产业投资规模将达4460亿元,这是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抓手,各农信行社将积极配合做好金融服务工作。

在对信息科技产业的金融支持上,积极探索开办知识产权抵押贷款的有效方式,确立与科技企业相匹配的贷款期限,扶持科技创新成果转变为产业活动,帮助小微企业利用创新成果发展产业经营。

在对山地高效农业的金融支持上,积极探索产业链式金融服务方式,以满足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的融资需求为核心,结合我省“185”工程推广,为产品基地的建立、龙头企业的发展、下游销售商的成长以及物流、仓储、宣传等配套服务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培育特色种养业产业链的形成。

在对本地特色产业的金融支持上,特别是在“三绿一红”的茶产业、中药苗药产业、烤烟支柱产业、特色种养产业等方面要制定落实金融服务规划,推动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

在对文化旅游产业的金融支持上,准确把握贵广高铁对沿线文化旅游产业的促进作用,信贷投放要向本地文化旅游产业的龙头企业倾斜,向“生态旅游村”、“农家乐”倾斜,向旅游业相关产业倾斜。

在对新型建筑建材业的金融支持上,主动与相关部门联系、与优质企业对接,积极探索有效的金融服务方式。继续做好“5个100工程”、“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及“六项行动计划”的金融服务工作。

信息时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地位更加突出。特别是金融行业,科技平台已成为各项业务发展的首要支撑、已成为连结各类客户的重要纽带。全省农信社将举全省之力、聚多方之智,全力打造站位高、功能强的贵州农信科技大平台。全力推进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准确定位发展战略,设计基于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的电子银行业务架构,认真制定并稳妥实施年度建设规划。充分利用金融IC卡属性,积极研发电子银行业务新产品,助推农信服务提质转型。

以党建调动活力着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2014年,全省农信社广泛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贯彻“三严三实”,认真整治“四风”,切实转变作风,特别是省联社及行社“三公”经费大幅度减少,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在活动中,省联社及行社班子成员建立联系点432个、收集意见建议1200余条、解决分类问题650余个,被省国资委树为先进典型,得到省委活动办、督导组的好评。

“我们要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宋锐表示,省联社将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全面加强全省农信系统党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等工作。充分发挥党在金融事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行社党委特别是党委书记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把守纪律讲规矩放在重要位置,广泛调动全体党员及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全力推进农信事业健康持续发展。(责任编辑/哈文丽)

猜你喜欢

农信社金融服务小微
帮扶小微企业 山西成绩优异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小微课大应用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合富辉煌:股东应占溢利大幅增长48% 金融服务板块积极拓展
农信社:云南省农信社作品获最佳创意奖银奖
农信社:云南省农信社与德宏州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小微企业借款人
小微企业重在强身健体“信心比黄金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