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年味去哪了?

2015-02-27

当代贵州 2015年8期
关键词:团圆受访者亲情

文丨本刊记者 彭 典

春节怎么过?有两种观点总是在“打架”:一种认为“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纵是千山阻隔,也须在除夕之夜回家;另一种则是春节年味已变,无需遵循传统,隆重过年。

我们如何过一个健康富有意义的春节? 《当代贵州》周刊以“ 春节回家,你怎么过?”为主题,通过发放问卷与实地走访等调查方式,在火车站、贵州师范大学、喷水池、小河等地对200位受访者进行随机调查。

春节回家,您最怕什么?

孝道千年:陪伴父母是回家过年最大的动力

针对“春节回家过年,你最大的动力是什么?”这一问题,48%的受访者表示春节回家过年最大的动力就是陪陪父母。

超过五成的受访者表示回家过年,最大的意义就是亲情的牵挂,回家团圆就是幸福。其实春节最核心的魅力就是家的温暖。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弘扬“孝道文化”可以助推精神文明建设。

春节回家,您最怕什么?52%的受访者春节回家过年最怕人情消费,一年的心血全花在过年上了。还有38%的受访者感觉很累很花钱。现在的过年,许多人为了生意或个人升迁而忙于交际,越来越浓的功利性冲淡了比较单纯的亲情友情,实际上是心累。

感悟春节:悄然淡化的年味

对于春节过年送礼行为,50%的受访者认为是走过场而已,并不热衷。

现在的送礼,有的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礼尚往来”了,往往是假借送礼的名义与领导干部“联络感情”。变了味的送礼无疑会侵蚀社会的人际关系和道德基础。

周女士对此有着自己的看法:“春节送礼的形式更重于内容。我们不能让沉重的‘礼数’和‘面子文化’,压扁了春节的文化传承价值。只有保持文明节俭的优良传统,春节才能一年比一年更轻松。”

春节过年,部分受访者认为年味越来越淡。关于年味变淡的原因,48%的受访者认为是工作越来越忙,压力越来越大。

“许多人之所以感觉年味越来越淡,其实缘于春节缺少文化内涵。给春节注入更多文化内涵,不仅是人们的期待,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邓先生告诉记者。

春节回家,对您来说最大的意义是什么?

有人认为现在的春节年味越来越淡,您认为是什么原因?

年味变了,年味却又没有变。变的是方式,不变的是情怀,家人团圆、家庭和睦的愿望不变,敬老、尊贤、爱幼的传统不变,这是年的“根”、年的“魂”。只要“根”在、“魂”在,年味就在。(责任编辑/顾海凇 制 图/施成萍)

猜你喜欢

团圆受访者亲情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亲情的滋味
中秋节——八月十五庆团圆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团圆中秋
最是亲情“回娘家”
增进亲情的项目推荐
亲情故事两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