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黔贵大地正风反腐——2014年贵州省反腐倡廉工作述评

2015-02-27张立人

当代贵州 2015年8期
关键词:党风廉政纪检监察全省

文丨本刊记者 张立人

“过去一年,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中心任务,强化执纪监督问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明显成效,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1月23日上午,省委书记赵克志在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一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用坚定的话语,回顾了2014年贵州反腐取得的成绩。

2014年,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信访举报44047件,初核7760件、立案5597件,结案5347件。其中,地厅级干部(省管企业负责人)21人、县处级干部149人。同时党政纪处分6011人,移送司法机关480人,并先后对188人的失职渎职行为进行责任追究。

2014年,明确省委巡视办为省委工作部门,巡视组共完成对42个地方、单位的常规巡视,开展对2个单位的专项巡视,发现问题线索992件,涉及省管干部54件。

在全省范围内设立了1482个民生特派组,重点查处在农村惠民政策实施过程中贪污惠民资金的行为,共立案3705件,党政纪处分3247人,涉及金额6.15亿元。

反腐部署出台的规划之多、频率之高、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层层传导压力,推动‘两个责任’落到实处”;“突出问题导向,巡视监督发挥利剑作用”;“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老虎’‘苍蝇’一起打”……

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宋璇涛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概括全省全面反腐倡廉的进展与成效。

2014年的贵州,反腐大潮在一项项利剑行动中展开,作风建设在一项项鼎新之措中深入,全面反腐犹如鲲鹏展翅,乘风翱翔。

运筹帷幄、统驭全局——全省上下始终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全力以赴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纪检体制改革成效初显

2014年7月,省委出台《关于贵州省出台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意见》,明确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4项具体责任、党委(党组)其他成员3项具体责任及党委(党组)领导集体7项具体责任。

“这种直指‘一把手’的监督,对党政‘一把手’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廉洁从政、尽责履职有着积极推动作用。”省纪委有关领导指出。

2014,紧紧牵住“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成为各级纪检机关的工作重心。

一年来,省委书记赵克志就落实主体责任先后与部分省直部门党委(党组)书记集体谈话,到三个市(州)调研督导,还亲自主持召开部分县委书记座谈会,了解掌握履行主体责任情况。

“不再是听表态和承诺,而是要听实实在在的工作举措和工作实效。”2014年12月26日,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宋璇涛在专题约谈部分省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时说。

用好责任追究这个“杀手锏”,是倒逼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落实的关键,对一批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进行处理,震慑警示效果明显。

黔东南州严肃查办了州县水利系统窝案串案,由于没有按照黔东南州州纪委监察局的要求抓好整改落实,黔东南州水利局党组书记、纪检组长在全州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大会上被点名批评。

毕节市七星关区工业与能源局常务副局长傅绍友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宴请有关单位人员,被七星关区政府免去常务副局长职务,该局党组书记、局长吴丰柏被七星关区纪委给予党内警告处分……

据统计,全省已对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不力的147名党委(党组)一把手进行诫勉谈话。对21名履行主体责任不力的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给予了党纪处分。

同时,在全省市县推行的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统一管理改革,也催生出巨大活力,以往派驻机构不能、不会办案的状况得到有效扭转。

在市县派驻机构统管的基础上,从2013年开始试点,全省着眼乡镇,组建了1482个由纪工委监察分局负责人任组长、乡镇纪检监察干部为成员的民生特派组,实现县级派驻机构和乡镇纪委的资源整合,构建了一张覆盖市县以下的监督执纪网络。

如今,遍布全省的1482个民生特派组,正充分发挥自身职能职责,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危房改造、畜牧良种、家电下乡补贴等多项民生资金开展专项督查。

1月23日,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一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贵阳召开。(本刊记者 傅泊霖/摄)

反腐高压态势不减

“更好地发挥巡视制度监督作用。”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明确要求。

2014年,省委书记赵克志先后6次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议和“五人小组”会议听取巡视工作汇报、4次单独听取巡视工作情况汇报、3次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对巡视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备足“弹药”出发,带着问题巡视。2014年3月至6月,第一轮6个巡视组在媒体上发布进驻公告,分别进驻16个市县,重点监督检查反腐、反“四风”、干部选拔等方面工作情况;第二轮8个巡视组共巡视28个地方和单位。同时,用1个月时间,对1所大学和1家重点企业进行专项巡视。

通过两轮巡视,共收到群众来信来电5887件(次),群众来访520批1212人,反映各级干部问题的线索992件。其中涉及省管干部51件,处级以下干部941件。

2015年,贵州省将对198个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进行“点穴式”、“巡查式”、“回访式”专项巡视,对已巡视的4个市州和10个县(市、区)开展巡视“回头看”,再杀“回马枪”……

“利剑”作用进一步彰显,全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正纵深推进。

在“利剑”监督的背后,则是“零容忍”的坚决惩处态度。

2014年,贵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加大打“老虎”和拍“苍蝇”力度,一批腐败分子被惩处。群众对全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满意度较2013年增长26.17%。

这一年,省水利厅原党组书记、厅长黎平,黔东南州委原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王家黔,贵州茅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房国兴等一批违纪领导干部被严厉查处。

力度不减、标准不降。反腐败高压态势持续升温,有腐必惩,有贪必肃的观念在全省干部群众心中日益深入。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在2012年11月15日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在新的历史时期,更要增强忧患意识,加强作风建设,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2014年以来,贵州省纪委抓住春节、中秋等重要节点,组织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戴着“显微镜”,弛而不息正作风,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5043起,处理7091人,其中党政纪处分884人,同比上升112.5%。

省纪委分4批对22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点名道姓通报,通过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对143起违规违纪问题公开曝光,持续向社会释放执纪必严、违纪必究的强烈信号。

安顺市人防办主任李廷坤以工会活动、加班补助、节日慰问费等名义发放补贴,借外出接车、开会的机会,分别绕道浙江、内蒙古旅游,花费大量公款,被安顺市委免去职务,并被安顺市纪委给予党内警告处分。

铜仁市思南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广播电视台台长刘登强公车私用,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安顺市黄果树机场管理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党委书记母纯州,违规发放津补贴、薪酬、过节慰问费,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这些典型案例明确地标示出了“红线”,既是震慑,也是导向。

说到做到、有诺有践、旗帜鲜明、斩钉截铁,只要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十项规定精神,一律从重从快处理,在贵州已成为共识。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在黔贵大地上,反腐倡廉这一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攻坚战将会持久深入地打下去。(责任编辑/晏 青)

猜你喜欢

党风廉政纪检监察全省
攀枝花纪检监察院四川省纪检监察干部培训基地
煤矿党支部如何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四川省乡镇纪检监察工作规程(试行)》
纪检监察工作也要“高质量”——安康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5年探索
零陵区:学校纪检监察员“充电”
心连心,逆风行 省妇联积极引领全省姐妹防控疫情
发挥“她”力量,打赢这“疫”战——致全省妇联执委的倡议书
全省侨务干部培训班在宁举办
龙马潭农商银行
前三季度山东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占全省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