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满意服务”在身边
——贵州省发展型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观察

2015-12-01文丨郭霍庆涛

当代贵州 2015年8期
关键词:服务型党组织基层

文丨郭 乾 本刊记者 霍庆涛

“满意服务”在身边
——贵州省发展型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观察

文丨郭 乾 本刊记者 霍庆涛

加强基层发展型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关键在发展,核心在服务,重点在建设,根本在群众满意。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党组织肩负着贴近群众、团结群众、引导群众、赢得群众的重任,是人民群众了解党、认识党的窗口,是党联系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基层党组织建设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是否牢固。

近年来,贵州省着眼于增强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把发展和服务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鲜明主题,大抓基层,打牢基础,引导基层党组织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上来,带领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使党的执政地位具有更加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

谁去服务,抓服务队伍建设

8800多名致富能手当选村党组织书记,1900多名带头发展产业规模11万元以上,能人治村成效突出;新一届村党组织班子里,有致富能手1.9万名,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2100多名……

今年以来,贵州省牢牢抓住书记这个关键,大力实施“领头雁工程”,以第九届村“两委”换届为契机,采取“两推一选”等多种选任方式,把致富能手、复转军人、返乡农民工和大学生村官等优秀人才选拔进基层党组织班子,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

基层党员干部处在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是党在基层的“形象代言人”,建设基层发展型服务型党组织,关键是打造一支有真本钱和真本领的服务骨干队伍。

贵阳市从市县乡三级机关选派220名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到220个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采取“书记教书记、身边学身边”的方式轮训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安顺市在乡镇、村推行金融干部挂职,互派165名干部挂任86个乡镇金融副职和农信社副主任,选派563名金融干部挂任村两委金融副职,盘活市内现有人才,解决融资难等问题。毕节市按照“回原籍”的原则,从市、县各级各部门选派“名誉支书”1373名,从在外创业的成功人士中选聘“发展顾问”2300多名,为家乡发展献计出力。

省委始终坚持把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作为加强发展型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采取“一村(社区)一策”办法,对症下药,量身定制整顿措施,实行党群部门进弱村、经济部门进穷村、政法部门进乱村、科技部门进产业村,因地制宜抓整顿,推动问题解决。截至目前,全省共排出1420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已完成整顿1399个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的整顿工作,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党支部软在哪里?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怎么样?下一步怎么办?”黔西南自治州对软弱涣散村90名村党组织进行集中培训,每一名村支书都走上讲台,交流整改情况,找准整改方向。黔南自治州汇编创业就业、支农惠农、基层组织建设等基本工作知识读本,分发1.3万名乡村干部,提升基层干部队伍素质和应知应会能力。六盘水市围绕提升党员干部推动发展、推动改革、推动开放、推动转型、推动跨越的“五大能力”,全年以来举办SYB党员创业就业培训班76期,培训党员创业就业带富能手2000余人次,培训农民党员4000余场次4.6万余人次。

怎么服务,抓服务平台建设

哪里有党员,党组织就要覆盖到哪里,服务就要延伸到哪里。

大力推行“1+X”社区党组织网格化设置模式,在每个社区网格成立党支部,楼群院落建立党小组,住宅单元确定党员中心户,实现党的“神经末梢”延伸到户到人,使网格支部和楼栋党员成为社区居民“主心骨”,有效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

六盘水市积极开展“红色股份”试点,整合政府投入资金,原资金性质和投入渠道不变、投向不变、监管主体不变,改革投入机制,把部分资金作为村级原始股本投入合作社,所产生红利属于村集体所有,用于兴办村级公益事业。目前,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在50万元以上的村35个,进一步增强村级组织造血功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服务平台”是有效解决“怎么服务”的关键所在,事关能否有效破解联系服务群众问题。

贵州省坚持建、管、用并重,把各级便民利民综合服务中心(站、点)、各级群众工作中心打造成为服务群众的绿色通道、脱贫致富的信息平台、化解矛盾的前沿阵地,开展“全天候”、“全方位”贴心服务。

铜仁市171个乡(镇、街道)、2900个村(社区)都建立便民利民服务中心(站),实行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推行村干部轮流坐班和群众事务代办制;4523个自然村建立便民利民服务点,实现证件证照办理不出村、矛盾纠纷化解不出村、惠民政策落实不走样。遵义市采取“村电共建”、“村邮共建”、“村银共建”等模式,在村组两级服务阵地设立便民服务站、党群说事室、留守儿童之家等服务场所,新建村民组便民服务点412个,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效率的服务。

黔东南州县两级财政相应投入6000余万元,对313个“小危旧”的村级活动阵地实施改造,切实保障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组织阵地。黔南州采取财政投入、党费补助、社会筹集等方式,建立州、县两级基层组织扩容提能专项基金,补助新建和改扩建村级活动场所,推动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扩容升级。

如今,老百姓进一道门、一个窗口、一处审批、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办结,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满意服务,抓服务效能建设

农村党组织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和谐稳定搞好服务;街道社区党组织围绕安民、便民、乐民、康民搞好服务;非公企业党组织围绕促进生产经营、维护各方合法权益搞好服务;社会组织党组织要围绕凝聚群众、激发活力、促进发展搞好服务……

加强基层发展型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关键在发展,核心在服务,重点在建设,根本在群众满意。服务好不好,关键看作风。贵州省各级党组织在服务窗口、城市社区推行延时服务、错时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订单服务等“五项服务”,通过“朝九晚五”、中午“不间断”服务、“8+2”延时服务、“5+1”休息日服务、“零距离”上门服务、“心贴心”预约服务等多形式、多角度的错时服务,得到广大群众的充分肯定。

遵义市大力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活动”,在机关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党群联心、干群结亲”、“三晒两评一报告”活动,在基层党组织中推行“党群直议制”、“百姓龙门阵”,推动党员干部的作风进一步转变,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事情一件件抓起,把工作做细做实。黔西南州针对新时期群众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行“群众接待日,问题会诊日,工作督办日,走访反馈日”和“为民代办事项”的“四日一代办”工作法,架起党群干群连心桥。

贵安新区组织开展“进万家门、知万家情、办万家事、解万家难、结万家亲”的“五万”活动,把便民利民工作延伸到村、覆盖到户、服务到人。铜仁市坚持开展“点题服务”活动,按照群众点题申请——支部组织协调——党员和能人服务——群众监督落实的模式,保证服务措施到位服务结果满意。

服务好不好,群众说了算。全省各级党组织以群众是否欢迎、群众是否受益、群众是否认可为标准,建立以服务为主题、发展为导向、群众满意为标准的服务评价和考核奖惩体系。

六盘水市出台《六盘水市党员干部服务群众“办事十则”》,狠刹政令不畅、慵懒散漫、推诿拖拉、吃拿卡要等“歪风”,着力打造群众满意的干部队伍。以窗口服务、关键岗位服务、日常规范服务和信息化服务“四个服务”为重点,扎实开展“阳光晒权”、局长进大厅、群众评议科长等活动,着力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

如今的黔中大地,基层发展型服务型党组织,以群众欢迎、群众受益、群众满意为检验标准,全省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正在不断提升,赢得广大群众对党组织的信任,为推动贵州省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

(责任编辑/霍庆涛)

猜你喜欢

服务型党组织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研究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基层在线
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教材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
刘国中: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