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废墟中寻觅吉光片羽

2015-02-27文丨李

当代贵州 2015年30期
关键词:瓦当王宫海龙

文丨李 飞

海龙屯发现的部分文物,从左至右分别为碑刻、脊兽、莲花瓦当。(汇川区委宣传部供图)

绿荫里,一座残山,两条剩水,半圈围墙,九道关隘。黄土下,无数屋宇,漫山残瓦,两三通碑,数百片瓷。在考古工地,总有朋友问我:你们挖到宝没有?我耐心回答:这些建筑基址就是最大的宝。

碑:石之语

碑刻是海龙屯的灵魂,它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娓娓讲述山的传奇。

屯上有碑数通,关隘上残存杨应龙手书的关匾三方,这些是海龙屯上难得的文字材料。其中,以《骠骑将军示谕龙岩屯严禁碑》最为珍贵。碑原立今飞凤关内,后移置于海潮寺中。碑文对上下海龙屯作出了极为严格的规定,文曰:

“然其地势险要,非得其人则不可使守也。予今设用守屯名役:总管、总领、把总、提调、书吏,各理事务;守衙小童、守仓户、打扫户、总旗、小旗、军士、苗军并住屯医生、匠作、主持人等,各有役次时刻,不可擅离。……此乃禁地,庶有稽查,以防奸细佞妄诈伪之徒,再无混冒。违者,自干后开条款罪究,决不轻恕。”

碑文寥寥数语道出了修屯缘由、屯上管理机构、常驻人员及进出关手续等重要信息。“总管”是屯上最高行政长官,“总管厅”为其办公场所。平播之时,“总管”一职由杨应龙的心腹杨珠担任,管理屯内兵马。重要关口设把总,如在屯前办理入关手续的龙凤关,即有“龙凤关把总”。次设“提调”,屯后的万安关即有提调。平播战役中,舒自清为“把守后屯万安关提调”。万历二十八年(1600)五月二十九日晚,眼见大势已去,舒氏率妻子等十一人投诚,并由其引明军自水道入城(《叙功疏》)。

400多年后,谁引我游屯?山无语,石有言。

瓦:莲之韵

海龙屯的屋宇全用瓦苫顶。

“新王宫”出土的瓦当,全以莲花为饰,只是大小有别,形状各异。

筒瓦上饰圆形瓦当,小巧的莲花灿然绽放,花蕊高高凸起,六片花瓣自然舒展,花瓣之外,又环以曲线,形成重重莲瓣,荡漾开去。

宽大板瓦上的瓦当状似如意头,中央的莲花与筒瓦上的无异,只是巧妙地利用空间,在莲之两侧,饰以鲜嫩的尚未完全展开的三角形莲叶。勾头(饰于覆瓦)与滴水(饰于仰瓦)上的莲花枝叶微有变化。

这些400多年前土司衙院上美丽的装饰,随广厦在战火中轰然倒下而潜入泥中,掩去光华。数百年后,爱美的村民将在土中偶尔捡拾的花朵,装饰在自家的屋檐,招徕游客一片羡慕的目光。

旧时王谢堂前莲,开在寻常百姓家。

瓦当上的装饰为何是莲花而非他物,是否与佛教信仰有关?对此,我还不能做出准确的回答,我更倾向于认为它是一个时代的风尚。

泥的莲,在窑火中涅槃,一开几百春秋,暗香氤氲。盛开的莲,将400多年前发生在这里的那场血腥的战事,化解得轻描淡写。

脊:兽相守

新王宫的屋面装饰,除瓦当外,还有各种脊兽。

这些装饰在屋脊上的各式走兽,“使本来极无趣笨拙的实际部分,成为整个建筑物美丽的冠冕”(梁思成语)。

新王宫的脊兽俱用陶土烧成,未见琉璃件。太平附近的窑址旁,曾出此物,屯上所用脊兽或即烧造于此。这里的脊兽均粗犷大气,望之令人生畏。曾有村民于自家地内掘得此物,置于床下,亦觉阴风惨惨。可惜这些造型别致的走兽,随屋宇的坍塌而坠落于地,粉身碎骨,首、爪、尾、眼、耳等七零八落,无一完整者。从碎片看,目前发现的脊兽,主要为正脊上的正吻或垂脊、戗脊上的状如飞龙的怪兽,未见垂兽或戗兽前体型偏小的“九品”走兽。

从吉光片羽中,不难窥见“新王宫”曾经的壮丽辉煌。

(本文摘自李飞:《复活的土司城堡——海龙屯考古手记》 作者系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海龙屯考古队队长 责任编辑/郎艳林)

猜你喜欢

瓦当王宫海龙
Chapter 4 Aladdin's love
在布罗卜丁奈格的其他经历
汉代瓦当纹饰所见社会信仰之一二
瓦当响当当
读史长智商:史上酬劳最高的搬运工
奇妙的“中华海龙”
海龙与海马
海龙卷是什么
对蔡国强《威尼斯收租院》获国际金奖的三点质疑
追寻一种即将消失 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