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例不孕症患者血清性激素6项临床检测分析
2015-02-26关亚娟
关亚娟
(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中医院,河北 宽城 067600)
女性不孕症的发生率逐渐上升,约占育龄期女性的60%。作为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类疾病,其致病因素有很多,免疫失调、内分泌紊乱、生殖器病变、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等都有可能引发女性不孕症,其中内分泌紊乱导致女性不孕症的发病率特别高,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1]。治疗女性不孕症,首先要找出不孕症的致病因素,再综合治疗。临床上诊断女性不孕症的常规方法是检测患者六项血清性激素水平和利用核磁共振、CT扫描、影像学、超声检查等[2]。本文利用化学免疫发光测定法检测所有实验对象的六项血清性激素水平,对于临床上诊断不孕症以及指导医师临床用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妇科收治的128例不孕症患者,患者的不孕年限是2~11年,分为月经失调组和月经正常组,月经正常组64例,年龄(25~43)岁,平均年龄(34±1.5)岁;月经失调组 64 例,年龄(26~47)岁,平均年龄(35±1.2)岁;所有患者均经过六项血清性激素检测以及核磁共振、CT扫描、影像学、超声检查等确诊为不孕症。再选取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正常者64名为对照组,年龄(22~46)岁,平均年龄(34±1.6)岁;对照组经血清性激素水平检测正常,半年之内没有服用过吩噻嗪、胃复康、利血平、安定、吗啡及其他激素类的药物,半年内没有流产、哺乳史,体检健康,月经周期规律。所有患者均排除精神病、先天缺陷性不孕、器质病变、心、肾、肝类严重疾病,以及患者丈夫生殖器功能异常者。三组患者在年龄、体质等自然资料方面没有明显差异,具有较好的可比性(P>0.05)。
1.2 方法:正常对照组、月经正常组和月经失调组患者均选择卵泡早期,早晨空腹抽取4mL静脉血,不加任何抗凝剂,并放置到水浴箱内10min,调整温度到37摄氏度,之后取出放入2000r/min的机器内做离心处理10min,充分分离血清后,用自动化学免疫发光仪检测血清六项性激素水平。其中垂体泌乳素、促黄体生激素、促卵泡雌激素、孕酮、睾酮、雌二醇六项性激素检测均选用德国Bayer公司生产的试剂盒和有关试剂,每日早晨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检测实验对象的六项激素水平,做好质量控制。仪器选用Bayer公司生产的全自动化ACS:180化学免疫发光仪。不孕症可以划分为原发性不孕症和继发性的不孕症,婚后从未怀孕的患者为原发性不孕症,患者曾经流产或生育后两年之内没有怀孕的未继发性不孕症。
1.3 统计学方法:本文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之间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之间的比较使用t检验进行分析,统计结果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选取的128例女性不孕症患者中,原发性的不孕症患者有100例,占总数的78.13%,继发性的不孕症患者有28例,占总数的21.87%。通过测定三组对象的六项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较健康对照组与月经正常组之间的垂体泌乳素、促黄体生激素、促卵泡雌激素、孕酮、睾酮、雌二醇这六项性激素水平,检测结果没有明显差异,在统计学意义上不局有显著性(P>0.05);比较健康对照组和月经正常组与月经失调组之间的垂体泌乳素、促黄体生激素、促卵泡雌激素水平,前两者的性激素水平明显低于月经失调组,在统计学意义上具有显著性(P<0.05);但在孕酮、睾酮、雌二醇方面,健康对照组和月经正常组与月经失调组没有明显差异,在统计学意义上不局有显著性(P>0.05)。详细情况见下表1和表2。
表1 三组实验对象血清性激素P T E2检验结果
表2 三组实验对象血清性激素PRL LH FSH检验结果
3 讨论
不孕症的发病率大约在10%到15%之间,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引起女性不孕症的因素有很多,尤其是内分泌紊乱,肾上腺、甲状腺功能异常以及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A)性腺轴功能异常等导致女性不孕症的概率非常高[3]。女性正常月经依赖于健全的性腺轴HPOA功能和其相互调节作用,使得人体性激素呈周期性变化。内分泌紊乱的患者月经失调,性腺轴HPOA中任何环节出现功能异常,都会引起性激素分泌的异常,干扰机体正常排卵,从而月经失调,甚至引发不孕症。雌二醇(E2)是妇女生育期主要的雌激素,经期3~5d血清雌二醇水平是检测卵巢功能是否正常的一个重要指标,正常E2值为50pg/mL。人体处于基础状态时,E2降低说明卵巢功能不健全;E2>80pg/mL,说明生育能力降低,在促排卵治疗时,卵巢低反映或没反映;E2>100pg/mL时,说明卵巢反映很差。E2是成熟卵泡分泌的激素,与促黄体生激素(LH)、促卵泡刺激素(FSH)水平负相关[4]。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月经失调组的LH与FSH水平明显升高,可能是因为先天性卵巢衰竭或卵巢早衰。相比较正常对照组和月经正常组,月经失调组的E2水平部分偏低或差异很小,而LH与FSH水平偏高,原因可能是下丘脑-垂体的功能障碍。LH与FSH能够促进卵泡发育和成熟,并对分泌雌激素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正常经期卵泡早期的血清LH与FSH处于低水平,基础状态下,LH和FSH均小于5mU/mL,说明下丘脑-垂体的功能低下,当LH与FSH均大于40mU/mL时,说明卵巢功能开始衰竭。另外,当卵巢功能出现衰竭前期,患者卵巢的贮备能力已经下降,而此时的LH和FSH可能还是处于正常范围之内或在正常高线之上,FSH水平升高比LH更早,所以LH与FSH的比值也可以作为卵巢功能预测指标,若FSH与LH的比值大于3.6,说明卵巢的储备能力有所下降。FSH用于评估卵巢的储备功能比用LH评估更加有价值,若基础水平下FSH>20mU/mL,说明卵巢的储备量降低,若FSH结合基础雌二醇预测患者经促排卵治疗之后的妊娠潜力可以更加准确,FSH在正常情况下,若雌二醇<80pg/mL,可以更好地保证治疗的成功率。若患者黄体过早退化或者本身发育不良,则可引发黄体的功能缺陷,孕酮分泌减少,同时子宫内膜的发育也相对迟缓或者停滞,也会引发女性不孕症。由下丘脑催乳素与泌乳素相关释放因子的调节作用下,垂体泌乳素的主要是由垂体前叶的嗜酸性粒细胞分泌,垂体泌乳素可以加快乳腺发育、促进乳汁的分泌以及保持患者黄体细胞膜内LH受体的完整性与数量。垂体泌乳素水平升高超过20ng/mL,会发生卵巢功能障碍,临床上表现为月经量少、闭经、溢乳等月经不调症状,进而影响机体排卵导致女性不孕症。
有关研究认为,垂体泌乳素水平的升高,不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均有可能干扰到性腺轴HPOA,使得卵巢合成、分泌孕激素、雌激素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干扰卵泡发育、成熟和排卵。卵巢中的睾酮由肾上腺、卵巢分泌,参与调节卵泡的生长以及卵子的成熟,睾酮合成受到促黄体生激素的调节。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月经不调组患者的血清性激素中,垂体泌乳素、促黄体生激素、促卵泡雌激素水平比健康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患者不孕可能和内分泌紊乱有关。比较健康对照组与月经正常组之间的垂体泌乳素、促黄体生激素、促卵泡雌激素、孕酮、睾酮、雌二醇这六项性激素水平,检测结果没有明显差异,在统计学意义上不局有显著性(P>0.05),这就基本排除了患者由于内分泌紊乱而导致不孕症这个病因,患者需要在其他方面来查找可能病因,尽量快速找出病因以便及时治疗,早日康复。
[1] 刘宏明,蒋显勇,陈春玲,等.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不孕症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J].中外医疗,2013,32(13):168~168.
[2] 屈丹,欧阳航,周葵润.电化学发光检测性激素六项在妇科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当代医药,2013,19(31):95~96.
[3] 焦路阳,郭庆合,鲁广建.孕酮,雌二醇联合抗HCG抗体在不孕症检测中的临床价值[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9):5079~5080.
[4] 刘晓春,何毅,周向阳,等.2010年至2011年广西临床内分泌激素检验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8):925~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