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为何出现内容“融”而不“合”
2015-02-26魏岳江
魏岳江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北京. 100010)
媒介融合为何出现内容“融”而不“合”
魏岳江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北京. 100010)
摘 要:内容融合是媒介融合的关键,是实现媒介融合的重要途径。新媒体通过互联网数字技术,将报刊台、广播电视等介质的内容产品,如文字、声音、图片、图像等内容进行数字处理和传输,逐步推动媒介内容融合,旨在实现内容增值效应。然而,我国媒介内容融合还刚刚起步,法规制度还不完善,各种新媒体集群各自为政,都以抢先转摘传统媒体互联网新闻信息产品为出发点,致使出现内容“融”而不“合”的问题,导致内容多方传播、重复传播,没有达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互协调、取长补短的一体化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媒介融合;内容产品;阅读模式;融而不合
媒介融合是“互联网+”催生出来的新业态,是新媒体将来取代传统媒体的必经阶段,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历史使然。自从2005年8月新闻出版界正式启动数字报业规划后,我国传统媒体经历了报刊台网一体、融合互动、媒介融合、移动与固定互联网优势互补等发展阶段,直到今天普及二维码、法人微博、微信公众账号、报纸客户端(APP)、“云报纸”等融媒体新形态,取得了阶段性媒介融合成果。但是总的来看,我国媒介融合还处于萌芽时期,融合的深度、广度还不够,二维码、APP式的融合实际上是媒介内容的“简单叠加”、“平台转换”、“渠道位移”,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媒介内容共享共用、优势互补、一体发展的深度融合。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一、内容运用:新媒体“借船出海、借风航行”,抢占先机摘转传统媒体内容“精品佳文”,致使传统媒体内容优势化为劣势
与新媒体相比,传统媒体具有其无法比拟的内容优势,这也是传统媒体蓬勃发展的“生命与灵魂”。传统媒体经过长期经营,积累数以亿万计的海量资料,具有内容资源丰富优势;夯实新闻报道经验丰富、选题策划精通和编辑加工业务熟练的专业人才根基,具有业务素质优势;培养熟悉产业模式出版发行专业人才,建立相对固定的作者群体,具有质量生命优势;建立一整套编辑记者采编流程、业务管理体制,形成有效的制度规范。内容融合是媒体融合的根本,适应多终端发布的优质内容生产是媒体融合发展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的重要指示,一针见血指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都有各自优势和劣势,只有将二者的优势和长处融为一体共同发展,才能获得更强的传播力、更大的影响力和更高的公信力。虽然新旧媒体现已进入互动、融合发展阶段,新媒体暂时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媒体的一些优势,但是新媒体取代不成可以替代,依靠自身技术传播优势,“借船出海、借风航行”,借助传统媒体内容优势发展自己,弥补自己劣势和内容劣势。有些新媒体记者编辑借助互联网信息开放共享、平等互用特点,不仅对传统媒体网络内容及早浏览,而且大篇幅转载、摘编吸引民众眼球的信息作品,抢在报刊发行到读者之前传播出去,将传统媒体内容发挥得淋漓尽致。换言之,由于报刊网络化,在报刊还未发行到读者手中(一般报纸每天上午10时前才能看到),新媒体早上就把传统媒体有关重要信息传播到读者眼前。例如,手机新闻早晚报,早上八点前就能看到,并且仅用1分钟浏览就知天下大事。有的媒介融合在形式上建立网站、开发客户端,但是在内容上处于刊、台、报与网相对分离的状态。特别是一些官办的报刊,满足政府全额拨款经营,固守田园,甚至认为不搞融合发展也能维持现状,把建网要钱用在传统媒体建设上,而把网络放置高阁;有的尽管争先恐后创办新网站、开辟微博、微信、建立客户端,把传统媒体的内容通过键盘变成自己网站的新鲜产品,作为新媒体经营的一种手段。新媒体阅读不仅价格比纸质报刊书便宜,而且在电脑、PAD、手机等平台上都可随时阅读,且易于保存和内容搜索。目前,全国报刊业都在竞相发展以客户端上线为先导,努力在“两微一端”(微博、微信、客户端)之间实现用户、内容、资源的融通,不断增加法人微博粉丝量,致使传统媒体的受众规模不断缩小,市场份额逐渐下降,“夹缝中生存”步履艰难。特别是近年来纸质报刊书价格一直呈上涨趋势,这让许多看报读书人望而却步。截至目前,从《新闻晚报》停刊到全国关闭万余邮政报刊亭,一度点燃关于传统媒体是否会消亡的唇枪舌战,难怪有专家预言:到2044年,最后一位报纸读者将结账走人。
二、内容时效:新媒体“抢先占位、捷足先登”,会议报道、新闻发布会等现场直播,与观众面对面零距离,致使传统媒体内容传播滞后
近年来,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二维码等新媒体形态的抢滩占位,构建新的舆论空间和场域,提高了新闻传播时效,延伸了新闻出版产业链,成为全球报刊业发展走势。特别是基于高速开放的宽带网络和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传播技术相续发展,即时报道、视频播放成为今年全国、各省市两会信息公开的新亮点。在会议、新闻发布会等政务活动报道上,新媒体不仅可以现场直播,而且在报道内容上捷足先登,致使传统媒体传播实效比新媒体晚半拍。有时,还会出现传统媒体记者采访采编的内容与新媒体预先传播内容重复,失去时效性。网络直播让两会代表委员与网民实现“亲密接触”、“零距离”沟通。据媒体报道,2015年全国两会,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网、中央电视台等各种新媒体群纷纷登台亮相、施展绝技,现场直播两会主要盛况、议事议程、报告内容、讨论发言,甚至国家领导人两会时间表也公布于众,全面详细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光明日报社开辟“直通两会现场”等栏目,打通会内会外传播壁垒,体现“民有所呼,会有所应”。中央电视台以多个频道,以不同语言同时向世界各地传递全国两会现场好声音、好举措。网民无论在办公室、乘火车,还是在户外、商场,都可通过微博实时播报、微信推送、手机客户端推送等多种方式,实现同步观看两会。与此同时,各大网站在专题页面上按主题分类选登网民建言,设立热门建言排行榜、历年政府工作报告回顾等栏目,还开通微博、微信交流区等与网民进行互动。可以这样说,遇到社会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新媒体让编辑记者点点鼠标、敲敲键盘,线上扒一扒、线下拼一拼,就能实现即时传播、海量传播、立体传播,甚至达到新闻首创首发首播,扩大受众群体,提高时效性。从舆论生态变化看,新媒体话题设置、影响舆论的能力日渐增强,大量社会热点问题在网上迅速生成、发酵、扩散,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面临严峻挑战。一些调查显示,部分网民还将互联网、新媒体与阳光、空气、水并列为重要的生活资源。媒体与公众的关系变化,让传统媒体正经历着一场生死考验。报纸一般为日刊、周刊,杂志一般为半月刊、月刊或双月刊,虽然以选题厚重、分析深刻见长,但在时效性上却远远落后于微信、微博,更落后于互联网。况且,新媒体把有关要文都及时传播出去,带来报刊的内容也不新鲜,失去原创内容优势。即使是原创内容,人们也不会感到题目新颖。
三、内容受众:新媒体“随时浏览、娱乐分享”,“微阅读”、“浅阅读”、“碎阅读”成为大众阅读行为方式,致使传统媒体阅读内容受众出现断层
“互联网+”媒介融合时代,新媒体给大众阅读带来“微阅读”、“浅阅读”、“碎阅读”的行为方式,给传统报刊书籍“深阅读”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由报刊台网一体、微信、微博、智能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介编织起来的空间立体网络,把我们带进信息知识丰富海洋的同时,也逐渐拉开人们与纸质报刊图书的距离,移动网络阅读成为低头一族的新宠,纸质报刊书籍阅读人群与以往相比出现断层危机。
新媒体诞生前,传统媒体阅读对象为全社会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的受众群体,看报读书是深阅读主要方式。坐火车、轮船前,预先要买几本书或报纸,有时座椅后面布兜内装有免费阅读的杂志、报纸;在城市街头巷尾、地铁公交上,随处可见卖报纸杂志的报童。手机电子书的出现,为读者提供随时随地、快速便捷、浏览观赏的崭新体验,“微阅读”、“浅阅读”、“碎阅读”成为大众阅读方式主流。如今,乘坐火车再也看不到有免费报刊,图书馆再也看不见全体老中青聚精会神阅读,取而代之的是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在公交地铁上,在商场、咖啡厅、餐厅里,在开会前几分钟甚至在打麻将、扑克牌桌上,民众通过众多的新闻类、电子阅读APP等,可以实时获取新闻资讯,了解政务信息,浏览纸质报纸,发送微信、微博。难怪人们常说,会朋友、吃午饭、候车等碎片化时间,现在都成了阅读的黄金时间。休闲、等待时间拿出手机浏览报刊、网络新闻,陪家人孩子逛街时携带电子书打发等待时间,渐成常态。许多成年人甚至小学生,他们的kindle里是书的海洋、娱乐世界。数据调查显示,2014年数字阅读为58.1%,较去年上升了8.0个百分点。同时,我国成年人日均手机阅读时间首次超过1小时。相比之下,老年人新媒体阅读率远低于成年人。并且,多数老人手机价格低廉、性能不佳,未开通微信、微博,主要用于与家人和周边朋友圈子的沟通联系。加之,有些老年人因视力衰退、手脚不听使唤,读书看报只能靠深阅读。新媒体除了能带给读者原版阅读的新鲜感觉外,更加凸现集休闲与娱乐、媒体与增值服务为一体的审美享受。尤其是以腾讯微信公众平台的推出为标志,移动即时信息媒介诞生,将手机全能型的文字、照相、录音、摄像等多媒体功能和效应发挥得淋漓尽致,可即时采集、编辑、出版发行、社会化传播和交互,休闲娱乐成为国民阅读的主要动机。传统媒体由于出版时间、流通方式、生产和销售成本等原因,无法满足读者需求的多样性和个性化。最近调查显示,近70%的受访者把阅读当成是娱乐消遣、打发时间的手段。
参考文献:
[1]陆地,高菲.新媒体的强制性传播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尹韵公.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顾杰.现代领导如何应对新媒体时代[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
[4]周志平.微博舆论影响力研究[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3.
[5]曹劲松.政府网络传播[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6]匡文波.新媒体理论与技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7]黄传武.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
[8]盛杨燕,周涛.大数据时代[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9]麦尚文.全媒体融合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10]张彬. 2015北京两会为何“就是不一样”[N].北京:北京日报,2015-01-29(3).
[11]梁益畅.从两会报道看传统媒体谋变[J].北京:中国记者,2015:34-38.
[12]李春玲.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字化阅读首次超半数[N].北京:人民日报,2015-4-21(8).
作者简介:魏岳江(1967—),男,北京人,新闻专业硕士,北京市委信息中心记者,在全国全军报纸杂志发表2000多篇文章,人民网有本人专栏,获全国全军大奖30多次。
中图分类号:GG22006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5)16-00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