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电视少儿节目中主持人的即兴口语表达

2015-02-26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22期
关键词:主持人口语受众

刘 怡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浅谈电视少儿节目中主持人的即兴口语表达

刘 怡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电视少儿节目的受众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主持人所运用的即兴口语一定要符合少儿节目的特点。少儿节目的主持人要考虑到少儿节目的受众——少年儿童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要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具备一颗童心。少儿节目的主持人应该具备强烈的以受众为主体的意识,要确定鲜明的风格并具备相应的语言技巧。

电视少儿节目;受众群;少儿节目主持人

电视少儿节目,作为一种特殊的电视节目形态,它是以特定的一类受众——少年儿童为目标受众的节目,是针对儿童审美需要和心理需求所设计的、有利于少年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电视节目。少儿节目中的主持人的即兴口语表达占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少儿节目的特征使得主持人在节目中需要更多地运用即兴口语,同时灵活多变,临场发挥的即兴口语也使得少儿节目更加精彩。同时,少儿节目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即兴口语表达有着不同于其他节目形态中即兴口语的独特属性。

一、少儿节目中的即兴口语表达

首先,少儿节目中的即兴口语表达是为特殊的受众群体(少年儿童)服务的。少儿节目,顾名思义,即是为少儿服务,以少儿为目标受众的节目。这也就是其最大特点区别于其他节目的不同之处。在诸多的电视节目中,只有少儿节目,是专门为少年儿童“量身打造”的。优秀的少儿节目大多是符合少年儿童的天性,用他们的眼睛去观察,用一颗童心去体会,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少年儿童处于人生的初级阶段,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对世界充满了新鲜感。儿童教育学家说:“儿童需要形象、声音和色彩。”而且,他们理解能力、接受能力都与成人不同。目标受众的特殊性决定了少儿节目不同于其他节目,同时也决定了少儿节目中的主持人即兴口语不同于其他节目。

第一,少年儿童处于成长阶段,他们的思想、知识层次肯定不能和成年受众同日而语。因此,在少儿节目中即兴口语,不仅仅要体现即兴口语的一般特点:生活化、口语化,还要尽可能接近少年儿童的语言,要考虑到孩子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至少,主持人在对受众进行传达信息、进行沟通时,必须是没有任何障碍的。笔者看过这样一个例子,在一个少儿综艺节目中,一个主持人采访一个4岁的孩子:看完他们的事迹以后,此时此刻,你心里怎么想的?

孩子(大约4岁):(紧张地)……(无言)

主持人:(略急得)可以告诉大家吗?

孩子:(紧张地)嗯……嗯……

主持人:(着急的)就是此时此刻你心里的想法啊?

孩子:(半天以后)可是……什么是“此时此刻”啊?

这个例子深刻的说明了,在少儿节目当中,主持人的即兴口语表达必须考虑到受众——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要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

第二,少年儿童的电视节目虽然统称少儿节目,但事实上,少年儿童的年龄跨度很大,从0~18岁,可以分为0~2岁的低幼期;3~5岁的稚龄期;6~9岁的孩童期;10~14岁的少年期;15~18岁的青少期。每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他们的思想、观点,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审美特点都不一样。这就决定了主持人在面对不同年龄的少年儿童受众群体时,他所采用的语言样态肯定是不一样的。虽然都是即兴的口语表达,都是在和孩子们进行交流和沟通,面对不一样年龄的孩子,其语言的内容和形式肯定是大不一样的。试想,如果让《三星智力快车》的主持人方琼用主持《三星智力快车》的方式去主持金龟子的《智慧树》,而让“金龟子”刘纯燕去主持《三星智力快车》,那会是个什么样子?

二、少儿节目中主持人如何做好即兴口语的表达

第一,苦练内功,提升自身。即兴口语由于其无稿,即想就说的特点,集中地反映出主持人的文化修养、思想情趣等。因此,要能够在节目中很好地进行即兴口语表达,主持人在个人修养,文化积淀上不断地进行内在自我提升是基础,也是根本。语言是思维的反映形式,因此,要经常进行思维逻辑性、条理性的整理,这样在即兴口语表达上才能做到清楚,有层次感,让人容易理解和接受。少儿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同样如此,不要因为受众是孩子就以为可以放松对主持人自身的要求。相反,孩子是最纯洁的白纸,少儿节目中的主持人是孩子模仿甚至崇拜的对象,如果一个少儿节目主持人在其语言上用到任何不得当或者不规范的语言,都可能对孩子造成极其不良的后果。

第二,树立以受众——少年儿童为主体的意识。少儿节目就是以孩子作为服务对象的,主持人在节目中的通过语言进行传情达意,都必须考虑到孩子是否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接受。在这个问题上,同时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处于哪个阶段,应该对不同的年龄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方式和语言样态。其实,可以说,在少儿节目中,主持人最常使用的语言样态就是即兴口语。这和少儿节目本身的特点是分不开的。首先,少儿节目是为孩子服务的,而孩子们的知识水平和思想成熟程度都还处于较低的成长的阶段,这都决定了少儿节目主持人要和孩子们进行无障碍的沟通,在节目和受众间起到良好的桥梁作用,就必须大量地使用通俗、易懂的即兴口语。同时,少年儿童处于成长期,身心发育都还没有完全成熟,注意力注意点都处于随时变化之中,节目中经常出现各种临场的变化,而很多变化都是节目前期策划准备时无法预知的,这更是需要我们的主持人在节目中运用到即兴口语,以便应对节目中出现的各种变化和情况。即兴口语表达,往往在少儿节目当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孩子天真的童心与主持人运用得当的即兴口语碰撞而得出的童趣往往会引发一个精彩节目的产生。在一个少儿综艺节目的访谈环节,就有一段令人莞尔的有趣对话:

主持人:“小小董,听说你在你们幼儿园当了好几年班长啦,这么厉害哦?”

孩子:“嗯嗯,我是天才班长哦!”

主持人:“哦,为什么呀?”

孩子:“因为我帅嘛!”

主持人:“哎,那我就不懂了也,这个帅和天才有什么关系啊?”

孩子:“哎呀,这个帅就是天才嘛!”

这段对话引得大家都乐开了,因为它真实的体现了孩子的童心童趣。而这正是由于主持人运用得当的即兴口语表达与孩子真诚交流而引发出来的。

第三,确定鲜明生动的即兴口语表达风格。即兴口语可以说是最能代表一个主持个人的风格的语言样态。通过鲜明生动的口语表达,主持人可以尽显自己的风格特点,并由此在受众心中确定自己的形象。当主持人在受众心中印象加深时,那么他所传达的信息就能被更好的接受,其节目与受众间的桥梁作用也能够更好发挥。鞠萍一次在主持《中华儿女学龄前智力竞赛》时,与一个小选手有这样一段对话:

鞠萍:你可以告诉我,你贴的是什么吗?

孩子:我贴的是表。

鞠萍:(端详一番)那表上面贴的是什么啊?

孩子:……(紧张,不语)

鞠萍:(会意)啊,我看出来了,是闹钟,对不对?那上面的那一块是小铃铛。这个呢?

孩子:这贴的是一个人在皱眉。

鞠萍:那上头贴的是什么啊?

孩子:是头发。

鞠萍:啊,可以理解,头发是竖起来的,是不是?怒发冲冠啊!很好,那是什么啊?

孩子:那是火枪。

鞠萍:是火枪啊,火苗是向上的,好,不错。这是方向盘,我看出来了,贴得好,跟别人想得不一样……

孩子:(高兴)鞠萍姐姐,我这贴的是怪物。

就是以这样甜美、亲切、温和的语言风格,鞠萍深深打动了亿万中国少年儿童的心,确定了自己“鞠萍姐姐”的风格。

第四,深入浅出,通俗自然。这是即兴口语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同时在少儿节目中这一点尤为重要。广播电视节目中的即兴口语要在有限的时间中传达尽可能多的信息,而必须要受众在接受过程中没有障碍,这就决定了它的语言必须是深入浅出的,必须是通俗易懂的。而且即兴口语往往是临场的、即时的,这也决定了它必然是生活化的,接近于口语的。少儿节目由于其受众的特殊性——孩子的知识水平,思想阅历水平都比较低,还不能和成人相比较。因此,就更是要求语言的通俗、易懂,否则孩子可能无法理解节目内容,就更谈不上接受节目主持人,接受节目中所要转达的信息了。

第五,恰当地使用语言技巧。即兴口语是接近生活化的语言。然而,播音主持是一门艺术,艺术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因此,即兴口语不能完全等同于我们生活中的即兴说话,在我们进行即兴口语表达时,还是应该注意运用恰当的语言技巧。比如音质是否悦耳动听,语调是否在配合语意时有着适当的高低起伏、抑扬顿挫,语流是否通顺、流畅,声音力度是否均匀、持久等等,这些都决定了主持人的即兴口语的传播效果。还是说影响了一代人的鞠萍姐姐,她的声音非常甜美,这得益于她以前学习声乐的经历,同时她的音质纯净,发音标准,她的语音亲切而有音乐的美感。同时,在语速上,鞠萍掌握得不急不缓,恰到好处,孩子们听得清楚又不致感到拖沓。可以说,一听到鞠萍姐姐那轻柔,甜美的声音,孩子们都会不自觉被吸引和打动。同时,鞠萍的语言规范,语音标准,甚至很多孩子学说普通话,都会以“鞠萍姐姐”的语言为范本和标准。

即兴口语表达在少儿节目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当重视和积极培养、训练自己的即兴口语表达能力,真正做到“无稿播音出口成章”。

G222.2

A

1674-8883(2015)22-0091-02

刘怡(1984—),女,湖南邵阳人,中国传媒大学教师,研究方向:广播电视艺术学。

猜你喜欢

主持人口语受众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浅析新闻炒作下受众逆反心理
酒中的口语诗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从受众需求角度看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