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的传统媒体突围
2015-02-26张晖
张 晖
(作者单位:柳州市广播电视台)
大数据时代的传统媒体突围
张 晖
(作者单位:柳州市广播电视台)
摘 要:随着大数据的兴起,媒体人现在已融入到了由互联网、移动互联引领的社会巨变中,正从过去的记录者、旁观者、报道者,变成事件发展的经历者。在新时期如何实现传统媒体的模式突围和转型,如何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在新一轮社会变革和调整中立于不败,利用大数据来提升和改造传统媒体,本文通过对大数据时代的传统媒体的研究,对传统媒体的突围提出了几点建议和见解。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传统媒体;转型
2013年7月,由上海第一财经传媒公司打造,以杂志实用纸为编辑特色的《好运Money+》杂志正式宣布停刊;半年之后,2014年元旦,创刊于1999年的上海《新闻晚报》,它的生命在15周岁这一天戛然而止。作为主要传统媒体的报纸、杂志、电视、广播,过去,它们是新闻信息传播的主流渠道,拥有数以亿计的受众。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今天却遭遇了从来没有过的危机。新兴媒体的兴起,使信息的生产、传播、接受、储存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受众的阅读习惯、消费习惯、思维方式也随之改变。同时也预示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1 大数据时代的概念与特点
1.1 大数据时代的概念
现阶段信息化的发展,为社会带来了海量的数据来源和数据信息,大量信息的涌入和传播是传统数据处理技术无法处理的。换句话说,目前人们已经开始面临大数据处理的新的发展难题。在此种情势下,社会上普遍将当今时代称之为大数据时代,认为人们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1]。
1.2 大数据时代的特点
大数据时代是建立在涌入社会中的海量数据基础上的,其特点非常鲜明,主要表现为数量多、速度快、价值量大等。大数据时代通过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人们生活中的各项数据都收集起来整理归类,最后整理出来的信息量非常大。大数据时代另外特点就是价值量大,大数据分析方法拥有传统的数据处理技术不可比拟的优势,对提高各部门各单位的社会效率有着很大的影响。
2 大数据时代传统媒体的发展现状
根据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2012年就受众年龄与电视新闻收视习惯的对应关系做的调查,他们把人群按年龄分成4.组,追踪从2007到2011年不同群体对新闻频道喜爱程度的变化[2]。结果显示:对于47岁以上群体,央视新闻对他们有吸引力,影响是正向的;46岁到32岁之间的群体处于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角力之中,央视新闻具有微弱正影响;31岁到17岁的受众群体正在远离电视,新媒体的影响远大于传统媒体;16岁以下的90后,更喜欢上网获取信息,电视使用率低,央视新闻对他们的影响是各群体中最低的。
这种变化与互联网,特别是与移动互联的兴起有密切关系。2012年,世界性的全球“数据新闻奖”设立,该奖项是世界上第一个将数据新闻这样的新型新闻媒体列入正规媒体的奖项,开大数据时代新闻媒体的先河。此时,共有51个国家和地区的286个项目参与评选,最终6个新闻项目脱颖而出,获得该年度最杰出的新闻奖项。新型新闻媒体的发展使传统媒体陷入了困境之中,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如何借助移动互联技术实现传统媒体的突围与转型,是现阶段传统媒体急需解决的问题。
3 大数据时代传统媒体的突围
3.1 拓展传播渠道,实现新旧融合
针对现阶段的发展情况,传统媒体可以转变发展思路,将眼光从自身转移到外部[3],丰富数据量,实现新旧融合。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就提出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2015年2月,柳州广播电视台率先在广西推出《在柳州》APP,依托台内传统媒体《柳州新闻》《新播报》等节目平台,对全台的栏目资源进行了有机的整合,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相互影响。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利用好大数据的特点,积极寻求与新媒体的合作,才有可能实现良性互动,融合发展、齐头共进。
3.2 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
传统媒体的主要服务对象虽然是社会公众,但其报道的内容,由于传播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它的发展。而《在柳州》APP,则对城市居民的衣食住行游各方面都给予关注,提供了方便。通过该客户端的应用,市民能够很方便地了解去目的地乘坐的公交车线路和自行车租赁查询等一系列便民服务功能。针对此种情况,传统媒体要想转变现有的发展困境,就必须在大数据的分析下,准确做好自己的定位,找准自己的服务对象,实行差异化的传播。特别是中老年对传统媒体的粘合度,就应以此来延伸新媒体的空白空间,以丰富、及时、权威、深入的新闻报道、政策解读,再配合针对性更强、互动性更活的交流方式,促进传统媒体的传播力和美誉度。
3.3 将原有的新闻进行二次创造或做出预测性报道
大数据分析的优势不仅仅在于其数量和分析速度上,还在于其内部蕴含着的极大的价值量上。通过对原来发生过的事件进行深入的分析,分析其中社会公众较为感兴趣的部分,甚至还有可能从中发现从前忽略的重要信息,制造新的新闻点以吸引观众眼球[4]。比如在马航班机失事事件的相关报道中,卫星星图显示在某区域曾出现大量疑似残骸的漂浮物。然而到了现场却发现,所谓的漂浮物仅仅是海洋垃圾。此时,有一家新闻媒体却发现了新的新闻点,该媒体紧紧地抓住了海洋垃圾这一人类普遍关注的环境事件进行播报,受到社会公众的赞许。当然,除了从原有的新闻报道中挖掘新的信息点的方法,传统媒体还可以借助数据分析进行预测性的报道来吸引观众以实现突围转型。
3.4 培养适应大数据时代发展的新型采编人才
大数据时代已摒弃一些传统媒体运作模式,对记者提出了全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大数据环境下的记者,除了具有高度的新闻敏感性和面对新闻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外,还必须掌握更多的技能和技巧,把自己打造成全新型的采编人才:根据需要能够进行现场报道,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和文字功底。这就要求传统媒体记者在这场变革中,不但要有极强的创新意识和积极的创新实践,而且要提高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在大数据下的传媒时代,成为政治硬、素质高、业务精的新型采编人才。
4 结论
在现阶段大数据时代的影响下,传统媒体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当然,挑战与机遇是相伴相生的,如何科学地将传统媒体面临的挑战转化为促进其发展的机遇是当前社会主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大数据时代的传统媒体突围的研究,以大数据时代的概念和特点作为基本的着陆点,分析了目前传统媒体的发展困境,特别是新闻的发展现状。在完成以上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现阶段传统媒体面临的挑战提出一些见解、建议,比如扩大数据来源、实行差异化精准传播、提升社会服务功能等。
参考文献:
[1]张涛甫,项一嶔.大数据时代的传统媒体突围[J].新闻记者,2013,(6):36.
[2]李梓樱.大数据时代传统媒体转型的思考[J].科技传播,2014,(5):9.
[3]王俊荣,崔爽爽.大数据时代传统媒体的转型与突围[J].当代传播,2014, (4):47.
[4]倪逸之.大数据时代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发展困境与趋势[J].新闻世界,201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