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2015-02-26徐州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
徐州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
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徐州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
2015年5月11日,央行再一次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事实上,从2012年6月开始,央行就开始了新一轮的降息周期,其间的政策手段包括上浮存款利率、非对称性降息等。政策的变更给市场带来了较大影响,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商业银行如何应对挑战、抓住机遇是极为现实的课题。
一、利率市场化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直接影响银行存贷息差,存贷息差收窄导致银行在存款吸收、贷款发放上的难度加大、竞争加剧,促使银行寻求新的盈利增长点,最终通过对综合收益的追求驱动银行在资本运用、业务导向、风险治理上的一系列转型。
(一)存贷息差收窄
我国银行的高盈利模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规模扩张,二是稳定的净息差。利率管制时期,银行业的平均净利差多年来保持在3%左右,利率下调与浮动空间扩大的一个直接影响是多数银行存贷息差收窄。根据2014年年报计算,16家上市银行中有10家银行的存贷息差是收窄的,大型银行中仅有建行的存贷息差扩大了8个基点;中小股份制银行中浦发、民生、中信、招商和光大等5家银行存贷息差是下降的;平安、兴业和华夏银行的存贷息差出现了上升,主要是由于这几家银行善于利用同业业务降低资产风险、增加利息收入,对减轻存贷息差收窄给银行带来的负面影响起到了积极作用;3家城商行中,南京银行存贷息差上升,宁波银行下降,北京银行持平,预计今年的两次调息将进一步加剧息差收窄的幅度。在5月份举行的“201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建行副行长杨文升的一席话也证实了这一结果:“今年第一季度,几个大行利润率没有超过2%”。
(二)存款竞争加剧
2015年3月份的第一次降息,多数银行利用了存款利率上浮1.3倍的规定,将存款利率“一浮到顶”,而对于5月的这次降息,可以发现银行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充分利用上浮的最高空间,而是有节制地选择上浮比例。按照上浮比例划分,目前大致形成了三个梯队:四大行的上浮水平最低,股份制银行居中游,城商行以下的中小银行上浮水平最高。储蓄利率的下降与上浮比例的不一,导致资金来源成本最低的存款领域的竞争变得愈加激烈。股市的火爆带动理财、基金等产品的投资大幅上升,因资本的逐利性,资金会出现“搬家现象”,会在存款、债券和理财产品之间进行频繁流动,这显然触动了银行“存款立行”的灵魂,给银行带来无尽的压力。而理财、基金的高收益率进一步抬升了银行负债端综合成本,导致存贷息差的进一步收窄。
(三)净息差变动方向不确定
银监会2014年《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情况表(法人)》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呈现逐季上升之势,全年四个季度同比都是增加的,四季度比一季度提高了12个基点,比上年的四季度也有2个基点的提高。这或许与降息导致存贷息差下降的印象背道而驰,原因是净息差与存贷息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净息差是银行净利息收入和银行全部生息资产的比值,存贷利差代表了资金来源的成本和资金运用的收益之间的差额,而净息差是资金运用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讲,净息差才是衡量一家银行存贷款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存贷利差带来的影响会与净息差的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两者趋势并不完全一致。长期来看,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提高风险定价能力等办法,一方面依靠存贷款结构的变化,即贷款占生息资产比重的上升,提高贷存比,从而提升净息差;另一方面适应利率市场化趋势后,稳定存款来源,资金使用效率和定价能力不断增强,使得贷款在量、价上都有提升,从而减轻利率管制放松对存贷利差的负面影响。因此短、长期的净息差变动方向不能一概而论,长期来看,银行只有对资本运用能力更加重视、对人才挖掘更加重视,推动资产管理能力升级,才能保持高盈利能力。
二、利率市场化对徐州农行业务发展的启示
净息差的下降可能导致银行将资产业务的触角伸向原本较少涉及的高风险溢价项目,例如以土地经营、股票投资为主要对象的企业,利率市场化的国际经验中,美国、香港、澳大利亚等国贷款风险溢价短期内呈现出比较稳定的上升态势,这种态势在中低收入国家表现的更为明显:1970年代和1980年代贷款风险溢价较1960年代提高了近200个基点,分别为4.15%和4.49%,1990年代中低收入国家贷款风险溢价进一步攀升至6.38%。历史经验表明,高收益的诱惑一定程度上麻痹了银行的风险管理意识,仅1995至2002年的7年间,日本金融机构的破产件数达172件,70年代美国利率市场化后,也出现过逾千家金融机构倒闭现象。虽然我国有着特殊的金融管理体制,不论从政策、市场环境或其它角度分析,我国都尚不具备成熟的金融机构破产倒闭的条件,但是历史经验仍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高风险溢价项目可能带来不良贷款率的上升,短期利润下降的情况下,银行依旧应当保持稳健经营的宗旨,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妥善平衡收益与风险的关系,提高银行经营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风险决策意识和风险处理能力。
对于经营决策而言,在中短期存贷息差收窄的趋势下,可在决策上向发展投资类业务、同业业务倾斜,通过投资类业务、同业业务增加生息资产收入与利息收入。这里的投资类业务包括债券投资、理财产品收益权和信托计划投资以及应收款项投资等。据统计,农行债券投资类业务已成为继贷款业务之后的第二大主业,在市场有利时机增加债券、应收账款类投资业务有利于获取较高的资本利得,提高净息差。同业业务以其多样的产品种类与可控的风险水平成为弥补存贷款业务负面影响的有利手段。这一方面,农行在国有银行中已做出瞩目成绩,得益于资金量充足、议价能力强,同业存放一直是农行优势业务。2014年徐州农行存放同业平均利率上升了77个基点,同业存放(同业负债)平均利率下降了31个基点,一升一降,使同业业务息差扩大了108个基点,徐州农行2014年存放同业平均余额仅增加78亿元,利息收入却增加了103亿元,同业存放平均余额增加1878亿元,但利息支出仅增加27亿元。在同业存放具有竞争优势的条件下,加大票据买返、资产回购等业务的开展,势必对利息收入有进一步推动作用。
对于业务经营而言,由于徐州农行服务的企业多为大型企业,信贷资金议价能力相对较低、信贷政策较为严格,因此应当重点通过发展中间业务而不是过多地投向高风险溢价项目来提高盈利。一方面,中间业务具有规模经济的特点,农行在资金、银行信用、客户资源等方面都具有良好基础;另一方面,中间业务的开展需要人才与信息技术的支持,农行在这一方面同样具有优势。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明确机关事业单位通过缴存职业年金、建立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来代替以前的退休工资制度,这一政策的出台为年金托管业务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按照徐州市现有机关事业单位缴费人数计算,公务员和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年缴费可达3亿元,公益二类年缴费可达4.5亿元,合计年缴费数达7.5亿元,市场容量巨大。目前,农行已具备账户管理人和托管人双牌照,经营行可以依托总行已创造的有利条件,抓住职业年金改革“一次性”特征,抓住机遇则长久立足托管市场,错失良机便不进则退。经营行应当从开立职业年金归集户、托管户入手,第一时间抓住源头客户、抓住资金来源,以职业年金为撬板撬动薪酬福利计划,以管理费收入代替存贷利差收入撬动利润增长,相信年金托管业务能够成为竞争日益加剧的金融市场中又一个盈利增长点。
利率市场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也能加大我国金融体系甚至整个市场体系的风险。怎样在这个进程中充分抓住市场机遇、积极调整业务结构、适时完成战略转型、寻求长远稳健发展,是需要认真研究的。
(课题组成员:王延门、邹肖、鲍莉、郑玮、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