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校大学生接触大众传媒状况调查报告——以天津市A、B两所大学为例
2015-02-26谢东明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谢东明(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
当前高校大学生接触大众传媒状况调查报告——以天津市A、B两所大学为例
谢东明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
摘 要:作为社会信息交流的重要载体,大众传媒在促进人类文明传承和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当前高校大学生接触大众传媒的基本状况,对于了解当今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研究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问卷法,在天津市两所高校本科生中分层抽样得到数据,从媒体接触频率、接触内容、接触方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归纳出高校大学生接触大众传媒的特点,分析性别、年级、专业属性对大学生媒体选择和信息偏好的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大众传媒;社会调查
1 大学生接触大众传媒调查的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以天津市A大学和B大学所有在校本科学生为总体,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确定研究样本。采用问卷法收集所需数据,主要询问本科生接触课外书籍、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大众传媒的一般情况。被调查学生的抽取及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均系笔者个人实施和完成,问卷发放地点为两所高校的教学楼自习室,发放时间为学期普通上课日,全部问卷为被调查者当场填写、回收。实际发放问卷105份,其中因作废补发5份(由于填答不全、单选题多选、对象身份不符),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为95.2%。
全部问卷资料由笔者检查核实后进行编码,然后输入计算机,利用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对自变量(性别、年级、专业属性)与因变量“媒体选择”进行交互分析,然后依据分析结构进行描述和解释。
2 大学生接触大众传媒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接触四种大众传播媒介的总体状况
作为传播新闻信息的载体,传统大众传播媒介一般分为印刷媒介(报纸、杂志、书籍)和电子媒介(电视、广播)两大类别,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化,网络媒体成为了新形式的传播媒体。调查结果显示,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每人每学期平均购买课外书籍2.4本,绝大多数同学的购书量维持在1~2本;平均每4.17人订阅1份报刊杂志;仅有31%的同学每周会留出一段时间,专门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传统大众传媒的高校市场保有率极低。
根据大学生与五类传播媒介接触的频率统计结果,网络以95%的优势成为高校本科生的主流媒体,而其他四项传统媒体被远远抛在后面,“经常接触”的学生比重都未超过半数,课外书籍位居第二,然后是报刊杂志和电视,最后是广播。结果表明,在高校本科生受众群体中,网络凭借其信息自由性、共享性等优势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第一选择渠道;课外书籍和报刊杂志作为最为简单的传播媒介,虽然表现形式上比较单一,但是其较高的权威性和较大的信息存量使其在大学生群体中稳定地维持着一定市场占有率;校内电视和广播媒体受众的低比重与在社会大众群体中的高比重不符,这是受到学校学生的客观条件限制,“放假回家期间,花在电视上时间最长的大学生比重达到了35%,而相应以上网为主的大学生比重下降到了60%。需要说明的是,传播学一般认为形象视觉符号载体相对于文字视觉符号字体更具亲近性和吸引力,但是受众文化水平的提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制这一因素的影响力。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对传播媒体信息的偏好情况,笔者选取以上统计中“经常”和“有时”接触大众传媒的群体,以该群体为基础,对最受大学生欢迎的信息内容进行了统计。四种传统大众传媒中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内容情况,如表所示,高校大学生对传统大众媒介的利用,主要集中于娱乐消遣方面,其次是知识学习方面,对其他领域也有广泛的涉猎,所以大众传媒在丰富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不同的传播媒介内容的选择上,大学生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小说类书籍尤其受到学生欢迎,本专业参考读物比重超过人物传记和科普知识类书籍,排在第二位,可见大学生群体阅读书籍不仅追求文化娱乐性,更加注重知识学习和专业素质的培养,属于比较成熟的读者群体;故事文摘类和时事政治类依然是报纸杂志行业的主流媒体,而影视娱乐、科普读物、动漫游戏和体育等专类报刊受众范围有限,但由于读者忠实度很高,受众比例相对稳定;在电视节目方面,电视剧或电影在大学生生活中占据突出地位;在广播节目方面,音乐在高校的受众最为广泛。
针对网络媒体传播内容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特征,封闭式调查相对复杂,笔者设计开放式问题,通过提问“列举你上网最喜欢做的三件事”,获得大学生在网络上的活动选择情况。结果显示,看视频成为了大学上网的第一选择,其次是聊天,查资料、看新闻、听音乐分列三、四、五位,其他活动都占有相对较小比例。看电影、
看电视剧、看文娱节目和看视频都属于形象视觉符号节目,电视媒体的减少客观上刺激上网看视频学生数量的增加,网络视频成为电视媒体的替代物。所以视觉符号依然是大众传媒主流表现形式。网络交往是当代年轻人社会交往的重要方式,QQ聊天、人人网等网络社交平台为年轻人进行信息互动和共享提供便利,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所以在高校学生群体中,聊天成为上网的主要活动。网购在高校逐渐兴起,电子商务作为由新媒体发展起的销售行业,逐渐得到大学生群体的青睐,在以后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大学生对不同传媒内容的选择趋势,既与各种媒介本身所具有的特性有关,同时也与大学生的年龄、心理、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等因素有关。例如在各类媒体中,高校大学生除了娱乐欣赏外,都非常注重对时事政治的了解,尤其是国内国际发生的前沿动态,这从侧面反映了认清国际形势、如何定位社会角色、发挥作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成为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主题内容。再比如,大学生十分重视培养自我能力和实现未来发展,在各类传媒中凡涉及专业领域的信息普遍受到关注,这或许与大学生建立职业生涯规划等因素相关。
2.2接触大众传媒的性别差异
性别差异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变量,在调查大学生接触大众传媒基本状况的过程中,结果显示:男女生在接触两类印刷传媒的数量上存在明显差异。女大学生中从不购买课外书籍的人数占到3.92%,而男大学生中的这一比例高达16.33%;女大学生平均每3.92人订阅一份报刊,而男大学生平均每4.45人订阅一份报刊。从购书习惯看,83.7%的男大学生倾向于有目的性地到书店或网上购买,仅有16.3%的男大学生热衷于在书店和报摊上临时性购买,而女生临时性购买的比例明显高于男生,约为21.6%。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女生相对于男生,热衷于通过阅读方式获取信息,接触书籍报刊的主动性更强、自由度更大。而另外两项对电子传媒的调查结果对这一原因进行了补充说明,据统计,在电视广播方面男生的兴趣依然不如女生高,只有18.3%的男生会选择每周留出一段时间,专门收听或收看广播电视节目,而女生的这一比例达到43.1%;而事实上,相较于对四大传统媒体的兴趣不足现象,男大学生已经将传媒热情集中到网络媒体上来,有63.3%的男生放假回家后,依然将大部分时间用于网络传媒上,女生的这一比例是56.9%。
从两类学生对传统传媒的信息选择情况看,有相似相同之处,但一些类别差异比较明显。在课外书籍中,男女大学生普遍喜欢阅读小说类,而女生的这一比例更高;男生对散文诗歌没有兴趣,明显低于女生;除此之外,男生在阅读其他各类书籍方面都体现了比女生要高的热情,阅读种类更加多样化,如摄影类、军事类、励志类等。在报刊杂志中,女生普遍喜欢故事文摘如《青年文摘》《意林》等,对影视娱乐类也是青睐有加,如《米娜》《女报时尚》《娱乐周刊》等,男生普遍喜欢体育类、动漫游戏类,这类刊物如《足球周刊》《NBA先锋报》《动感新时代》等。在电视传媒上,女生偏好文艺娱乐类和电视剧或电影类,在体育类和新闻类偏好比重明显不如男生高。在广播传媒上,男生在情感交流节目和脱口秀节目中表现出比女生更高的热情。
2.3接触大众传媒的年龄差异
年龄因素在社会化过程中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处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生活经历和心理成熟度各不相同,因而在对大众传媒的认知和选择上也存在差异。由于本次调查对象局限于高校在校本科生群体,年龄差距不大,同时受到问卷发放数量限制,不能明确地反映出年龄因素对大学生接触大众传媒的影响,这是本次研究的不足之处。
结果显示,在一定程度上年龄对大众传媒的影响力具有规律性的变化。随着年级的提高,大学生购买课外书籍和订阅报刊的比例都有所增大。由于大三年级本科生面临读研和就业压力,所以一定程度上压缩了阅读报刊的时间,同时购买了大量的复习用参考书籍,因而购书量增幅较大。四个年级在传播内容选择上变化不大,总体上呈现为各种大众媒体中文娱消遣类比重下降,知识学习和政治时政类比重上升,高年级尤其关注青年励志和职业发展类节目;小说类、故事文摘类、电视剧或电影、网络视频在各种传媒的受众保有量几乎不变,受众率排在首位十分稳定。
2.4接触大众传媒的学科差异
所谓学科差异即专业文理科属性差异,由于长期学习和思维训练的结果,文理科学生表现出不同的认知角度和思考方式,在大学阶段差异尤其明显,一般而言,文科生注重经验的积累和形象思维的培养,理科生强调逻辑的推理和抽象思维的培养。有关二者的此种差异,在大众传媒的偏好与选择方面也有所体现。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文科生购书率达到100%,而理科生仅占到86.4%,而且大多数文科生购书在3~5本之间,理科生购书多为1~2本;大学文科生订阅报刊比率为29.4%,平均每2.4人订阅一份报刊,理科生订阅报刊比率仅为13.6%,平均每6.6人订阅一份报刊。有关获取传媒信息倾向的调查显示,文科生比理科生更愿意在书店或报摊上临时性购买图书(文科生23.5%,理科生16.7%),而理科生购书目的性很突出;对于购书还是借书这一问题,文科生选择借阅的比重为55.9%,理科生选择借阅的比重是66.7%。由此发现,文科生在接触印刷传媒方面比理科生更具有主动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理科生则表现出较强的目的性和实用性,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文科学习相较理科更需要课外知识的积累和多元文化的熏陶,而且文科书籍的平均信息密度一般不如理科书籍。
文理科学生对传统传媒传播信息的选择也存在着较多差别,这些差别是课外书籍中,小说类、人物传记和科普知识类在理科生群体中更受欢迎,诗歌散文、本专业参考读物在文科群体中更具有市场;报刊杂志中,文科生更倾向于阅读时事政治类、故事文摘类和影视娱乐类,理科生虽然也喜爱此类刊物,但是比例不如文科生,而且理科生在科普类、体育类、动漫游戏类等刊物方面兴趣明显高于文科生,尤其
是科普类刊物,高出文科生近13个百分点;电视传媒中,理科生比文科生更青睐电视剧电影和体育节目,而文科生对文娱节目、纪录片或人物访谈节目和青年励志节目的兴趣要高于理科生;广播节目中,比较突出的特征是对情感类节目文科生青睐有加,脱口秀和相声小品节目则比较受到理科生的欢迎。
3 大学生接触大众传媒调查的结论
研究通过对抽样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从接触频率、接触内容、接触方式三方面描述大学生接触大众传播媒介的总体情况和特征,并分析了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学科属性差异对接触传媒的不同影响及表现。
(1)网络媒体是当今高校大学生最为主要的信息传播媒介,传统大众传媒手段受到网络冲击严重,其中课外书籍和报刊杂志分居二、三位,然后是电视媒体,最后是广播媒体。
(2)对于不同传播媒介,大学生优先选择的信息内容不同。总体上表现为:课外书籍以小说类为主,报刊杂志以故事文摘和时事政治类为主,电视节目以电视剧或电影为主,广播节目以音乐为主,网络媒体以看视频和聊天为主。
(3)男生比女生更愿意接触网络媒体,而与传统媒体的接触度不如女生。男生对各类媒体信息的兴趣叫女生更加广泛,男生比女生更偏重于时政类和体育类内容,女生比男生偏重于影视娱乐和诗歌散文类。
(4)大学阶段随着年级的提高,购买印刷媒体的学生比例会逐渐增大,对青年励志和职业发展类节目关注比率越来越高。
(5)在选择传媒方面,文科生更具主动性和灵活性,理科生更偏向目的性和实用性,科普知识、体育类、游戏类内容都比较受到理科生的欢迎,诗歌散文、专业参考类则在文科生群体中比较有市场。
(6)性别差异是造成高校大学生媒体和媒体信息选择差异的最主要原因,年龄因素在高校影响效果并不明显,专业属性差异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一定程度上与性别比例因素有关。
参考文献:
[1]丛众.当代大学生传媒信息消费心理与需求[J].法制与社会,2007,(2).
[2]董娅.大学生信息传媒选择与倾向的调查[J].思想教育研究,2002,(3).
[3]风笑天.他们信息世界的另一半——中学生与大众传媒的描述性报告[J].青年研究,1995,(6).
[4]周璐.社会研究方法实用教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5]朱建婷.大学生传媒选择现状及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3,(4).
作者简介:谢东明(1991-),男,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生,从事社会治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