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编辑实践的角度分析记者如何写好导语

2015-02-26陈薪颖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20期
关键词:水坑导语工地

陈薪颖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重庆 400010)

从编辑实践的角度分析记者如何写好导语

陈薪颖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重庆 400010)

导语是新闻的要旨,对新闻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好的新闻导语能起到吸引读者,激发读者阅读欲望的作用,所以说好的导语是成功的一半。本文先总结了在新闻导语写作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然后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从编辑实践的角度分析了记者写好导语的技巧和方法。

编辑实践;记者;新闻导语

新闻导语是以简要的文句,突出最重要、最新鲜或最富有个性特点的事实,提示新闻要旨,吸引读者阅读全文的消息的开头部分。[1]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新闻导语就像一个故事的开头,新颖有趣、生动形象的开头往往会一下子吸引读者的眼光,让读者情不自禁地阅读下去。所以有的学者认为,导语是新闻的生命所在,写好了导语就等于写好了新闻。笔者就根据自己作为一个编辑的从业体会,结合实际例子探讨一个新闻编辑如何写好一篇导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新闻导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新闻领域的确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新闻报道,其导语写得非常精彩,但是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受形式束缚过多。现在从事新闻工作的大多是科班出身,他们受过正规的新闻写作训练,理论素养很高,这是他们的优势,但是同时,他们往往很容易受到形式的束缚,不太容易突破条条框框。

第二,拖沓冗长。在写导语的时候很多新闻工作者往往有着急于把新闻事件告诉读者的欲望和冲动,往往在导语中把整个新闻事件都和盘托出,这样读者就没有了再看下去的欲望,而且求全会导致导语的拖沓冗长。

第三,把新闻点淹没在大段文字材料中。

第四,缺乏新意。

新闻最大的特点就是快速,记者要在第一时间发出新闻稿件,而且导语也要写得吸引眼球,震撼人心,的确有很大难度,大部分记者写出的导语往往缺乏新意。

二、新时期写好新闻导语的方法

(一)摆脱形式束缚,从制造悬念入手

关于导语,传统的新闻教材有很多种写法。例如,直接引语式、并列式、叙述式、举例式、提问式、对比式等等,这常常让初入道的记者们无所适从。其实从实践上来讲,新闻导语没有严格固定的招式,导语只有一个中心任务,即在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眼球,吸引人往下看。围绕这一个目的,形式选择则可以非常自由。

一则关于儿童溺水的事件,重庆时报是这样报道的:昨天凌晨4时许,大渡口松青路一个闲置工地被哭喊声充斥,在消防员的探射灯照耀下,一名男孩尸体缓缓被打捞出水面,等候在水坑边的家长哭晕厥过去。约10小时前,这名叫林林的11岁男孩在该工地水坑戏水时溺水身亡。

重庆时报的导语让读者没有再往下阅读的兴趣,因为这本身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溺水事件,这样的事件每年不知会发生多少起,对这样的平常事件如果不设悬念,读者是很难有阅读欲望的。

如果这样来写:“昨日凌晨3点多,3名蛙人在大渡口一工地水坑中摸索。警方在周围拉起警戒线,围观人群已疏散至安全地带。突然,蛙人在水底碰到了一个软绵绵的东西,在探照灯的照射下,他看清这是一个人——一个一动不动的男孩!当孩子被捞出水面,一旁的母亲顿时发出撕心的哭声。10个小时前,他从这里下水洗澡,周围没有警示标志。这片工地按规划该在2007年动工,至今没有任何动静”。

这条导语,由三个小段构成:第一段,读者会产生悬念,凌晨蛙人在水下捞什么呢?警方还拉警戒线是为什么呢?疏散围观人群是为什么?这样吸引读者往下看。第二段,蛙人突然碰到一个软绵绵的东西,在凌晨黑暗的水下,好吓人啊,这把读者情绪调动到一个紧张的高点,接着才交代这是一个男孩,“10个小时前,他从这里下水洗澡”都在水下10小时了,且“一动不动”,当然不可能是活人了,不仅点明了孩子死了,也点明了是因为什么而死,且打了个伏笔“周围没有警示标志”。如果仅到这里就停止,还不足以给出读者阅读的理由,于是紧接着第三个段落,交代出需要探究的背景。这个导语层层设悬,吸引读者一步步往下看,欲罢不能。

(二)突出重点

还以上面的溺水儿童为例,重庆商报是这样报道的:

“我的儿呀,你啷个这么狠心地抛下娘哟……”昨日凌晨3点多,在大渡口区八桥镇鑫瑞小区旁一块闲置工地的水坑边,年轻的妈妈廖小红看到被打捞起来的儿子尸体,哭得死去活来。前天下午5点左右,她11岁的儿子徐林放学后,和四五名同学到离家不远的工地水坑去洗澡,不慎溺水身亡。据悉,徐林和同学洗澡的工地水坑,最深处达5米左右,但周围没有任何警示标志。

重庆商报的导语细致得就是一篇消息了,大而全,什么要素都包括进去了,这样的导语读者把所有的细节都写完了,读者还有继续看下去的欲望吗?因此,记者的导语不管采取什么方式一定要有焦点重心,不能面面俱到,不加选择地端给读者。

(三)力求新颖生动

新闻导语要力求新颖生动,切忌平淡无奇,我们以重庆商报《谁喝麻谁付钱 老白干灌死力哥》的导语为例:

“他们说哪个喝麻了,哪个给钱!”昨日,肖家湾老菜市场口,众人回忆4名力哥前晚赌酒经过,不禁为如今躺在太平间的陈某叹息,说他为31元菜钱赌输掉命太不划算了。目前大坪派出所已介入调查。

这条新闻采用的直接引语式导语,直接引语式导语在报纸中通常是较少运用的,因为引语一定要是报道中最强有力的语句,能为报道定下基调的语句,这种精彩的语句通常不容易出现。而整条导语似乎在平淡地叙述一件普普通通的故事,没有跌宕起伏,也没有悬念丛生,因而无法吸引读者的眼球。

如果把导语改为下面的:

“为省31元菜钱,却进了太平间。

“哪个喝麻了,哪个给菜钱!”前晚,4名力哥买了4瓶江津老白干,在肖家湾菜市口一大排档处就着花生、回锅肉,划拳输掉的就喝下一整碗。他们从晚8点喝到凌晨,直到43岁的陈某趴下,有人说,他喝了近1公斤白酒。”

这个导语的第一句非常新颖,它把非常少的31块钱和人的最宝贵的生命放在了一起,形成了极为强烈的对比。其次,在细节的描写上都是突出了最能吸引人的也是最独特新颖的地方。例如,时间之长,从8点到凌晨;喝酒之多,近1公斤白酒;下酒菜之少,花生和回锅肉等;地点之普通,大排档,这些都是能够吸引读者眼球的新颖之处。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的社会,人们每天都被铺天盖地的新闻消息、各种信息所包围,一个刚刚发生的事件会在几秒钟之内通过电视、网络、手机等媒体传到各个角度,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发布者,在这种大环境下,作为一个职业记者如果不能在导语上力求新颖生动,其写出的新闻报道会很快无声无息地淹没在大量的同类报道中。因此,新闻导语要力求新颖生动,构思巧妙,最忌平淡无奇。要巧于开篇,注意构思谋篇的新奇,表达上的生动形象。

(四)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正像新闻报道一样,新闻导语的写作也会随着时代的变革而不断向前发展。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的时代,电脑、网络、通信卫星、信息高速公路等高科技手段不断被应用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预示着多媒体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因此,在新闻的写作模式也要发生重大的变革,导语写作也是如此。我们以手机为例,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压力非常大,生活节奏也非常快。因而手机网民的数量非常庞大。和电脑相比,手机屏幕小,因此导语的首要条件就是短而精。

三、结论

新闻导语的写作对于整篇新闻的质量非常重要,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分析了在新闻导语写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例如,过于注重形式,拖沓冗长,缺乏新意,没有新闻点等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摆脱形式束缚,从制造悬念入手突出重点、力求新颖生动、与时俱进等等。希望能进一步促进新闻导语写作的发展。

[1] 赵金铭.浅谈新闻导语的写作[J].安徽文学,2012(2):114.

[2] 刘佳.浅谈新闻导语的写作[J].新闻传播,2013(2):173.

[3] 徐补生.新闻导语的特点与写作[J].新闻采编,2004(03).

[4] 孙景春,于爱泳.新闻导语写作谈[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3).

[5] 赵黎黎.浅论新闻导语的特点和写作方法[J].河北自学考试,2007(05).

G210

A

1674-8883(2015)20-0117-01

猜你喜欢

水坑导语工地
工地上的一对夫妇
拍拍城市里的小水坑
导语
波比的小工地
阳光
跳水坑
I Like Rainy Days
本期专栏导语
路上的水坑
导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