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际敏感:从社会认知到心理危险因素

2015-02-26谷传华

心理科学进展 2015年3期
关键词:人际研究者敏感性

刘 艳 谷传华

(1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株洲 412001)(2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武汉 430079)

成功的社会交往需要个体对他人的感觉和行为线索保持适当地敏感性, 并能及时传达信息让对方做出期望的回应。作为一种社会认知能力,人际敏感的个体具有更好的人际交往技巧, 拥有更满意的婚姻, 也更容易获得同伴的喜爱, 能更好地适应社会(Hall, Andrzejewski, & Yopchick,2009)。但是如果个体持续不断地感知这种体验,这种有意向的倾向将会损害人的幸福感(Downey& Feldman, 1996)。

随着研究的深入, 关于人格影响身体健康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已有研究表明一些人格特征能预测个体的健康, 如敌对、尽责性与乐观等等。这些研究不仅丰富了人格领域与健康心理学领域的研究, 也回答了一个古老的问题,即身心关系的问题, 同时也为疾病的心理干预提供指导作用。Marin和Miller (2013)在已有理论研究基础上重新整合了人际敏感的相关概念, 构建一种更具整合力的人格结构, 并阐明了这种有意向的人际敏感倾向是个体健康的心理危险因素。

1 人际敏感的概念

很多年以前, 霍尼提出在社会交往中来自孤独和被隔离的威胁会使个体产生一种潜在但意义深远的敏感性。一开始, 研究者将人际敏感作为个体适应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David (1961)认为人际敏感意味着共情、理解、评价他人的能力, 并对他人保持敏感性。Dana和Jinni (2003)认为人际敏感是从非言语的线索中准确评估他人的能力、状态和特质的能力。人际敏感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即情绪敏感和社会敏感。情绪敏感是一种准确评估与情感相关的非言语线索的能力, 而社会敏感则更多地关注总体的社交信息如:人格和社会角色等。

随着研究的深入, 研究者开始将人际敏感作为一种人格倾向。赖运成(2013)将人际敏感作为一种“对别人的行为、认知、情绪情感”反应过于灵敏的人格。Marin和Miller (2013)将这种以不断担心负面社会评价为特征, 对他人评价保持警觉与敏感, 并采取防御性行为(如服从或抑制行为)来避免负面社会评价的倾向作为个体一种整合的人格特征。它具有动机(害怕或者是偏好)、认知/情感(对社会负面评价的警觉性与敏感性)和行为成份(防御性行为如:服从和抑制), 与之相关的概念有:社交焦虑与回避、内向、拒绝敏感、顺从、社会与心理抑制(羞怯)、行为抑制、D型人格等等。它们都位于人际环中的同一区域即服从性与人际退缩性之间, 都反映了人际敏感的一些重要特征,并相互具有一定的重叠, 这也就表明人际敏感的这一人格结构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Marin &Miller, 2013)。这个模型被认为是很具有启发性和潜在的实用价值的, 但其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仍受到研究者的质疑(Timothy, 2013)。

2 人际敏感的测量

早期研究对人际敏感的测量一般都是要求评价者对他人的反应做出预测, 然后将预测结果与他人的真实反应进行对比, 计算出评价者预测的准确性。但这一类测验的准确性受到很多研究者的质疑。后来布朗芬布伦纳提出了差异比较法,这一方法主要应用在小组测验中, 每一位小组成员对某个项目进行自评与他评, 由个体预测的分数与小组成员预测平均分的差值与自我评价的分数与其它小组评价平均分差值的相关系数来反映个体的人际敏感程度。

Dana和Jinni (2003)总结人际敏感测试主要包括:表现型类型测试、自我报告、他人的评价。表现型测试是先向被试呈现一系列的实验材料,如图片、故事、音频、视频等, 然后对材料中的人物进行人格特质评估、共情或情感回应或者对社交情境进行预测等等。自我报告测试则要求被试通过自陈式量表进行自我评价。他人的评价则要求他人(如同伴或者老师)来进行评价。另外, 研究者还提出人际敏感测验可由与之最接近的拒绝敏感测验来代替。拒绝敏感是个体对拒绝的焦虑预期、准备性知觉和过度反应的一种倾向(张莹瑞,李涛, 2013)。总而言之, 将人际敏感作为一种人格特质的测验还需要研究者进一步地研究, 也是这一领域至关重要的研究方向。

3 人际敏感的性别差异

在人际敏感上, 女性是否比男性更有优势?这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问题。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发现女性在某些领域的人际敏感程度更高(Judith & Marianne, 2008)。首先, 情绪情感领域是女性擅长并更有兴趣的领域。女性有更强的共情能力, 她们在非言语线索中评估情感的能力更强,准确性更高(McClure, 2000); 同时女性报告的情感体验更强烈, 也更愿意表达情感, 在情商测试上得分也更高(Brackett, Rivers, Shiffman, Lerner,& Salovey, 2006)。其次, 判断人格特质也是女性的优势领域。女性在判断某些特定的人格特质方面更加准确(Vogt & Colvin, 2003)。再次, 留意与记住他人的非言语行为也是女性的优势领域。女性在看录像和真实交往中更能记住一些动态的非言语线索如:微笑、凝视、点头、耸肩、打手势等等(Hall, Rosip, Smith, Horgan, & Carter, 2006),在判断面部表情、肢体语言、语气语调等非言语的线索的意义方面也更有优势(McClure, 2000),也能更容易地记住他人的外貌、服装、发型等特征(Horgan, Schmid, Hall, & Carter, 2004)。

与之相对的, 男性在人际敏感上的领域特殊性(如:判断身份地位、竞争结果等)不明显。在男性的优势领域, 男性和女性的表现并没有显著差异(Judith & Marianne, 2008)。女性的人际敏感程度更高, 首先可能与女性的社会角色有关, 她们在社会生活中更倾向于与人交往, 而对人际线索保持敏感则可以帮助她们更好地与人交往; 其次她们可能受到类属性思维(stereotype)的影响, 期望在其擅长的领域有更好的表现, 拥有更强的动机(Judith & Marianne, 2008)。另外还有研究者提出, 女性在社会中的从属地位可能是导致她们具有更高的人际敏感性的原因。

4 人际敏感的影响因素

研究者主要从早期家庭环境、学习经历、动机、社会地位等方面来考察影响人际敏感的因素。Hall 等(2009)将人际敏感定义为“评价和回忆他人行为或外表的准确性”, 通过对215项研究的元分析得出了初步的结论即:早期家庭环境与随后的生活经历可能会通过影响个体非言语编码和解码能力而影响人际敏感的发展。在学习经历方面,研究者一致认为后天的学习经历可以很好地改善个体的人际敏感程度。Ambady, Bernieri和Richeson(2000)等发现基于反馈的干预(类似于真实的生活经历)相比说教式的干预效果最佳。这也从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个体的生活经历会影响人际敏感的观点。

由于人际敏感意味着共情、理解和评价他人的能力等复杂的过程, David (1961)考察动机对人际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动机程度较高或较低的个体, 具有中等程度动机的个体的人际敏感性更高, 即适当动机水平的个体其人际敏感性最高。同时这一结果也表明Yerkes-Dodson定律适用于两者之间的关系。

David, Amanda, Eliane和Jeffrey (2010)研究考察社会心理学的一个经典问题即:社会地位是否会影响个体的人际敏感性。结果发现:相比老板对于下属对他们(老板)的看法的判断, 下属对于老板对他们(下属)的看法的判断更加准确, 即下属的人际敏感性普遍高于老板。研究结果支持了一个普遍的观点即:在人际互动中, 相对于社会地位较高的成员, 社会地位较低的成员的人际敏感性更高, 因为感知高社会地位成员的想法更加重要, 以便于更好地取悦于他们或者获得回报。此外, 有研究者提出女性的人际敏感程度更高也是由于其相对男性在社会生活中处于较低的社会地位。由此可见, 社会地位是人际敏感的影响因素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童辉杰(2010)的研究发现20年里(1986~2006), 中国被试的人际敏感因子显著降低, 这与许清鹏等(2004)的研究结果一致。这也表明社会文化的变迁可能会影响个体的人际敏感。

目前, 关于人际敏感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认知领域, 而将其作为一种人格倾向的相关研究还很少。作为一种人格倾向, 未来关于人际敏感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可以从遗传、认知神经机制以及相关的人格特质等方面来开展。

5 人际敏感在不同文化中的适应功能

近年来, 跨文化的研究逐步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那么人际敏感在不同文化中的适应功能是否有差异呢?研究者主要从人际敏感与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应对方式等方面来展开研究。

首先, 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研究都发现了人际敏感对人际关系的负面影响。Butler, Doherty和Potter (2007)的研究表明人际敏感与人际交往能力的五个维度(曲可佳, 邹涨, 余益兵, 2010)呈显著负相关。个体的人际敏感程度越高, 其人际交往能力越差。在国内的研究中, 人际敏感基本上都是作为个体心理健康中的一个评估指标来进行研究, 它本身反映的就是个体的人际关系, 人际敏感越高表示个体在人际关系碰到的问题越大。近期童辉杰(2010)的研究发现中国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人际问题因子(SCL-90)还能反映出中国人对心理障碍的感受与人际关系紧密相联。

其次, 在东西方文化环境中, 研究都发现了人际敏感是抑郁和焦虑的易感因素, 人际敏感高的个体更有可能患有抑郁症(Sakado et al., 1999;Rizzo, Daley, & Gunderson, 2006; Masillo et al.,2012)。抑郁症患者的人际敏感程度比一般健康人群更高(Boyce et al., 1993; Sato et al., 2001; Otani,Suzuki, Ishii, Matsumoto, & Kamata, 2008)。同时,人际敏感高的个体更加容易焦虑, 是焦虑障碍的一个潜在人格特质(Wilhelm, Boyce, & Brownhill,2004; Kumari, Sudhir, & Mariamma, 2012)。

再次, 不同文化环境中研究都发现了人际敏感与消极应对方式相关。Masillo等(2012)对健康人群和精神病高危人群的研究发现人际敏感与回避的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这与McCabe,Blankstein和Mills (1999)发现人际敏感高的大学生其应对方式也更为消极的研究结果一致。赖运成(2013)对中学生的研究发现人际敏感性越强,外显攻击性越强, 也就是说人际敏感性高的学生比人际敏感性低的学生更有可能用攻击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由此可见, 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 研究都发现了人际敏感对个体适应功能的消极影响, 但是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比对研究, 这一领域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6 人际敏感与健康

6.1 人际敏感与心理健康

人际敏感作为一种社会认知能力对个体适应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人际敏感程度高的个体在人际交往中也更加地游刃有余, 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反之那些社会功能受损的个体如:精神分裂症患者或具有精神型人格的个体则在人际敏感测试中表现更差(Allison & Mark, 2012)。Hall等(2009)对215项研究的元分析考察人际敏感与社会心理功能的关系, 结果表明人际敏感与大量的社会心理功能指标显著相关, 具有良好的社会心理功能。具体而言, 在人格方面, 人际敏感与共情、外向性、尽责性、开放性、挫折容忍力、内控性等七项积极人格特质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而与神经质、羞怯、抑郁等三项消极人格特质呈显著负相关; 在社会能力方面, 人际敏感与非言语的编码能力、社会-情感能力、自评的关系质量、临床咨询效果、工作绩效、文化适应等存在显著正相关。综合而言, 人际敏感高的个体拥有更能适应社会的各种重要的人格特质, 有更强的社会和工作胜任能力, 拥有更好地心理健康状况。

然而, 人际敏感作为一种以不断担心负面的社会评价为重要特征的人格倾向, 它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却不容乐观。无论从动机、认知/情感还是行为成份来看, 还是从反映人际敏感核心成份的重要概念(如:社交焦虑与回避、内向、拒绝敏感、顺从、社会与心理抑制、D型人格等)来看, 这种人格倾向都将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或者说它本身就是评估个体心理健康的一个负面指标。

在社会认知领域, 人际敏感高的个体拥有更好的心理健康状况, 而将其作为一种人格倾向时,人际敏感却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这一看似矛盾的研究结果其实并不矛盾。这主要取决于研究者对人际敏感的界定。在Hall等(2009)总结的研究中, 研究者将人际敏感定义为“评价和回忆他人行为或外表的准确性”, 也就是将人际敏感作为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必备的一种社会认知能力来进行研究。在这个理论框架下, 个体的人际敏感性越高, 其在社交情境中识别和评估社交线索的准确性也越高, 也就拥有更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里界定的人际敏感是具有一定的情境性的。与之相反, 在人格领域, Marin和Miller(2013)定义的人际敏感是一种以不断担心负面的社会评价的人格倾向, 即人际敏感程度越高的个体其感知到的社会威胁程度也就越高。在这个理论框架下, 人际敏感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个体持续地保持这种敏感性而不是作为一种需要时就用的社会认知能力时就会通过影响个体的认知、情感与行为模式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的影响。

6.2 人际敏感与身体健康

作为一种整合的人格倾向, Marin和Miller(2013)总结了已有的能反映人际敏感的重要特征的相关概念即:内向、顺从、抑制(心理、社会和行为抑制)、羞怯、社交回避、拒绝敏感、社交焦虑、D型人格等与临床的四类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相关研究, 得出人际敏感倾向与健康的关系即:人际敏感增加了个体感染传染病的风险,还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研究考察了人际敏感与艾滋病的进程, 结果显示人际敏感程度高(内向、抑制程度更高)的HIV血清阳性的病人其病毒量增长更快, 免疫细胞数量减少更快, 病程发展也更快(Ironson, O’Cleirigh,Weiss, Schneiderman, & Costa, 2008)。同时, 身体健康的志愿者在接种疫苗后, 人际敏感程度高的个体(内向者)相对更频繁地出现感染症状, 更容易感冒。这些研究都表明了人际敏感程度高的个体感染传染病的风险也更高。研究还发现人际敏感程度高的个体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D型人格的相关研究中。另外, 研究者还发现社会环境可能在人际敏感与健康的关系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在一些容易激活个体社会评价的情境中(如生命早期频繁地变更居住环境等), 人际敏感对健康的不利影响变得更加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 由于一些目前还不可测的潜在变量的存在, 人际敏感与疾病的关系难以得出一个明确的因果解释关系, 但人际敏感作为传染疾病的心理危险因素是比较明确的(Marin &Miller, 2013)。不过这一结论由于人际敏感的模型尚未得到全面的验证而被认为是不够成熟和为之过早的(Timothy, 2013)。同时, 由于疾病的发生与发展都是一个复杂又漫长的过程, 研究还无法排除许多调节变量的影响。为此, Johan (2013)提出应该从三个层面逐步地完善这一领域的研究。一是人际敏感对健康是否重要?二是人际敏感如何影响健康?三是人际敏感在什么情况下对健康的影响更大?Marin和Miller (2013)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第一个层面, 在第二个层面他们忽略了人际敏感的起源以及它在整个生命历程中的发展, 而在第三个层面, 年龄、社交压力的情境效应以及人际敏感的程度等影响因素都是不可忽略的(Johan,2013)。

尽管人际敏感与健康的关系仍然错综复杂,但它对健康具有潜在的影响是勿庸置疑的。尝试通过改变人际敏感对个体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来预防或影响疾病是这一领域的终极目标。

7 人际敏感影响健康的理论模型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个体关注社会的负面评价是具有社会功能意义的, 它满足了人类归属与接纳的需要, 促使个体建立和保持良好的社会关系, 减少社会隔离感。但如果这种倾向持续存在, 一方面可能使个体产生更多地认知偏差导致其更加消极地看待人际环境, 体验更多的负面情绪; 另一方面个体可能采取顺从、行为抑制、回避等防御性行为获得更多消极的人际互动体验。这种交互作用又将导致人际敏感程度高的个体更加难以与他人建立和维持亲密关系, 体验到更多的社会隔离感。

研究者也从生理学和神经内分泌学提出了理论模型解释人际敏感与健康的关系。人际敏感的核心是个体持续地关注社会的负面评价, 而来自他人的负面评价是社会压力的主要来源(Smith,Birmingham, & Uchino, 2012)。关注负面的社会评价会引发个体激活压力反应, 通过激活个体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和交感神经神经系统(SNS), 被社会隔离的个体相比其它同伴具有更高水平的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Hawkley & Cacioppo, 2007)。这些激素的变化会影响心脏、血管、新陈代谢、骨骼、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 可能会逐步地导致一些功能失调,如免疫系统中抗病毒反应受损, 容易出现轻微的慢性的炎症等。新陈代谢系统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如内脏的脂肪增加, 葡萄糖的控制作用降低等。心血管系统的临床症状也会开始出现, 如动脉僵硬化、血压的升高等等(Marin & Miller,2013)。尽管这些调整是暂时的, 但是长期地重复,就会增加个体心理与生理疾病的患病风险。

这为人际敏感作为一个心理危险因素提出了生理学的解释, 同时也能解释人际敏感程度高的个体在那些激发他们关注负面评价的情境中对健康的影响更大。

8 小结与展望

早期关于人际敏感的研究将它作为一种社会认知能力, 注重它在个体适应社会过程中的作用,探索了其测量方法, 并着重考察了人际敏感的性别差异以及影响因素。

近年来, 随着人格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研究的深入, 研究者开始从整合的角度将人际敏感作为一种特定的人格倾向并考察它与健康的关系(Marin & Miller, 2013)。人际敏感不仅仅是一种社会认知能力, 它还可能和其它人格因素一样成为一种心理危险因素。整合的人际敏感模型分别从动机、认知、情感与行为的角度提出了一个清楚的概念模型。他们为人格与健康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拓展了研究的模式, 丰富了这一领域的研究。

但这一领域的研究仍然还有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内容。首先, 整合的模型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但在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上仍存在一定的问题(Timothy, 2013), 比如区分它与敌对、控制、负面情绪(如:焦虑与抑郁)、神经质等相关概念。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发展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的测量工具。

其次, 人际敏感作为一种人格倾向, 它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生物学、家庭环境、还是其它的人格因素?另外, 它又是通过哪些机制来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研究者考察了拒绝敏感的认知神经机制, 发现它使个体对威胁具有启动效应,并让其在觉察社会威胁时具有更低的阈值, 对拒绝线索具有注意偏向等等(张莹瑞, 李涛, 2013)。相比拒绝敏感的认知和神经机制, 人际敏感的认知和神经机制又是怎样的?这都需要进一步地开展研究。

再次, 在考察人际敏感与健康的关系时, 研究者需要更加深入系统地考察每个相关概念与健康的关系以及内部工作机制。比如内向对健康的影响从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环境的改变, 它也无法独立出来与神经质划清界限, 那它是否可以作为人际敏感与健康关系的证据呢?顺从与健康的关系相对也较为复杂, 它也是一种心理危险因素吗?社交回避与苦恼要到哪个程度才会影响健康呢?D型人格与健康的关系到底是由于负面情绪的影响、社会抑制的作用还是两者的交互作用?这些都还需要进一步地研究。

最后, 社会环境在人际敏感与健康的关系中起了什么作用?还有哪些可能的动机、认知、情感和生物因素将作为中介变量或者调节变量来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这将为未来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更重要的是为疾病的预防提供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案, 这也是人格与健康心理学领域相关研究的最终目标。

赖运成. (2013).中学生人际敏感性的结构、特点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博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

曲可佳, 邹涨, 余益兵. (2010). 青少年孤独感与人格五因素的关系: 人际交往能力的中介作用.心理学探新,30(6), 75–80.

童辉杰. (2010). SCL-90量表及其常模20年变迁之研究.心理科学, 33(4), 928–930.

许清鹏, 陈龙, 裴华, 张凤阁, 张本, 马文有. (2004). 不同群体SCL-90评定结果的比较.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2(2), 171–175.

张莹瑞, 李涛. (2013). 拒绝敏感的认知与神经机制.心理科学进展,21(11), 1939–1948.

Allison, B. M., & Mark, F. L. (2012). Schizotype, social cognition, and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Personality Disorders:Theory, Research, and Treatment, 3(4), 379–392.

Ambady, N., Bernieri, F. J., & Richeson, J. A. (2000).Toward a histology of social behavior: Judgmental accuracy from thin slices of the behavioral stream.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32, 201–271.

Boyce, P., Hickie, I., Parker, G., Mitchell, P., Wilhelm, K.,& Brodaty, H. (1993). Specificity of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to non-melancholic depression.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27, 101–105.

Brackett, M. A., Rivers, S. E., Shiffman, S., Lerner, N., &Salovey, P. (2006). Relating emotional abilities to social functioning: A comparison of self-report and performance measures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1, 780–795.

Butler, J. C., Doherty, M. S., & Potter, R. M. (2007). Social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interpersonal rejection sensitivity.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3,1376–1385.

Dana, R. C., & Jinni, A. H. (2003). It takes one to know one: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is related to accurate assessments of others’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Emotion,3(2), 194–200.

David, E. B. (1961).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and motive strength.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63(2), 390–394.

David, A. K., Amanda, S., Eliane, M. B., & Jeffrey, T.H.(2010).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status, and stereotype accuracy.Psychological Science,21, 1735–1739.

Downey, G., & Feldman, S. (1996). Implications of rejection sensitivity for intimate relationship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70, 1327–1343.

Hall, J. A., Rosip, J. C., Smith, L., Horgan, T. G., & Carter, J.D. (2006). Attributing the sources of accuracy in unequalpower dyadic communication: Who is better and why?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42, 18–27.

Hall, J. A., Andrzejewski, S. A., & Yopchick, J. E. (2009).Psychosocial correlates of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A meta-analysis.Journal of Nonverbal Behavior,33, 149–180.

Hawkley, L. C., & Cacioppo, J. T. (2007). Aging and loneliness: Downhill quickly?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16, 187–191.

Horgan, T. G., Schmid, M., Hall, J. A., & Carter, J. D.(2004).Gender differences in memory for the appearance of others.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30,185–196.

Kumari, R., Sudhir, P. M., & Mariamma, P. (2012).Perfectionism and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in social phobia:The interpersonal aspects of perfectionism.Psychological Studies, 57(4), 357–368.

Ironson, G. H., O’Cleirigh, C., Weiss, A., Schneiderman, N.,& Costa, P. T. J. (2008). Personality and HIV disease progression: Role of NEO-PI-R openness, extraversion,and profiles of engagement.Psychosomatic Medicine,70,245–253.

Johan, D. (2013).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social inhibition,and Type D Personality: How and when are they associated with health? Comment on Marin and Miller(2013).Psychological Bulletin,139, 991–997.

Judith, A. H., & Marianne, S. M. (2008). Are women always more interpersonally sensitive than men? Impact of goals and content domain.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34, 144–155.

Marin, T. J., & Miller, G. E. (2013). The interpersonally sensitive disposition and health: An integrative review.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9, 941–984.

McCabe, R. E., Blankstein, K. R., & Mills, J. S. (1999).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and social problem-solving:Relations with academic and social self-esteem,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23(6), 587–604.

Masillo, A., Day, R., Laing, J., Howes, O., Fusar-Poli, P., &Byrne, M. (2012).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in the at-risk mental state for psychosis.Psychological Medicine, 42(9),1835–1945.

McClure, E. B. (2000).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sex differences in facial expression processing and their development in infants,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Psychological Bulletin,126, 424–453.

Otani, K., Suzuki, A., Ishii, G., Matsumoto, Y., & Kamata,M. (2008). Relationship of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with dimensions of the temperament and character inventory in healthy subjects.Comprehensive Psychiatry, 49, 184–187.

Rizzo, C. J., Daley, S. E., & Gunderson, B. H. (2006).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romantic stress, and the prediction of depression: A study of inner-city, minority adolescent girls.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35(3),444–453.

Sakado, K., Sato, T., Uehara, T., Sakado, M., Kuwabara, H.,& Someya, T. (1999).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high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type of personality and a lifetime history of depression in a sample of employed Japanese adults.Psychological Medicine,29, 1243–1248.

Sato, T., Narita, T., Hirano, S., Kusunoki, K., Sakado, K., &Uehara, T. (2001). Is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specific to non-melancholic depressions?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64, 133–144.

Smith, T. W., Birmingham, W., & Uchino, B. N. (2012).Evaluative threat and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Cardiovascular effects of social stress in daily experience.Health Psychology,31, 763–766.

Timothy, W. S. (2013). Dose the interpersonal sensitive disposition advance research on personality and health?Comment on Martin and Miller (2013).Psychological Bulletin,139, 985–990.

Vogt, D. S., & Colvin, C. R. (2003). Interpersonal orientation and the accuracy of personality judgments.Journal of Personality,71, 267–295.

Wilhelm, K., Boyce, P., & Brownhill, S. (200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anxiety disorders and major depression.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79, 33–41.

猜你喜欢

人际研究者敏感性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搞好人际『弱』关系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丹参叶片在快速生长期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民生新闻采访中的人际互动心理
钇对Mg-Zn-Y-Zr合金热裂敏感性影响
医生注定是研究者
受害者敏感性与报复、宽恕的关系:沉思的中介作用